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晶片|中美貿易戰後 中國反思不讓種源技術「卡脖子」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中國重視糧食安全但並非完全沒有短板.由於將糧食安全視為重要的國家政策而非只是單純的貿易問題,相關技術也希望掌握在國家手中;但也正因為農業技術一直以來由國家掌控,在種子的研發上,確實慢其他國家一步。

《香港01》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他指出,隨著中美經貿摩擦後,晶片受到重視,被稱為「農業晶片」的種子關注度也大量提升,重視程度又更上層樓。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今年4月,習近平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強調,「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種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種業科技就要自立自強。這是一件具有戰略意義的大事。」

胡冰川指出,過去內地依靠各大學和農科院去進行科技創新和種子的研發,但是對比海外的種子研發主要是依賴種子公司,存在規模上差距。

內地近年重視種源技術,圖為新研發的薯仔種子。(新華社)

中國的種子企業並非如其他國家有一兩個農業巨頭主管市場,而是小而多。中國曾經每個縣都有一個種業企業,高達十萬家,經過不斷的合併重組淘汰。目前仍有7000多家種子企業,但是因為進入商業化育種時間較晚,胡冰川直言,整個中國的種業市值的話也只能和德國農業巨頭拜耳公司(Bayer)的銷售額打平。

胡冰川介紹,近期官方推種業「育繁推一體化」(育種、擴繁、推廣),要以種子企業作為主導來做創新研發,雖然種業是生物技術,但在科學層面卻是高技術,正因為是高科技且涉及知識產權的問題,中國種業的創新和自主因此勢在必行。

胡冰川指出,雖然中國種子企業在商業模式上對比外國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中國掌握了大量的轉基因技術和智慧財產權,「中國種業在實驗室裡的技術最高,和美國和歐洲的這些發達國家的技術其實並不差。」但是實驗室裡的技術仍需要到小田實驗,再到大田實驗,最後才能進行商業化的推廣,整個過程需要3-5年時間。研發到商業推廣的時間差就是目前中國的差距。

第八屆寧夏種業博覽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種子小鎮泰金種業產業園舉行,寧夏石嘴山市制種面積達16萬畝,實現制種業總產值4.5億元。(新華社)

胡冰川認為,認識到差距並不可怕「問題是說要加速這個過程,把大量的科技和我們智慧財產權轉化成現實的生產力和商業的利益。這個過程要不斷的去通過政府的支持,通過市場化的運作,讓這個產業能夠為整個的種業科技的反覆運算更新提供一個寬廣的價值基礎。」

對於能否盡快追平,胡冰川指出自己並不擔心。他提到,不論要追一年還是20年,中國都是能夠追平的關鍵在於中國農業是「大小通吃」。

「美國主要是大田種植,包括大豆和玉米等大型作物;而荷蘭、以色列優勢在源自作物;日韓在小田作物和園藝作物上則有育種優勢,但是中國大田、小田都有,更有許多園藝作物。」胡冰川提到,雖然中國農業在種子科技方面仍是跟跑階段,「但只要再給我們10到20年間追趕,定能贏者通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