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三中全會:習近平眼中中國面臨的內外挑戰
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決策層的問題意識,往往會深刻影響國家發展。7月21日,新華社公布剛閉幕不久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所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和習近平關於決定內容的情況說明。通過閲讀習近平的情況說明,可以理解二十屆三中全會的政治考慮及其背後的問題意識。
習近平在情況說明中高度評價改革開放之於中國發展大局的歷史性意義,他認為無論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還是十八大以來「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靠的都是改革開放。正因這樣,面對當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根本之路「在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那麼,在「把中國式現代化藍圖變為現實」的過程中,中國面臨什麼樣的形勢?從習近平的情況說明中,可以看出他眼中的中國面臨內外兩個層面的挑戰。在對內層面,習近平認為:「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其實是延續十九大報告所定義的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政治邏輯。
習近平列舉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比如,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等等。」這裏提及的問題指向的是長期以來的痛點,很有針對性。
具體而言,「市場體系仍不健全,市場發育還不充分」是中國發展市場經濟,「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過程中所亟需解決的困境。政府和市場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關鍵在於讓各自在合適的範圍內各司其職。「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尚未完全理順」是怎麼讓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巧妙結合的難點。
「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產業體系整體大而不強、全而不精,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既是中國不能不直面的現實國情,又是中國推行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根本原因。「農業基礎還不穩固」是三農問題的一個部分,直接影響經濟社會的穩定。「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仍存短板」是近些年來社會大眾越來越關心的問題,關乎社會主義底色。
在對外層面,習近平表示:「特別是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不斷升級,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近年來,無論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影響下的全球範圍內的合縱連橫,還是俄烏戰爭、以哈衝突所揭示的世界秩序的不穩定性,抑或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都說明今後一段時間世界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一直把做好自己的事視為應對內外挑戰的基石。2022年6月《人民日報》在《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一文表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立足點在於走好自己的路,關鍵在於辦好自己的事……沒有改革開放以來我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形成的強大實力……我們就不可能有今天這樣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就不可能在世界大變局中開創新局、在世界亂局中化危為機。」同樣道理,習近平在說明中認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可解決偏向內部挑戰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又能應對偏向外部層面的挑戰,「在危機中育新機」。這樣的問題意識是理解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