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八佰》】從民族到個人:台灣失落的「民國IP」與話語權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撤檔年餘後,2020年8月21日開始上映。孤軍《八佰》歸來,扛起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電影市場「救市」大旗。惟本片還未公開上映,就已屢屢引起爭議,在台海兩岸、華人世界中備受關注。本組議題【爭議《八佰》】針對外界輿論對《八佰》的反應,從史實、史觀、影視產業、話語權、意識形態、歷史爭論以及當代日本對侵華的態度等幾個面向,進行討論。
8月21日,幾經波折電影《八佰》正式上映,這部講述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中國國民革命軍88師524團死守四行倉庫抗日軍的電影,因其題材的敏感性從開拍到上映都充滿話題,在全球電影市場因疫情慘淡之際,連續多日獲得全球單日票房冠軍,點映會票房成績也突破1.7億人民幣,但在大眾高度期待的同時,也伴隨正反兩極評價。
而《八佰》的上映,除了是中國大陸影業復甦的試金石,更可以看到兩岸對國軍、抗日戰爭以及「民國政府」的態度和形象改變以及兩岸對歷史話語權的影響力變化。
兩岸視角下國軍形象的遞嬗
此次《八佰》上映不免俗地被拿來與1975年台灣版的《八百壯士》拿來比較。當時在台灣外交風雨飄搖的脈絡和情勢下,1975年版本的《八百壯士》充滿國民黨的主旋律色彩。這次《八佰》上映,題材與45年前相同,也正是爭議所在:片中到底怎麼呈現國軍?究竟何謂史實?哪些又是電影的藝術加工?
而就目前根據其得到的正反評價,可以大略歸納出觀眾想法,不似國民黨主旋律的1975年版本 「對國軍的過度吹捧」,但比起過往大陸影視作品中的國軍形象仍有所進步。
過去中國大陸在講述抗戰歷史,國共內戰的影視作品中,往往弱化﹑卑鄙化國軍的形象,在歷史劇、抗戰劇中幾乎都是反派。而在2005年的連胡會後,中國大陸的影劇作品開始賦予國軍更多面的形象,以2007年的《集結號》為例,劇中不再以攻擊國軍為主要目的,華東野戰師九連47名陣亡共軍的遭遇也讓觀影者給出這樣的反饋:從抗戰到內戰,國軍、共軍都各自為心中的家國而犧牲,在同情九連遭遇時,也不免為戰敗而無人為他們哀悼的國軍弟兄歎息。
從扁平化到給予更人性的國軍形象,再到以國軍為主體的《八佰》上映, 在討論過程中有機會讓網友、觀眾重新思考爬梳這段歷史,對待國軍形象的角色更多面立體就是一種進步,也是《八佰》上映的價值。
而中共願意開放這樣的影視題材、重現國軍的形象,承認「國軍」在抗戰中的貢獻,亦是更進一步的再次表現其已繼承「中華」、「中國」的道統;而中國大陸觀眾的反響熱烈更有助於這類抗戰、民國政府時期的IP的開發,或許中國大陸未來會有更多相關並且以更開放態度探討抗戰、國共內戰、乃至於民國時期的作品產生。
大陸追捧 台灣失去的民國、抗戰IP
將眼光放回台灣。1970年代,在台灣退出聯合國,中國大陸逐漸取代台灣的國際地位,各國相繼與之建交下,台灣拍攝出包括《筧橋英烈傳》、《英烈千秋》以及《八百壯士》等抗日片,除展現國民政府身為「中國的道統」,更是要振奮被孤立的台灣人對抗嚴峻國際情勢的決心。
然而,隨着兩岸分治日久、李登輝希冀國民黨本土化與民進黨政黨的輪替等。對比中共近年大打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牌,台灣對於「民國政府」以及「抗日戰爭」聯繫的兩岸情緣、歷史關注度遠不及對岸。
2015描述八年抗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的紀錄片《沖天》沒有在中國大陸上映,在大陸引發的關注度卻遠高於台灣,更有甚者,許多年輕人評論從中感受到「民族」與「家國」。同年,描寫1945年到1981年撤退國軍空軍飛官故事的台劇《一把青》,即使主角是中華民國空軍,也引發對岸觀眾的共鳴,因為這是「屬於一個時代的故事。」 而隨着有抗戰記憶老一輩的凋零,台灣對此類議題反響、有共鳴者卻日少。
《一把青》,導演曹瑞原曾在訪問中都提到,「為何要拍《一把青》?是因為再不說,怕這故事就再沒人要說了。」 抗戰、中華民國這類的IP過去主述者是遷台的國民政府,但現在不只力道減弱,在民進黨政府提出「中華民國台灣」概念後,這樣的影劇在台灣熱度和討論空間更可能會萎縮。
事實上,「抗戰」、「民國」相關素材不只在中國大陸受歡迎,受眾也絕非少數。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總統大選被寄予再次榮耀中華民國的象徵,受到海內外許多華人的追捧,在在證明民國、抗戰、中華民族仍舊是有廣大受眾的IP,但對比「中華民族」的概念在中共的文化圈、影視圈加大力度宣揚,台灣正在默默放棄以及對詮釋那段「中國歷史」的話語權,這與同在亞洲的南韓對待「大韓民族」的態度是完全是不同的。
借鏡韓國影視:國家,民族再到人
2019年有兩部引發國際高度討論的南韓影視作品:一部是《愛的迫降》,一部是《白頭山:半島浩劫》,兩部影視都碰觸敏感的朝韓關係,前者是浪漫的愛情劇,後者則是災難片,透過劇中主角或相戀或合作,開啟討論認識彼此的機會。
《愛的迫降》呈現兩邊不同的制度和社會文化和差異,有人認為是醜化朝鮮以顯示韓國的「進步發達」,有人卻認為是透過的純樸人情反思過度資本主義的韓國社會的冷漠,劇中韓國富家女意外到朝鮮邂逅高大帥氣的朝鮮軍官,將被政治、制度分隔的「民族」概念牽起,回到「人」本身,透過人與人的交往,突破政治意識形態的隔閡,進而去反思朝鮮韓國人民的未來。
而《白頭山:半島浩劫》則是透過火山噴發,帶出朝韓政治情勢受美國、中國大陸的制肘干預的情況,以美國政府在撤退時美國人優先的態度,讓觀眾反思災難下的國際態度,以及國族、民族的概念。這部電影也並未停留在朝韓間的合作而已:最後兩個主角比起完成國家任務,最先思考、覺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家人的利益」,在政治之外、帶出民族概念後又回到「人」本身。
片末兩個軍官的孩子一起和諧在一個家庭長大,或許暗喻對於未來朝韓關係的期盼。比起災難片,更像是探討一個民族未來選擇。穿越政治、國族、民族等大視野,聚焦在一個個「人物」本身,並試圖繪出一幅給後代的願景。
從韓國的影視經驗來回望《八佰》,也聚焦在一個個小人物在時代下的選擇,據導演管虎表示,選擇「佰」而不是「百」是因為「佰」的旁邊有「人」,將眼光聚焦在那個時代的人對「家國」的想法和選擇。帶領觀眾思考家國、民族乃至個人。
或許兩岸目前影視圈尚不能將這類討論做到像韓國這樣用愛情偶像劇、災難片包裝、並融合雙方社會制度與立場,以吸納更大的觀眾反思,但兩岸政治齟齬、意識形態的對立之下,透過《八佰》的上映去思考、紀錄這個時代的人如何看待過去的歷史,進而去思考「家國」、「民族」、以及「個人」在時代之下的選擇是有意義的,比起探討這類政治性敏感電影的立場「政治不正確」,透過各方討論建構看待歷史的角度更是有趣的過程。
而對於台灣而言, 將會是以旁觀者或是親歷者的角度去看《八佰》呢?慢慢割裂1949年前中國大陸歷史的台灣,若中離了這個談話和思考過程,無疑是可惜的,台灣終將失去的或許不只是詮釋這段歷史的話語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