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25周年︱面對台海變局 香港給台灣上的這一課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香港回歸25周年前夕,與過往「撐香港」的輿論熱情相比,台灣此時此刻的關心顯得格外冷清。或者將重點放在習近平訪港前的「戒備森嚴」,又或者是強調經過《國安法》落地與疫情防控後的前景茫然,以及在台港人的飄泊失根云云。

如此蕭瑟寂涼的視角,恐怕與25年前相去不遠。1997年香港正式回歸中國的前後,台灣左翼作家陳映真主持的「人間出版社」聯合「台灣社會科學研究會」,舉辦了「一個半世紀的滄桑:香港155年歷史照片展」與系列座談會。其中一場「從台灣看香港歷史」對談尾聲,在場的台灣聽眾提出了不少尖鋭性的問題,舉凡日後香港如何紀念六四、英殖時期的「法治」將被「人治」取代,以及1996年台海導彈危機削減了台灣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等等。

25年後,幾近類似的問題,依舊盤繞着台灣人看待香港問題的思緒之中。差別在於,隨着中國崛起、中美博弈致使台海情勢升温,對統一的抗拒以及「一國兩制」的惡感,在政治人物「抗中保台」的操作下,站上了民意的最前線,同時將情緒投射到了香港回歸以來的種種政治變動,更多地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統一壓力的集體焦慮。

1997年6月27日至7月6日,台灣作家陳映真推動的「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滄桑」照片展與座談會在台北舉行。圖為活動文宣與請柬。(張鈞凱攝)

鑲嵌在兩岸關係中的香港視野

台灣的「香港視野」,被固化在由拒斥中國和一國兩制為邊界,所劃設出來的框架裏面。25年前香港回歸之際,台灣在李登輝執政下,先有1995年訪問美國的康奈爾大學之行,徹底激化了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直接導致了台海危機;接着又經過醖釀,在1999年其卸任前拋出「特殊兩國論」,令兩岸關係跌至谷底。而「特殊兩國論」的幕後操盤手,則是時任台灣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蔡英文。

蔡英文隨後歷經陳水扁政府的陸委會主委,在民進黨在野時期出任黨主席,並於2016年入主台灣總統府至今。順着這條歷史軌跡來看,台灣這25年來的政治結構,基本仍在李登輝的身影之下。曾任台灣國安會秘書長的蘇起,在《兩岸波濤20年紀實》書中披露,當年李登輝任命蔡英文作為「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召集人,催生了「特殊兩國論」;如今執政的蔡英文則力主從1949年起算的「中華民國台灣」史觀與定位,說明了她是李登輝路線最為忠誠的繼承者。

香港回歸之後的大型政治示威,諸如反國教運動、佔中運動,以及三年前的反修例運動,台灣社會之所以無論在精神上或行動上「無役不與」的聲援,正是由於香港問題被鑲嵌在兩岸問題之中,「李登輝框架」就成了像是緊箍咒般的動員咒令。若干年前,台灣幾位較為頻繁往來香港的文化人士,曾經提出「台港命運共同體」,以及倡議台港組成「南方聯盟」,背後的主導思路無非就是「反抗」和「對抗」,想像台灣與香港能夠結為「抗中共同體」。

2020年蔡英文以817萬高票連任後,隨即接受英媒BBC專訪,稱台灣為「中華民國台灣」,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台灣總統府提供)

同為政治籌碼的香港牌與台灣牌

台灣出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再加上政治人物從上層建築的「律定」,台灣「只能」看到香港政治的「對抗性」,但其他更為複雜的內在肌理,則在意識形態化的民粹加工下被「去脈絡化」和「去歷史化」。這當中,包括了香港這座資本主義城市,從殖民統治時期遺留至今的深層次結構矛盾,進而被轉移和集結到了政治行動的宣洩;也包括了冷戰歷史在香港身上的印記,背負着西方圍堵「紅色中國」的文化、政治、情報集散地;還包括了世界「百年變局」下,香港在地緣政治上被賦予的政治籌碼角色。

台灣所忽略的客觀事實,莫過於香港回歸這25年來,中國與美國在國際秩序上扮演角色和實力對比的快速變化。香港內部的政治喧囂,一方面來自於一國兩制架構的磨合與碰撞,另一方面更來自於中美大國博弈的這個大氣候。「香港牌」成為繼「西藏牌」、「新疆牌」之後,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陣營遏制中國的一塊籌碼,被點燃憤怒的香港群眾走上街頭,與被視為中國象徵延伸的港府力量激烈對峙,最終卻幻化為美國政客口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用以在國際權力格局洗牌的過程中,向盟友們吹響掣肘中國的集結號。

這股劍指中國的集結,自然吹向了在地緣政治板塊碰撞最前沿的台灣。民進黨政府樂於接收這張「香港牌」,忘了該處是一條香港年輕生命香消玉殞之地,反而大吃「人血饅頭」,催出一張又一張「撐港」選票,也向激情的港人發出後勤支援的宣示;等到選舉過後,又以「國家安全」與「反滲透」之名,無情地撕毀了自己曾經豪氣干雲的「撐港」承諾。

2019年台灣民眾聲援香港反修例運動的集會。(資料圖片)

台灣跟進西方大肆操作「香港牌」的同時,忘了眼前的國際情勢,自己也是同為「台灣牌」的角色。「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放在地緣政治的衝突上,只能讓位給外交博弈,成為一支又一支射向預設敵手的價值觀之箭。在遏制中國的共識下,華府政治精英通過挺港法案,也忘情地通過層層加碼的挺台法案,時不時派特使「快閃」台灣、派軍艦軍機穿越台海,看似「協防保台」,卻又在大國政治的談判桌上開口許諾「四不一無意」。台灣吞下了這顆政治搖頭丸,群嗨過後,已將自己死死地綁在了美國的抗中戰車上,待一聲令下,滿目瘡痍的烏克蘭就可能在台海複製貼上。

北京堅守香港主權給台灣的借鏡

台灣與香港縱然在性質上存在着諸多的不同,但從歷史脈絡和地緣視角來看,仍舊有着命運上的相似性。台灣和香港在戰後的發展,其實都搭上了冷戰這班列車,受到冷戰紅利餘蔭,特別是台灣承擔着政治與軍事基地的職能,熟悉西方的話語,但始終與一海之隔的彼岸有着難以推倒的隔閡。因此在世界新舊秩序激盪的今天,還是會選擇既習慣又熟悉的冷戰話語,以此應對無法調適的新局。

台灣陷在一個認知弔詭之中,既要向中國大陸表現強烈的「獨立」地位、不接受「一國兩制」套進台灣身上,又跟着過去的認識窠臼,時不時能從官員或輿論中聽到中共是「紙老虎」的說法,戲謔地認為「統一」或「武統」只是陸方在逞「口舌之快」。事實上,香港的經驗,本身就可以當作台灣重新理解中共的一面鏡子。

在回歸之前,北京為了確立香港回歸而非走向獨立,無論在1972年的聯合國「殖民地」問題討論表決,還是1980年代與英國展開的談判,中國在主權問題上展現出來「沒有迴旋餘地」的堅定立場,在外交戰場上一再令抱持着「以主權換治權」想法的英國感到出乎意料。回歸之後,中央在治港問題上,原先採行消極被動的「井水不犯河水」,但當香港問題在內部被激進派以「攬炒」的路線推抬到「國際化」層次,相應而來的,並非中央的退讓,而是將一國兩制框架提升到了積極主動的「愛國者治港」,港區國安法實施,香港的政治結構轉進了一個新的局面。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講話,提出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新華社)

國際與兩岸變局給台灣的挑戰

對台灣而言,香港這一路以來的變化,絕非「事不關己」。當年歷經文革、腳步剛踏進改革開放「摸着石頭過河」的中共,在香港主權問題上都不可撼動了,更何況是在其政經影響力與日俱增,將解決台灣問題擺進民族復興進程裏的今天。2019年習近平提出的「兩制台灣方案」即是一個指標,台灣問題被放在了中美高層接觸和對話的核心位置,不惜針鋒相對也要再三申明北京對台灣問題的底線與紅線;與此同時,對於台獨也擺出「精準打擊」的陣仗,並將之與台灣人民區隔開來,從「讓利」到「融陸」再到一步步鋪陳「統一後」的治理佈局。都說明了北京對於解決台灣問題,既有戰略耐心與戰略定力,也有着不容小覷的統一決心與意志。

那麼台灣兼具抗拒與擔憂的「武統」會否爆發,便取決於美國玩弄「台灣牌」到什麼樣的程度,以及台灣執政者一面倒「親美」呼應附和到什麼程度。一旦越過了「台獨」紅線,不可避免的終局攤牌,也將擺到台灣人民的面前。倘若局勢惡化至此,香港此前的政治風波,社會已用了極大的動盪代價,「示範」了美國如何「口惠實不至」,台灣更應該引以為戒,展現真正的「主體性」與「自主性」,阻止自己成為被美國犧牲的砲灰。

回歸25年的香港,各界都在問,下一步要如何「開新篇」、「謀新局」;台灣則拼命地想從香港今日的局面,汲取恐懼、無奈、擔憂等種種負面元素,作為逃避統一壓力的擋箭牌。然而,台灣過去所倚靠的秩序與格局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香港早先一步走進了這場不可逆的變局,從而在大撕裂過後尋求和摸索重建集體共識之路。而台灣呢?停留在25年前的認知框架,甚至是冷戰時代的壁壘思維,除了意識形態的號召與站隊之外,還能夠為自己在時代洪流中,找到超越對撞和衝突的立足之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