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八佰》】「領導抗戰」之爭:習近平不提中流砥柱的玄機

撰文:關岭
出版:更新: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撤檔年餘後,2020年8月21日開始上映。孤軍《八佰》歸來,扛起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電影市場「救市」大旗。惟本片還未公開上映,就已屢屢引起爭議,在台海兩岸、華人世界中備受關注。本組議題針對外界輿論對《八佰》的反應,從史實、史觀、影視產業、話語權、意識形態、歷史爭論以及當代日本對侵華的態度等幾個面向,進行討論。

2015年9月3日,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新華社)

隨着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的上映,關於淞滬會戰乃至整個抗戰的歷史迅速成為熱點話題,圍繞《八佰》的爭議由此而生,在台海兩岸、華人世界中備受關注。批評者認為《八佰》美化國軍抗戰,支持者則表示《八佰》尊重歷史。

抗日戰爭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紐帶。然而,由於緊隨抗戰的國共內戰造成兩岸分治,「一個抗戰,各自表述」也隨之而來。

大陸方面,在毛澤東時代,一直宣傳抗日戰爭由毛澤東和中共領導,改革開放以後,則強調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台灣方面對此不予承認。馬英九在任台灣總統時就曾公開表示,「中共曾參與抗戰,我方從不否認;但中共並非居於領導地位,而是輔助地位,也是事實。」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上映,在輿論場引發不少爭議。批評者認為《八佰》美化國軍抗戰,支持者則表示《八佰》尊重歷史。(多维新聞劉洋製圖)

在外界看來,《八佰》爭議的背後,其實是兩岸(原先是國共)的「領導抗戰」之爭,這種爭議從官方延續到民間。這恐怕也是《八佰》去年遭撤檔,今年上映但仍遭一些傾向民族主義的大陸青年(小粉紅)以及左派人士反對的根本原因。

中共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說法,首次出現在毛澤東為中共七大所作的政治報吿《論聯合政府》中。毛澤東指出:「三次革命(北伐戰爭、第一次國共內戰和抗日戰爭)的經驗,尤其是抗日戰爭的經驗,給了我們和中國人民這樣一種信心: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在報吿中,毛澤東還提出「兩個戰場」的概念,即國民黨戰場和解放區戰場(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強調中共的軍隊「已經成了中國抗日戰爭的主力軍」,並指責國民黨「消極抗日」。

抗戰即將結束時,「勝利果實應該屬誰」成為現實的利益之爭。毛澤東在延安幹部會議上作演講《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時又批評蔣介石「摘桃子」,搶奪抗戰勝利的果實。他說:「蔣介石蹲在山上一擔水也不挑,現在他卻把手伸得老長老長地要摘桃子……我們說,你沒有挑過水,所以沒有摘桃子的權利。我們解放區的人民天天澆水,最有權利摘的應該是我們。」

後來,毛澤東關於國民黨「消極抗日」和蔣介石「摘桃子」的說法,成為中共宣傳抗戰的正式文本,廣為流傳。

自1949年至今,中共先後舉辦六次國家級紀念抗戰勝利大會,分別在6周年、20周年、40周年、50周年、60周年和70周年時召開。關於中共在抗戰中的角色和作用,紀念大會先是強調中共領導抗戰,後來凸顯中共是「中流砥柱」。

1951年,紀念抗戰勝利6周年大會主席郭沫若在開會詞中說:「有了毛主席(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才能有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196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在紀念抗戰勝利20周年大會講話中也說:「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經過八年艱苦卓絕的英勇抗戰,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中國近代史上反侵略戰爭的第一個偉大勝利。」

抗日戰爭剪影:從七七事變到日本投降

+1

20世紀80年代,中共改變對台政策,從解放台灣改為爭取和平統一,海峽兩岸關係緩和。在這種背景下,中共開始承認國民黨的抗戰功績,陸續推出不少關於國民政府和國軍抗戰的史料、著作和影視作品。

北京第一次展出張治中、佟麟閣、趙登禹、李宗仁、郝夢麟、謝晉元、戴安瀾、武士敏、張自忠等國民黨著名抗日將領的照片。中共喉舌《人民日報》多次刊文介紹謝晉元和八百壯士。反映國民黨抗戰的電影《血戰台兒莊》於1986年上映,審片時未作任何刪改。但中共是抗戰「中流砥柱」的說法,也在這時取代中共和毛澤東領導抗戰之說,成為大陸官方宣傳抗戰的主旋律。

不過,當時的中共領導層也特意降低調門。1985年紀念抗戰勝利40周年大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在講話中就沒有提「中流砥柱」,而是強調「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全民族團結抗戰的勝利。」中國共產黨「對於抗日戰爭和抗戰勝利後的局勢發展作出了科學的預見和有力的指導。」

後來,在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60周年時,時任中共最高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都強調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2010年,北京舉行紀念抗戰勝利65周年座談會,繼續稱中共是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戰勝利之後:重慶談判的破裂

2015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中共第一次舉行紀念抗戰勝利閲兵。中共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未使用「中流砥柱」一詞。不過,由於這次閲兵邀請了不少外國領導人、聯合國等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外賓出席,習近平的講話十分簡短,主要對外,未提「中流砥柱」或許並不代表中共對抗戰的立場有變。

兩年後,2017年,大陸教育部要求修改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面對外界質疑,《人民日報》刊文《確立「14年抗戰」的重大意義》,毫不諱言地稱此舉「有利於客觀反映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台灣陸委會當時表示,大陸方面應客觀看待、正確面對抗戰的完整史實,不要刻意扭曲或抹煞。

今年9月3日,又將迎來抗戰勝利75周年紀念日,按照慣例,北京預計將舉行座談會紀念。恐怕還將繼續強調「中流砥柱」。而只要海峽兩岸得不得和解與統一,兩岸官方與民間的「領導抗戰」之爭仍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