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中美蘇關係與朝鮮戰爭:毛澤東為何未能武統台灣?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1976年6月15日,中共開國領袖毛澤東在病情加重的情況下,召見接班人華國鋒等人,說了一番類似「臨終遺囑」的話:「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八十多歲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論定,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論定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與蔣介石鬥了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麼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只有那麼幾個人,在我耳邊嘰嘰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麼交?和平交不成就動盪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麼辦,只有天知道。」

1953年2月,毛澤東與長江艦海軍官兵合影。(網絡圖片)

毛澤東的這番話是在他逝世三個月前說的。當時他對自己晚年發動文革的思想和實踐,已經出現一些自省和憂慮。對自己未能完成國家統一大業也感到深深的遺憾,不得不交給下一代。

其實,毛澤東很在就開始考慮台灣問題,並準備武力統一台灣。1949年2月,毛澤東在河北西柏坡向蘇共代表米高揚(Анаста́с Ива́нович Микоя́н/Anastas Ivanovich Mikoyan)指:「現在估計國民黨的殘餘力量大概全要撤到那裏去,以後同我們隔海相望,不相往來。那裏還有一個美國問題,台灣實際上就在美帝國主義的保護下。這樣,台灣問題比西藏問題更復雜,解決它更需要時間。」

1949年3月15日,新華社發表時評《中國人民一定要解放台灣》,這是中共首次公開提出解放台灣的口號。1949年10月金門戰役的慘敗,並沒有動搖中共和毛澤東解放台灣的決心。12月31日,中共發表《吿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將「解放台灣、海南島和西藏」定為1950年的任務。隨着1950年5月初中共攻佔海南島,人們普遍認為解放台灣已經為期不遠了。

1953年2月,毛澤東視察解放軍海軍洛陽艦。(網絡圖片)

就在中共謀劃進攻台灣的同時,朝鮮半島南北雙方也試圖通過武力實現統一。根據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的研究,在當時,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決定支持朝鮮領導人金日成進攻韓國的決定,不僅改變了朝鮮半島的命運,也對中共解放台灣的計劃產生了重要影響。

沈志華指出,斯大林長期以來希望在太平洋沿岸獲得不凍港,而二戰後,他通過和國民政府簽署《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使大連商港國際化,蘇軍獲得旅順使用權。不過,國共內戰中中共勝利,毛澤東對蘇聯要求收回大連及旅順,斯大林最終決定將同意毛澤東的要求。中蘇兩國於1950年2月14日在莫斯科簽訂《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根據協定,蘇聯將中長鐵路交還給中國,蘇軍亦須從旅順撤軍。

然而,斯大林所謀劃的以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凍港為核心的戰後蘇聯遠東戰略並未改變。為了保證蘇聯在亞洲的戰略利益,他希望以朝鮮半島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順港:斯大林決定同意朝鮮對韓國採取軍事行動,與金日成討論並批准了發動戰爭的計劃。

1949年,毛澤東在莫斯科出席斯大林生日慶典。(資料圖片)

毛澤東本來想讓朝鮮人在中共攻占台灣以後再進攻韓國,當他得知朝鮮半島即將發生戰事的情況後,明顯加快了進攻台灣的準備工作。1950年5月17日,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下達了《保證攻台作戰勝利的幾點意見》,併成立了以粟裕為總指揮的前線指揮部,以12個軍共50萬人的兵力,投入對台作戰準備。

1950年6月上旬,粟裕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匯報了攻台作戰的基本設想。而隨着國民黨軍隊從海南島和舟山群島撤退,台灣防守兵力增強,解放軍準備攻台的兵力也不斷增加,到1950年6月已增至16個軍。6月23日,粟裕向毛澤東報吿了攻台作戰準備情況和作戰方案。

1950年6月15日,美國中央情報局遠東情報處對台灣局勢作了公開評估:台灣在7月15日以前可能遭到中共全面攻擊。由於國民黨軍隊軍紀蕩然,民心浮動,中共將於發動攻擊數週之內順利佔領台灣。

1950年冬天,走過已結冰的鴨綠江到朝鮮半島參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士兵。(網絡圖片)

而在中共積極準備發動台灣戰役的同時,金日成也在加緊準備進攻南方的戰役,而且在蘇聯的大力幫助下,進展更快。就在粟裕拿出台灣戰役的作戰方案兩天後,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了。美國在決定直接干預朝鮮戰爭的同時,命令海軍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以武力阻止中共對台灣的進攻。

美國這一舉動使中共解放台灣的戰役徹底中斷。6月30日,毛澤東的助手周恩來對中國海軍司令員蕭勁光表示:「形勢變化給我們打台灣增添了新的麻煩,因為有美國擋着」,中央決定「打台灣的時間往後推。」7月13日,中共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並調粟裕出任司令員兼政委,但此時粟裕舊病復發,未能赴任。8月11日,第三野戰軍前敵委員會建制撤銷。8月26日,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在東北邊防軍準備工作會議上宣布「支援朝鮮人民,推遲解放台灣」。

1950年10月,毛澤東簽署命令,將東北邊防軍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至此,中共的主要任務由抗美援朝取代解放台灣。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在華盛頓簽訂,解放台灣從此遙遙無期。

中蘇關係史、國際冷戰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兼國際冷戰史中心主任沈志華。(網絡圖片)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最終阻斷了中共對台灣的軍事行動。不過,沈志華就認為,中共當時要通過武力攻佔台灣卻絕無可能。當時國民黨雖然在大陸戰敗,但仍然有海空軍優勢,中共若不與蘇聯結盟,則在短期內無力攻台,若為得到莫斯科援助而與蘇聯結盟,則必然引起美國的對華政策轉變,而使台灣得到來自華盛頓的更大援助。由此看來,在中蘇關係、蘇美關係、美台關係相互交錯和影響的冷戰格局中,中共武力攻佔台灣是一個無法解開的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