習近平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 統一台灣「大決戰」揭開序幕?
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夕,今(2022)年備受矚目的北戴河會議甫結束,習近平公開行程赴遼寧考察,集中在錦州與瀋陽兩地,其中一站是8月16日下午前往遼瀋戰役紀念館,回顧東北解放戰爭歷史和遼瀋戰役勝利進程,還會見了老戰士與革命烈士親屬代表。緊接在解放軍大規模圍台軍演之後,習近平此項行程,受到台灣方面中共研究人士與兩岸觀察者的關注。
台灣媒體對於習近平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做出報道,並針對其所釋放出來的訊息進行評論。有看法認為,該行程具有歷史與現實深意,藉由遼瀋戰役軍事形勢轉捩點的意義,寓意接下來國際鬥爭形勢也將出現重大轉折。還有專家分析,北戴河會議底定二十大布局的大方向之後,最高領導人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則是對內部進行動員與準備,也向美國傳達「你若要開戰,我奉陪」的意志。
還有解讀指出,遼瀋戰役的錦州圍城戰之成敗,關鍵在於解放軍靈活運用「阻援打點」戰術,放眼今日乃是要宣示「反介入」、「決心阻遏外軍援助台灣」的弦外之音。不過,熟悉國共戰史的人都知道,解放軍一向擅長「阻援打點」與「圍點打援」的交叉運用,尤其在最後「大決戰」階段更是在戰場上經常可見,不只是錦州圍城戰,甚至還促使傅作義在最後一刻決定起義,北平和平解放。
習近平擅長「以史鑑今」
事實上,習近平在2012年十八大之後主政中國,一向善於「以史鑑今」,透過歷史事件的紀念與盤點,象徵他對於眼前現實形勢的理解與表態。例如2018年特朗普(Donald Trump)執政下的美國對華發起貿易戰,隨後在不同領域延伸為全面性對決。當年6月習近平在山東考察,特意前往威海劉公島,意在強調不怕挫敗和挑戰,「要警鐘長鳴,銘記歷史教訓,13億多中國人要發憤圖強」,並催建強大海軍。隨後他又在北京接見到訪的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一行時,提及不久前的劉公島之行,從甲午海戰北洋水師覆滅談到今日中國崛起之勢,進而連結到現實,「兩岸和平發展和平統一的歷史航船一定會駛向勝利的彼岸」。
同樣的,2020年中美博弈尖鋭化之際,北京盛大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習近平在會上的致詞中後半段,很大篇幅側重於他對當前國際形勢和中國處境的判斷。包括他說「對待侵略者,就得用他們聽得懂的語言同他們對話,這就是以戰止戰、以武止戈」、「我們決不會坐視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受損,決不會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侵犯和分裂祖國的神聖領土」等等,都被認為帶着極為強烈的現實涵義。
在中共黨史的官方書寫之中,根據2021年版的《中國共產黨簡史》,其認定展開遼瀋戰役(台稱遼西會戰)、淮海戰役(台稱徐蚌會戰)、平津戰役(台稱平津會戰)等「大決戰」起點的1948年秋天,「人民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定性階段」;而三大戰役所取得的戰果,「使國民黨賴以維持其反動統治的主要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毀,為中國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在此重要性之上,習近平並非首次走訪解放戰爭時期重要戰役紀念館,他分別於2017年與2020年考察過淮海戰役與渡江戰役的紀念館。
「戰略問題」何以重要?
今次習近平踏入遼瀋戰役紀念館,究竟想對內對外傳達什麼重要訊息?其實答案都隱藏在了他的發言裏面。他提到,「遼瀋戰役的勝利,充分體現了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高超的戰略眼光和戰略謀劃」;還說到,「解放戰爭時期我們黨同國民黨的大決戰,既是兵力火力之戰,更是民心向背之爭」。這兩段話基本體現了在習近平眼中,遼瀋戰役的歷史意義所在。
內地媒體特別放大了「戰略」這一詞。主因在於,2022年1月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上,他舉東北為例,指出「抗戰勝利後,我們黨迅速調集2萬幹部和11萬軍隊搶佔東北,七大選出的中央委員、候補中央委員總共77人,其中派往東北工作的就達20人。這是多麼富有遠見的戰略決斷!」
時間拉回到1948年9月,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用五年的時間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統治」,同時選定了「戰略決戰」的方向就在對解放軍形勢最為有利的東北。因此,9月12日林彪、羅榮桓指揮東北野戰軍主力和地方武裝103萬人打響了遼瀋戰役。
「戰略」一詞用白話來說,可以理解為對於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優劣形勢做出研判,從而對全局的大方向做出部署,定出相應的原則、決斷、策略與步驟,以達成最後且最高的目標。「正確的戰略需要正確的策略來落實,策略是在戰略指導下為戰略服務的」、「戰略問題是一個政黨、一個國家的根本性問題」,這正是習近平何以再三強調「戰略」重要性的原因。
遼瀋戰役的「戰略角色」
從這裏就能看出,遼瀋戰役在中共發展史上所扮演的歷史性「戰略角色」:
1. 東北是當時解放軍各大戰略區唯一與國民黨軍隊力量相比佔優勢的地區。
當時國民黨東北「剿匪」總司令衛立煌所屬部隊有4個兵團、14個軍、44個師(旅)又3個騎兵旅,加上地方保安團隊共約55萬人,但被分割和壓縮在瀋陽、長春、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而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已有54個師(旅)70萬人,另有地方部隊33萬人,總兵力達103萬人,且東北地區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獲得解放,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對中共而言形成了相對有利的態勢。
2. 在地理環境上,東北易於形成「關門打狗」之勢。
東北通往關內的陸路僅有一條狹長的「遼西走廊」,只要控制住,便等於關上了東北地區的大門,防止東北的國民黨軍隊主力撤入關內,得以切斷其與華北、華東的聯繫,還有利於在取得勝利之後迅速騰出手來轉入關內作戰。毛澤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因此制定了遼瀋戰役的基本方針,即「這一切的關鍵是爭取在一星期內外攻克錦州」,「即使一切其他目的都未達到,只要攻克了錦州,你們就有了主動權,就是一個偉大的勝利」。
3. 東北是重工業基地與重要糧食產區。
由於這兩項區位優勢條件,一旦拿下東北地區,就意味着可以獲得軍工武器與資源的生產基地。時任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日後曾如此總結淮海戰役勝利原因:「華東地區的解放,特別是淮海戰役的勝利,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此外對於軍隊生存的後勤補給也是一大利多,豐足的糧食供應,不僅確保東北部隊所需,還能進一步接濟華北作戰。
統一台灣形勢已到轉折?
歷時52天的遼瀋戰役,國民黨軍隊總兵力下降到200萬餘人,而解放軍則增加到310萬人,首度在全國戰場的數量對比上取得優勢。1948年11月14日,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的評論《中國軍事形勢的重大變化》有一段描繪:「中國的軍事形勢現已進入一個新的轉折點,即戰爭雙方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點出了遼瀋戰役最大的意義,也就是改變了長期以來「敵強我弱」、「敵優我劣」的基本格局。
從戰略決戰方向,再到基本形勢與格局的轉折點,或許更能貼切地說明今日習近平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重申遼瀋戰役歷史意義的言外用意。放在解決台灣問題的層面來看,解放軍與台軍的軍事力量對比早已發生巨大的變化,這一點日前圍台軍演的布陣推進,以及台軍的反應都已表露無遺。
在與美國的軍事對比上,儘管中國保持在提升的狀態,但與美國之間仍有一定的差距,不過總體態勢正在拉近。再加上國際形勢與地緣格局都在快速重組,中國能否掌握住時與勢,這就考驗着習近平反覆着重於「戰略問題」,對於國際和國內兩個大局的判斷、謀劃與實踐。
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8月12日接受內地媒體《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曾有這樣一段表述:「最終台灣問題的解決還是要靠實力、靠政策,最主要的、起決定作用的還是實力,就是要使台海形勢基本格局中的力量對比發生變化,而且是越來越有利於中國大陸的變化。」北京統一台灣「大決戰」是否已揭開序幕?孫亞夫這段話,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了習近平考察遼瀋戰役紀念館背後,北京看待解決台灣問題時的所思所想。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