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中 | 習近平為何高舉改革開放大旗?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在最新公布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習近平所做的《說明》中,改革開放被放在了很高的地位。

比如《決定》中開篇在闡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時就寫道,「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是劃時代的,開啟了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統整體設計推進改革新徵程,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全新局面。」「中國式現代化是在改革開放中不斷推進的,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開闢廣闊前景。」「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而在習近平所做的《說明》中,開篇「關於確定全會議題的考慮」部分也寫道,「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靠的是改革開放。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也是改革開放。新時代新徵程上,要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仍然要靠改革開放。」

習近平出席第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式。(影片截圖)

那麼問題來了:習近平為何要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結合十八大至今的內外變局,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首先是最大程度凝聚社會共識。改革開放以來,雖然社會思潮紛紛擾擾,每個階段也不可避免出現各種問題和挑戰,但恐怕沒有人會懷疑,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不僅將中國從文革十年的泥沼中拉了出來,而且通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切實改變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命運。經過三年疫情的消磨,中國進入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所言「無真相、無共識、沒有確定性的時代」,但改革開放無疑仍是迄今為止中國社會的最大共識。這也是為何每年到了鄧小平紀念日或是南巡講話周年日,中國社會總會掀起一股紀念潮的深層原因所在。

其次是極強的危機意識和問題導向,中國現階段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只有通過改革開放才能解決。在《決定》的改革事項中,能明顯感受到習近平的危機意識,比如在「健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部分提到,要「建設國家戰略腹地和關鍵產業備份」,在「持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部分提到,要「構建新型軍兵種結構佈局,加快發展戰略威懾力量,大力發展新域新質作戰力量,統籌加強傳統作戰力量建設」。等等。

習近平上台後,開啟大刀闊斧的軍隊改革,並強調實戰第一。(資料圖片)

習近平在《說明》中,也羅列了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和重大風險挑戰,比如,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等等。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

這些問題怎麼解決?習近平說,「歸結起來,這些問題都是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反映,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有效應對這些風險挑戰,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需要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完善的制度防範化解風險、有效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最後是撥亂反正。習近平上台之後,將首次考察地選在了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深圳,當時很多聲音認為他會是「年輕版的鄧小平」,但這樣的看法很快發生變化,越來越多人認為他在走毛澤東路線,甚至認為他背叛了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雖然習近平上台不久就提出了「前後兩個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但這一說法本身也被外界認為是在為毛時代辯護。這一次三中全會之所以高舉改革開放大旗,也是為了徹底撥亂反正,向外界說明,從一開始習近平就既是毛澤東的繼承者,也是鄧小平的繼承者,這是中國共產黨政治繼承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共區別於蘇共能延續至今的原因所在。

中國官媒在十九大前推出政治意味濃厚的專題片,透露出中共官方確認「毛鄧習斷代」的意味。(資料圖片)

三中全會召開期間,新華社發布題為《改革家習近平》的萬字長文,亦稱習近平為繼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文章寫道,「在習近平看來,未來要實現現代化,續寫中國奇蹟,仍然要用好改革開放這個重要法寶。」「通過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繼續發揚了鄧小平的事業,讓中國不僅續寫了經濟奇蹟,還展示出文化魅力,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新華社其文還引述觀察人士的說法,「習近平作為新時代改革設計者、實踐者和引領者,讓鄧小平開創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延續並不斷書寫新篇章,點燃了中國這艘巨輪加速駛向全面現代化的新引擎,使中華民族復興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改革開放作為中國的基本國策和重要法寶,高舉改革開放的大旗毋庸置疑,但誠如新華社文章開篇所言的,鄧小平發起改革開放的1978年,中國人均GDP不到200美元,改革幾乎從零開始,而到了2012年,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同時許多發展紅利正在消退,包括曾經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骨頭。」再加上「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挑戰不可謂不大。也因為這樣,所以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清除干擾全面深化改革的雜音、噪音,以問題為導向凝心聚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恐怕也是習近平為何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用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