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誕辰120周年|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浙江宣傳」。

今天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20周年。在這樣特殊的日子裡,我們總能想到的,是那句親切的「小平您好」。

1984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35周年慶祝日,遊行隊伍通過天安門時,北京大學遊行隊伍中展現出一條「小平您好」的醒目橫幅。(新華社)

40年前的國慶典禮上,人群中一群朝氣蓬勃的大學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橫幅,成為那個時代最具標誌性的歷史瞬間之一。這句問候,道出了當時中國人對鄧小平的感情。40年後的今天,這句承載著許多人心聲的問候,依然是我們緬懷和愛戴小平同志的衷心話語。

10年前,在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鄧小平同志始終在人民中間,也始終在人民心間。在這裡,我們要說:小平您好!祖國和人民永遠懷念您!」10年後的今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於不久前閉幕,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我們或許會有別樣的感觸。

從留法勤工儉學的學生到中共旅歐支部的「油印博士」,從長征路上的「跟著走」到解放戰爭的「劉鄧大軍」,從「三起三落」的隱忍到「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小平同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印象,而他身上的那種「反差」也正是其中之一。

他個頭不高,卻「頂天立地」。從1976年開始,小平同志先後8次登上《時代》週刊封面,屢屢被世界聚焦的背後,是他用個子不高的「小身材」撐起了一個東方大國再次崛起的「大形象」,因此小平同志也被很多外國人稱為「打不倒的東方小個子」。面對香港問題時,小平同志一句堅定的「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回旋的餘地」,不僅開創了「一國兩制」的全新思路,更道出了中國人要自信自強的強烈心聲。

1984年12月19日,鄧小平會見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闡述「一國兩制」的構思。(VCG)

他說著一口川味「大白話」,卻蘊含著深刻的「大智慧」。小平同志說話通俗易懂、生動幽默,雖然帶著一口濃厚的「川音」,但總能憑藉幾句淺顯的「大白話」,就講出令人醍醐灌頂的深刻道理。

談及自己過去的經歷時,他曾分別言簡意賅地概括為「跟著走」「等待」「忍耐」「樂觀」;當人們面對改革心存疑慮時,他說改革開放「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要「摸著石頭過河」「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他用「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來詮釋通往「共同富裕」的路徑……因此有人評價,他的話語充滿著哲理與魅力,像「一顆子彈」一樣直擊人心。

他是時代的偉人,卻也是平凡的「中國人民的兒子」。小平同志的隨身醫護人員黃琳曾回憶過這麼一個場景:1997年,病床上的小平同志看到電視裡正播放著紀錄片《鄧小平》,一時看不清裡面的主人公是誰,直到屏中人一步步走近,黃琳轉述著頌揚他的話語,他才露出被表揚後不好意思般的「異樣的羞澀」。在這個羞澀的瞬間,小平同志仿佛不再是高大的偉人,只是一位平凡的老人。

他深情地寫道:「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根植於內心,貫穿於一生。旅居法國時,年輕的他確立了共產主義信仰;革命年代,他與老區人民結下了深厚情誼;走在「小平小道」上,他思索的是國家與人民的前途;推行改革開放,他走遍了大江南北,期望這片土地在春風的沐浴下復蘇得更快些……直到生命的盡頭,自己的遺願仍然是把骨灰撒入大海。

1992年1月,鄧小平南巡標誌著中國改革開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中新社)

今天,我們之所以懷念小平同志,不僅在於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偉人,更重要的,是他做了一樁樁難能可貴的事。

是他在「十字路口」廓清了思想的迷霧。1978年,面對「中國往何處去」的問題,如何處理思想路線之爭成了當務之急。在這片歷史的森林中,小平同志成為了帶領眾人穿過迷霧的「燈塔」,「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原則與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仿佛平地一聲驚雷,讓迷茫的中國吃下了「定心丸」。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曾經走過一段坎坷顛簸的歲月。在重重干擾和衝擊之下,小平同志再次成為那根「定海神針」。他以88歲的高齡開啟南方談話,再次解答了困擾人們的思想問題,如果沒有這個「春天的故事」,我們的改革開放或許還會平添幾分坎坷。

是他在時代浪潮中把準了未來的航向。改革開放之初,需要解決的問題千頭萬緒,小平同志「破局」的關鍵點,是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並設計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為未來中國把準了大方向。他提出,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這讓中國在4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既打開大門、博採眾長,又堅決保持了社會主義本色,經歷驚濤駭浪而巋然不動。

如今,我們再來看被小平同志親切命名為「中國式的現代化」的事業,會發現與現在有許多「驚人的相似」,其中「小康」這種我們早已過上的生活,就早早地出現在小平同志的擘畫中。歷史也已充分證明,路子選對了,就能一直走下去,也要一直走下去。

是他讓中國人民的生活和命運得到了改變。他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讓很多知識分子、科技人才重啟了人生之路。他力排眾議、恢復高考,提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多少寒門子弟通過讀書實現了夢想,如魚入大海、鷹擊長空,書寫了屬於他們的傳奇。他心繫民生,發展經濟,他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光明之路,老百姓不僅肚子飽了,錢包鼓了,還有了自由而多元的人生選擇。

一直以來,外界對中國道路的非議,在改革開放取得的輝煌成就面前,顯得十分蒼白無力。這些風雲激蕩的歷史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必然是中國普通人生活的日新月異,這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事實。

1977年,鄧小平決定恢復高考。這是1977年高考時北京考點的情景。(VCG)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那樣:「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如今,這片小平同志深愛的祖國大地早已舊貌換新顏。再回望和回味這一句「小平您好」,依然能感受到澎湃的激情。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就是要繼續把改革的接力棒傳遞下去。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小平同志曾語重心長地說:「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還需要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改革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40多年來,中國能從「富起來」走向「強起來」,靠的是改革開放。今天,要實現小平同志所描繪的「中國式的現代化」,沿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引的道路,矢志不渝將改革進行到底,就是我們這代人需要傳承下去的「接力棒」。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就是要繼續把共產黨人的優良品格發揚光大。小平同志曾這樣囑託:「從現在起到下世紀中葉,將是很要緊的時期,我們要埋頭苦幹。我們肩膀上的擔子重,責任大啊!」正如改革開放初期遭遇坎坷波折那樣,大到國家,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不在少數;小至個人,在幹事創業的過程中,不如意之事會時有發生。小平同志在面對風浪時的那份眼界、勇氣與定力,至今依然歷歷在目。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有過成功,也有過挫折與奮起,但他始終勇毅樂觀、一往無前。今天和今後的我們,也當有此氣概。無論身處哪個歷史階段,無論做什麼工作,繼承好、發揚好老一輩共產黨人身上的優秀品格,是激勵我們向前走的不竭動力。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就是要繼續把屬於新時代的「新語言」學懂做實。小平同志說過:「馬克思有他那個時代的語言,我們有我們時代的語言。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語言,新時代總有新語言。」在今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新語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我們這一代共產黨人的任務,就是繼續把這篇大文章寫下去」。努力實現新時代的「中國夢」,正是對小平同志最好的紀念。他曾說,自己的心願是爭取活到1997年,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然而,他最終沒有看到香港回歸那一幕。但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中國今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應該是對他最好的告慰。

再道一聲「小平您好」,我們能夠明白也更相信,走好自己的路,做好眼前的事,每時每刻的堅韌與努力,終將化作新的潮起。改革之路,道阻且長。站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再出發」之路上,讓我們由衷地再道一聲:「小平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