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從台灣看上海:「清零」或「共存」還沒到下定論的時候

撰文:張鈞凱
出版:更新:

台灣新冠(COVID-19)疫情大爆發,單日確診人數在全球排行榜「名列前茅」,台灣官員曾經對防疫「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自信滿滿,如今成了一句諷刺。台灣社會面臨着醫療量能與資源近乎臨界點而帶來的痛楚,又期待着早日脱下口罩、開放邊境的自由,陷入了「清零」與「共存」的拉扯心理。此時,封城已兩個月的上海,成了台灣官員和民眾的一個參照「指標」。

上海負面形象助推台灣靠向共存

上海民眾不滿政策的抱怨、含淚哭訴的文本素材,大量被台灣媒體和網路轉載。包括近日「大白」暴力破門進屋清消的視頻,也在台灣新聞報道循環播出。記者中午在小吃攤用餐,一對年輕情侶看到這個畫面看傻了眼。再加上此前台灣防疫指揮官一句「中國防疫數字漂亮,但可能餓死比病死多」,以及陸委會以「不如顧好封城苦難人民」回絕大陸國台辦協助購買快篩試劑,無不令台灣社會將「上海慘況」與「清零代價」劃上等號。

當全世界國家陸續選擇共存或躺平,中國大陸堅守的「動態清零」,自然成為政治視野裏的一個「異數」。台灣從上海印象而來對「清零」的逐日拒斥,其實亦是這股在西方世界湧動的思潮的一個體現。因此當世界衛生組織(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5月10日說出「致力於『清零』的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續』的」之後,台灣幾家主要媒體都推送了這條消息,在輿論效果上,等於是為「共存」的認同選擇再往前推了一把。

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圖)5月10日指,考慮到新冠病毒目前特性及對未來的預期,認為中國的清零政策不可持續。中國外交部11日回應指,中國完全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AP)

儘管北京宣示要與一切否定「動態清零」政策的言行作鬥爭,但上海的情況已經在大陸輿論場燒出了「共存派」與「清零派」的極端對立,特別是於今北京疫情亦如臨大敵,許多人開始反思民生經濟還要付出多少代價,甚至反思嚴格的控管手段是否將中國自絕於世界之外、與國際「脱勾」?再加上華東政法大學法學教授童之偉撰文指強制手段乃非法,更把輿論場情緒推上另一個層級。值得一提的是,「與國際接軌」在台灣也是主張共存者的主要理由之一。就傳播心理而言,一旦加上了「國際」這個限定詞,往往能夠站上話語制高點,暗示其具有「先進性」。

一位在滬台灣學者的封城反思

如果脱下想像的外衣,上海目前究竟處於什麼情況?《香港01》記者聯繫了一位在上海高校任教的台灣學者,請他聊一聊這段時間以來的所見所思。

剛結束學生論文答辯的他,在與記者對話時,將思緒從學術轉換到日常。他說生活都還可以,除了物資漲價了之外,一般經濟條件允許的家庭,還不至於到買不起、吃不到食物的地步。不過他也說,大的影響在於民眾心理上對於「不自由」的焦慮,更包括對於未來的迷茫,不知道還要封多久、擔憂再封下去工作會否不保等不確定性。

上海疫情持續,圖為4月5日上海楊浦區穿着防護衣的防疫人員協助運送物資。(中新社)

對於這些充斥於這座城市且已外延出來的真實情緒,他抱持着充分理解的態度,並表示上海作為中國大陸的大城市,在做法上還是要面對現實,「邊錯邊學」,若是老方法行不通,也得要探索新方法。至於對上海甚或整個大陸在疫情衝擊下的前景,他反而樂觀地說,很多人說上海不行了,但恐怕還沒到這個時候,最後還是要看結果好不好。他以當時武漢的情況作為參考,認為上海還沒有武漢那個時候那麼緊急,特別是李文亮醫師過世的那一晚,整個大陸輿論更是緊張,「但武漢撐過來了,上海一定也能度過的」。

這位台灣學者的經歷與體會,或許有別於台灣或西方世界接受到的訊息,更與美媒《紐約時報》5月6日刊出《上海正在新疆化?》一文的說法大相逕庭,卻也是我們從外界感受上海社會温度的一個窗口。

少一人死亡等於多救一個生命

與譚德塞對「清零」表態的差不多時間,另一則消息似乎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發表了一篇上海復旦大學研究團隊的論文,指中國大陸如果放棄清零政策、不採取普篩和嚴格封城措施,疫情可能會在5月至7月更大規模爆發開來,或將導致超過150萬人喪生。

這份研究論文的預測,令人想起幾位中國大陸學者於4月25日組織了一場「新冠疫情與『最薄弱環節』的上海?」線上研討會。一位上海學者以「底」和「頂」的概念作為解讀上海疫情的角度,其中一個觀點,即指出如果上海是「頂」,不能忘記它的「底」是整個中國,中間還有長江三角洲,如果上海「破防」、疫情外溢出去,又將帶來什麼樣的巨大影響?

2021年2月22日,美國總統拜登於華盛頓就新冠肺炎死亡個案突破50萬宗發表演說。(AP)

換句話說,如果中國大陸放棄清零,先不論在其他領域發生的損失,單是人民犧牲生命的代價就有可能在150萬之數。去(2021)年2月美國新冠死亡人數突破50萬時,白宮降半旗、拜登(Joe Biden)出席燭光儀式默哀紀念;然而當今(2022)年5月4日美國新冠死亡人數超過100萬時,生命的消逝宛如風中飄揚的棉絮,不再令人「有感」。

出身於香港的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盧荻,曾經寫過一篇《抗疫政治的輕與重》文章,他言及放棄抗疫的可預見危險之一,包括在「適者生存、冷酷的社會達爾文主義」之下,「大大降低了現代人類文明的底線」。或許可以這麼說,在今日Omicron病毒大範圍的侵襲之下,且人類尚無法掌握這個病毒在未來還會有什麼新變異和後遺症,少一個人染疫而死,其實就等於多救了一個人。

如今在中西博弈的地緣格局下,不可諱言,「清零」與「共存」在一些人眼中已經成為制度之爭、文明之爭、道路之爭。但如果回到人民健康福祉的基本面來思考,生命與生存也應該是不能被忘記的核心價值。那麼「共存」與「清零」之爭是否隨着「上海效應」或者「接軌國際」,已成了如同「歷史終結論」式的「殆成定論」,恐怕還言之過早。

共存還未勝利 清零尚未失敗

看回到上海,今天西方和台灣之所以能拿着上海當作「清零」的負面宣傳,確實曝露出上海防疫政策的種種缺失,並沒有吸取武漢、西安等城市的經驗教訓,不只令民眾坐困愁城,更給了外界宣揚「唯共存論」的各種口實。但真正關鍵之處,在於「動態清零」能否堅守「動態」,如同那位在滬台灣學者所言「邊錯邊學」,甚至是「邊做邊改」的自我糾錯,真正落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奮鬥目標。

台灣防疫指揮官陳時中4月27日表示,中國防疫數字很漂亮,不得不佩服,但未來可能餓死比病死多。每個國家有自己好與不好的地方,「我們見賢思齊,見不賢就不要齊」。(台灣行政院供圖)

事實上,在上海成為眾人集中檢視的對象後,3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同在長三角區域的合肥,也遭遇了多點爆發一日多例的疫情,但很快地在5月9日最後三名感染者解除隔離出院,宣佈全城清零。合肥的成功抗疫經驗開始被人探討,包括醫療資源的配置、後勤物資的儲備、官員開會的形式、回應民意的速度、對外地人士的包容等等,估計合肥調整「動態清零」腳步的過程中,上海經驗便是他們很大的一面借鏡。

疫情還在不斷的變化,成為「百年未有大變局」令人感受最為直接的真實體驗。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的情況,都還遠遠不到宣佈「共存」勝利或是「清零」失敗的時刻。疫情在2020年蔓延之初,有論者提出看的不是誰最後倒下去,看的是誰先站起來;兩年之後,這段話可能要再加上一句:還要看誰站得久、站得好、站得穩。

同樣受疫情無情折磨的台灣,或許也需要再三咀嚼,所處之島的體量究竟能承受得了什麼程度的重創?這遠比執着在根源於兩岸敵我意識的「共存」抑或「清零」之爭,來得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