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把中共當「病貓」 北京或將明確化分裂國家罪責︱專家有話說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譯作裴洛西或波洛西)訪台後,掀起「第四次台海危機」的驚濤駭浪,至今仍未停歇。背後涉及到中美關係的轉折,以及兩岸新現況的建立。台灣學者趙建民指出,台灣把「老虎」當成「病貓」,喪失了危機的警報機制。他也研判北京下一步可能動作,除了經貿方面的緊縮之外,或將透過立法解釋的方式,類似港區國安法的做法,重新解釋和明確化《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罪責。

台灣「台北論壇基金會」8月9日上午舉行「美中關係及其對台灣的影響」講座,邀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以及台灣大學前副校長、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主講。活動由台北論壇基金會執行長、國安會前副秘書長何思因主持,該基金會董事長、國安會前秘書長蘇起,以及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前院長李明等專家亦有出席。

忙着揶揄大陸 無人檢討代價

趙建民以「兩岸關係先於台美關係:佩洛西訪台後的中美台關係展望」為題發表演講,他的開場白顯得悲觀,感嘆美國主流媒體和輿論幾乎一面倒在檢討反省佩洛西這位任期僅剩數個月的議長,訪台付出的代價會不會太多,也在討論要如何彌補中美關係。令趙建民感到疑惑的是,何以台灣不僅無人質疑邀請佩洛西,也無人關心未來要如何處理兩岸關係,這些重要的問題都閉口不談,「我感到很恐慌」。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台陸委會前副主委趙建民8月9日發表「兩岸關係先於台美關係:佩洛西訪台後的中美台關係展望」演講,對於台灣喪失危機的警報機制,無人檢討佩洛西訪台為台灣帶來巨大代價,感到不解與擔憂。(張鈞凱攝)

「人家跟你說前面有老虎,結果你還問說那真是老虎而不是『病貓』嗎?」趙建民以此比喻台灣面對中國大陸的「T細胞」逐漸失靈,「馬照跑、舞照跳」,政論名嘴天天譏笑對岸是「紙老虎」。「(台灣)病人病得很重」,喪失警報機制,政府也不提風險,大陸的導彈打在哪裏、軍艦有無進入水域都講不清楚。儘管可以理解政府不想造成恐慌,但真實情況還是要講。

趙建民援引台灣「外交部」前部長錢復的經典說法,兩岸關係不處理好,結果台美關係單邊前進,「過河卒子非常危險」。他呼籲,中國大陸動作已經這麼大了,台灣卻都覺得無所謂,需要有更多人來檢討如何避免更大的風險,甚至不妨換位思考,北京下一步還會有什麼選項?

「現在沒有兩岸關係,只有中美關係」,趙建民對現狀做出判斷。他說美國媒體已經表現出對當前台海關係的憂慮,可是台灣卻仍天天在揶揄大陸,還有七成左右的民意不認為解放軍會攻台,以為日本一定會保衛台灣,可是對日本「和平憲法」一點都不了解。佩洛西到台灣走一遭,台灣在經濟、外交等方面付出的代價都沒有人統計,「停損點在哪裏?未來該如何避免?」

兩面模擬攻台 台灣角色被動

「維持和平穩定的現狀」是蔡英文在2016年上台時的承諾,但趙建民認為兩岸已經出現了「新現狀」。經過今次解放軍大規模演訓,兩岸「隔海分治、事實管轄」的現況已「一去不復返」。解放軍如今在兩岸問題發言權大增,趙建民批評,民進黨政府使之「鴿派消失變鷹派、鷹派變得更鷹派」。

台灣「外交部」8月9日上午舉行「針對中國軍事挑釁的回應」國際記者會,外長吳釗燮批評「中國這次進行針對性的大規模軍演,是毫無道理的藉機挑釁」。(截圖自台灣「外交部」YouTube直播)

以烏克蘭戰爭為例,趙建民完全贊成「台灣不是烏克蘭」,因為美國、北約和國際社會提供烏克蘭各種援助。可是這次中共軍演團團圍住台灣,卻不會有外援,因此兩岸關係的處理應該要更為謹慎。

東部戰區自8月2日晚間即宣佈展開「聯合軍事行動」,4日中午接續的鎖台軍演至今仍在進行中,趙建民解讀北京如此大動作,其目的不只是軍事模擬攻台,還包括了法律層面的模擬攻台。中共有意讓外界不認為這是國際問題,因此框在國內內政範圍之內,外國要抗議可以,但至少不要管,「目前看來是成功的」。

經過這一輪軍演,趙建民認為兩岸「新現況」還可以看到北京「武統」與「和統」兩條腿走路的可能性,特別是「武統」會不會在年底中共二十大「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之中有所表述,都是一大觀察重點。此外,也可看出台灣角色被動,在兩岸關係徹底喪失發言權與自主權。中國大陸對美國壓力上升之後,台海風險陡升,存在着更高的不確定性。

拜登台海避險 對台政策消極

在趙建民看來,拜登(Joe Biden)的台海政策具有很高的妥協性,背後原因不外乎中國施加排山倒海的壓力,而且要避免中國在烏克蘭戰爭中倒向俄羅斯,以及美國內部通脹問題嚴重,令拜登連任之路堪慮,為了需要與中國大陸合作而必須有所退讓,從而致使美國對台政策趨於消極。

7月9日,中國外長王毅(左)與美國務卿布林肯(右)在印尼峇里島會面並握手。(AP)

拜登在台海兩岸採行「避險戰略」,趙建民個人覺得目前中美競爭大過對抗,拜登政府重視外交溝通,有意降低對抗,因此在兩岸的部分非常有妥協性,一點都不強硬。比如拜登承諾的「四不一無意」,在7月9日王毅與布林肯(Antony Blinken)峇里島會面後,進一步追加了「不尋求改變台海現狀」。

趙建民提醒,美國對台政策儘量避免刺激陸方,訪台的政治人物多為民意代表,而少現任官員,而且對於台灣加入印太經濟框架(IPEF)、世界衛生大會(WHA)等國際參與僅停留在「口惠」階段,對中國依舊很顧忌也很敏感,因此兩岸如果爆發戰爭,「美國會派兵到台灣?想到哪裏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趙建民日前提出中美不排除出現「第四個公報」的看法。他在9日的講座進一步補充,美國兩黨雖然反中情緒高,但他們仍有「反台獨」的高度共識,如果拜登真的提出來「第四個公報」的主張,共和黨不見得會反對。

美國避戰中國 北京對台緊縮

不過,趙建民認為對台灣而言更重要之處,在於要認知到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已經轉變為「主權轉向對外、發展利益退位」。特別是2017年十九大之後,國家安全與外部勢力已成首要顧慮,港區國安法就是一個借鏡。正是由於戰略意識完全改變,此次對台軍演出手才會這麼重。台灣需要理解背後的轉折脈絡,才能知道哪裏是北京的痛腳不要去踩,哪裏又是台灣的機會所在。

台灣學者趙建民認為,從國台辦等大陸對台系統發言來看,不太可能制定一部《統一法》,但有可能重新解釋和明確化《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罪責。(資料圖片)

趙建民在結論回顧了歷史,強調美國在越戰之後從未為其他國家而戰,二戰以來也從未與人口超過2,000萬的國家開戰,而且其從來都避戰中國以免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他語帶無奈地說,「跟鄰居吵架很簡單,但要跟鄰居處得好,需要和顏悦色」,問題是台灣有太多的一廂情願,覺得自己的戰略地位很重要,覺得自己有台積電又有美日保護,但不願意自己下功夫找出化解兩岸衝突的辦法。「如果你是美國人的話,會願意替台灣上戰場嗎?」

至於軍演過後,北京下一步對台可能有什麼緊縮做法?趙建民研判,經濟方面是最令人擔心的,目前雖然都集中在農漁業,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會不會受到影響,「不是不可能的」。不過中國大陸還是以兩岸經濟融合政策為主,應該暫時不會動到ECFA。其次,台商在大陸有十萬家,大約有超過3,000億美元的投資,如今連蘋果(Apple)都跟進零組件不能打「Made in Taiwan」,其他國際大廠再跟進只是遲早的事情。最可怕的想像是,大陸會不會像美國對他們一樣也對台灣提高關稅,只要提高到20%,「台灣就慘了」。

而在政治方面,趙建民認為北京或有可能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施行細則,也有可能透過立法解釋的方式,類似港區國安法的做法,重新解釋和明確化《反分裂國家法》的相關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