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同與不同:中國的時代之變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7月18日,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閉幕,新華社發布會議公報。這是2012年習近平擔任中國最高領導人以來第三次召開的三中全會,依據慣例,本來應該在去年召開,卻延遲到現在召開。因為自改革開放以來,三中全會在多數時候都會推出重大改革,故自去年以來,有許多人期待二十屆三中全會能推出重大改革舉措。

會議公報顯示,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並要求到2029年建國80年時完成本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從會議公報內容來看,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從相同處來看,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都延續了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改革開放傳統,都針對內外形勢作出改革決定,涵蓋的領域廣泛。

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認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主張「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自此之後,全面深化改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中國政治高頻詞。本次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則是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繼承與發展,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在京舉行。(資料圖片)

不過,隨着過去10年中國面臨的內外形勢的變化,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有不同之處。從會議公報的對比來看,一個非常明顯的不同是二十屆三中全會具有強烈的時代色彩,是對過去10年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走向的總結,而十八屆三中全會因為是在2013年召開,帶有更多過去的經驗概括。

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包含許多以前的說法,比如,側重總結「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5年來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和偉大成就」。這並不妨礙十八屆三中全會具有較大的突破性,只不過是說當時相對側重以前的經驗。與之相比,二十屆三中全會由於以過去10年的執政為背景,而過去10年中國確實發生了較大變化,故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在同樣繼承改革開放以來傳統的基礎上更加側重過去10年的變化,並把20大以來決策層着重強調的中國式現代化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所以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不再專門回溯過去的經驗,而是提出時代色彩更強的說法:「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

從重點詞彙的頻率來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經濟的次數有34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只有22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市場的次數有22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只有13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改革的次數有59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有53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開放的次數有13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有12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高質量的次數是0,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有6次;十八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出現安全的次數有6次,二十屆三中全會會議公報增至16次。這雖只是簡單類比,具體當然應該以決定全文為準,但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時代之變。

一言以蔽之,二十屆三中全會與十八屆三中全會盡管具有較強的關聯,都在不同程度延續改革開放以來的傳統,但因為所處的時空環境不同,因為過去10年中國之變、世界之變的共同影響,使得二十屆三中全會具有更強烈、更鮮明的時代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