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台歷史課本】去中心化 台灣官方如何重構歷史(下)

撰文:許陳品
出版:更新:

台灣《108課綱》上路滿周年,依新課綱編寫的高二歷史課本中國史部分剛剛問世,便遭到台灣史學界與部分第一線教師的質疑:為何三國時代「被消失」?中國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哪裏去了?並迅速將其貼上「嚴重去中國化」、「美化殖民」等標籤。然而,對於《108課綱》新教材的批評,真能如此簡單的標籤化處理嗎?除了歸咎民進黨政府主導的《108課綱》與歷史教育,國民黨又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
此前《香港01》已經刊出《【盤點台歷史課本】去中心化 台灣官方如何重構歷史(上)》,今刊出下篇。

1990年代中葉以前,台灣一直秉持「中國中心論」(大中華史觀)編寫統一版本的教科書。圖為1962年版的高中歷史課本。(許陳品/多維新聞)

國編版舊教材:「去中國化」的開山始祖

當前台灣史學界和教育界批評台灣《108課綱》國二新版歷史課本的聲浪不小,指責它內容過於精簡、碎片化,將不利於學生對歷史脈絡的整體掌握,大幅縮減中國史,也實現了所謂的「去中國化」。然而,批評者多是站在過去台教育部「國立編譯館」所編寫的教科書版本(國編版)在批判新教材,殊不知,國民黨才是從教材上進行「去中國化」的開山始祖。

為何被認為是中華中心論(大中華史觀)的國編版會「去中國化」?這是由於舊教材沒能處理好中共政權(共產中國)與中國歷史連續性的關係。1962年7月,台灣政府修正公布了《高級中學歷史課程標準》,雖然在本國史(中國史)依舊由中國史前文化講起,下迄晚清與民國,但在第35章「行憲與反共抗俄」中分成「憲政的實施」、「蘇俄的大舉侵略」、「共黨禍亂的蔓延」,以及「反共抗俄」四小節,對中國大陸歷史發展的描述就停在了1950年《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訂,以及「共黨在大陸上的恐怖、屠殺、奴役、驅逼、剝削」,自詡為:

台灣已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鞏固基地,遠東反共抗俄的堅強堡壘,三民主義的模範省,民主自由人士的樂土。

在這個版本中,課文裏只講到「共產黨別有陰謀,甘做俄國鷹犬,破壞革命事業,阻撓北伐進行,煽惑官兵,離間同志,把持中央,誣詆統帥,謀實行篡竊」,既無20世紀的中國為何會有社會主義傳入且蔚為風尚的發展土壤,在課本後所附的《大事年表》亦無中國大陸政府在內政治理方面的隻字片語,彷佛是一個橫空出世的天外來客,將共產革命運動與社會主義建設切割、抽離了中國近現代史的發展脈絡。

懷鄉文學連結反共復國

據台灣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崔末順研究,過去國民黨政府將「反共抗俄」當成基本國策,在文藝作品上也鼓勵創作懷鄉文學,即描寫完美無瑕的中國山川景觀,佐以大量的充滿文學隱喻的古典詩詞,讓人暫時忘卻現實的苦悶(1949年遷台後的艱辛),並於1950年代由台灣鐵路局、國民黨鐵路黨部創刊的《暢流》,以及《自由談》兩個大量介紹中國大陸名勝古跡、自然風光的刊物;曾任台軍「海軍出版社」總編輯、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科長、台灣省電影製片場主任秘書的郭嗣汾,於1975年出版100多萬字、配以700餘幀精緻插畫、有上下兩冊的《細說錦繡中華》套書,書中敘述40個省市(依序為首都南京市、蘇、上海市、浙、皖、贛、湘、鄂、川、滇、黔、桂、粵、閩、台、魯、北平市、冀、豫、晉、陝、甘、東北九省寧夏省綏遠省察哈爾省熱河省蒙古地方、青、西康省新疆省西藏地方)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徵、歷史沿革、發展概況、人口分佈與氣候特產,符合了「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前後對國家體制與國土的規劃。

崔末順分析,這些對中國山河的「再現」幾乎全都依靠記憶呈現,從標題多帶有「夢回」、「憶游」、「回憶」等字眼,這種哀傷丟失山河和對故鄉的懷念,藉由與國民黨政府直接相關的人士操刀編輯,文藝作品直接聯繫到「反攻大陸」、「光復錦繡河山」上,與國民黨「反共抗俄」政策完全吻合。

依據《108課綱》所編纂的台灣國中社會科、高中歷史教科書,於2019年正式上路以來,就遭到「去中國化」、「美化殖民」等種種批評與抨擊。(許陳品/多維新聞)

只建構傳統中華意識 反成掏空中國認同的元兇

只是,當這些曾經有着「中國大陸經驗」、只佔台灣人口十分之一的「外省族群」逐漸凋零,多數台灣民眾受限於兩岸分治、隔絕的現實而無法輕易往來,「中國大陸經驗」已難以通過家族記憶或親身體驗去重新複製、傳承給新的年輕世代;其次,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2758號決議文,台灣政府失去在聯合國的中國代表席位,後來甚至放棄「光復大陸」,使對懷念原鄉的着力點消失,部分台灣人轉向尋求新的政治認同,對「中國認同」日趨淡薄。再者,1978年中國大陸啟動改革開放,工業化與現代化使社會快速發展,即使1987年開放兩岸民間交流(台灣老兵赴大陸探親、兩岸通婚),然而想象中的「美好的祖國山川」早已換了模樣,使國民黨政府雖致力建構台灣人在歷史文化意識中的「中華錦繡河山」、自比為「中華文化正統」,以美援建立的資本主義體制為傲,又在義務教育中刻意無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模式及其現代化建設成就,猛烈抨擊、污名化滿街可見的簡體字(漢字簡化方案)、漢語拼音,導致兩者「格格不入」,讓本就只建立在精神上的「文化中國」認同感,更顯得搖搖欲墜。

今日台灣社會多將「去中國化」的矛頭指向民進黨執政,但鮮少有人去反思台灣光復乃至於1949年後,不論是為與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禮所刻意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或是1997年實施《國民中學歷史課程標準》就已經開始縮減中國史的總授課時數(6節減為4節),以及一味附和走偏的本土化方向、不願加大力氣「撥亂反正」,表面上以「維護中華文化」為己任的國民黨,實則掏空架空了「中國」的政治、文化概念,使台灣民眾與中國歷史文化發展長河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