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劇今解・大明王朝1566|兩股力量的鬥爭是一場持久戰

撰文:吳婷
出版:更新:

在內地電視劇排行榜中,有一部歷史劇常常被提及且居於榜首,那就是由張黎執導、劉和平編劇、拍攝於2006年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副題為《嘉靖與海瑞》。該劇以明朝嘉靖年間為背景,以虛構的「改稻為桑」為故事軸心,呈現了不同力量之間的鬥爭,其中嘉靖與海瑞的鬥爭代表統治階層與底層民眾的鬥爭,徐階、高拱、張居正為代表的清流派與嚴嵩、嚴世蕃、鄢懋卿等嚴黨之間的鬥爭屬於官僚之間的鬥爭。

看過該劇的人應該不會忘記這樣兩個經典場景:一個是海瑞上了「死諫」之後與嘉靖的對話,一個是在「改稻為桑」的問題上清流派和嚴黨為打倒對方機關算盡。

在該劇中,海瑞無疑是正義的化身,穩穩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嘉靖在最後送給海瑞八個字——無君無父、無國無家,其實也在間接讚揚海瑞實乃真正的孤臣,沒有私心、無黨無派。也因為這一點,註定嘉靖不會妄殺海瑞,但基於皇帝的「面子」,嘉靖卻不能不努力「說服」海瑞,所以才有了該劇最後一集的「長江黃河論」。當嘉靖問海瑞他奏摺裏妄談的那些堯舜禹湯、漢文帝、漢宣帝、漢光武、唐太宗、唐憲宗、宋仁宗、元世祖都去了哪裏時,海瑞說:「都在。在史冊裏,在人心裏。」兩人的對決將各自的立場亮明,沒有對錯,只是「屁股決定腦袋」。當畫面立刻轉向飢寒交迫的百姓在鵝毛大雪中的悽苦情狀,觀眾大概也能明白,什麼才是維持長治久安最為持久的力量,導演和編劇也在通過這種方式告誡人們:以史為鑑、敬畏人心。

《大明王朝1566》海報。(網絡圖片)

從歷史照進現實,「庶民的力量」仍不容低估。很多人可能會誤以為今天中國的崛起,全仰賴於這幾位有着先知先覺和遠見卓識的領導人,其實不然。因為在這個時代大變局裏,不只有最高領導人、執政者,還有數量之巨的普羅大眾。他們在毛時代對於當家做主的強烈願望,在鄧時代求變的渴望,在今天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才是中國崛起的最大推動力。毛澤東帶領的共產黨為什麼能打敗國民黨?依靠的正是庶民的力量,是「小米加步槍」、「農村包圍城市」。當鄧小平剛要解放思想還未提出要不要廢除人民公社體制的時候,安徽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生產隊的20名農民代表已經通過集體畫押,完成了「分田到戶」的驚人之舉。今天雖然外部世界充斥着對中國的唱衰,但數量之巨的普羅大眾仍在不斷追求美好生活,這便是最大的發展動力所在。

再看清流派與嚴黨之間的鬥爭。作為一部文學藝術作品,劉和平沒有必要一對一還原歷史事實,但他的歷史觀卻早已躍然紙上,那就是人都是制度和環境的產物,奸與忠從來就不是絕對的,清流派與嚴黨在「改稻為桑」問題上的鬥爭,就很好說明了這一點。作為「奸臣」的嚴黨們,為填補國庫虧空也為繼續從中牟利提出不切實際的「改稻為桑」,不惜毀堤淹田,置黎民百姓於不顧,但清流派是否就是絕對的清流呢?為了鬥倒嚴黨,張居正便給裕王獻策:「王爺,長痛不如短痛,這次乾脆就讓浙江亂了,就當做我大明朝身上爛了一塊肉!」譚綸聽後附議:「是大謀略,只是苦了浙江百姓。」很顯然,只要能鬥倒嚴黨,就算浙江亂了又有何妨?這就是清流派的冠冕堂皇。而譚綸之謂「苦了浙江百姓」,應驗了那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大明王朝1566》劇照。(網絡圖片)

在該劇最後,還有對這一點更具體的呈現與表達。一是裕王看到徐階的家人圈地不法,大發雷霆:「什麼六、三、一,六成歸田主和棉商,三成歸朝廷,才一成給百姓,這樣做和嚴嵩嚴世蕃他們當年在浙江改稻為桑有什麼兩樣?」一是嘉靖自覺命不久矣,對兒子的一段治國忠告:「沒有真正的賢臣。賢與不賢有時候也由不得他們。看清楚了,賢時便用,不賢便黜。」這也呼應了嘉靖在開頭一出場的一段話——「你們這些人有些是雲,有些是水,所做的事情不同而已。都是忠臣,沒有奸臣。」

還記得2021年熱播的電視劇《覺醒年代》中,有一場陳獨秀與長子陳延年的對話,陳獨秀在這次對話中表達了自己對於革新派與保守派、新文化與舊文化之爭的理解, 「革新派和保守派的爭論,是一種學術的進步現象,是學術之爭,不是敵我之分,比如北大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錢玄同,跟辜鴻銘、劉師培、黃侃之間的爭論,它就是這種性質。爭論問題,各抒己見,慷慨激昂,甚至雙方會罵幾句,這屬於正常的,縱觀世界各國的歷史,新文化的發展,都有這個過程,革新派和保守派是相對的,今日的保守派,從前可能也是革新派,今日的革新派,將來也許會變成保守派,世界進化的大流倘若沒有止境,那麼革新派和保守派的抗爭,也便沒有止期。即使再過一百萬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世界終究是革新和保守的抗爭之世界。到了一定時候,環境變了,人們對新舊之爭的認識也會發生變化,甚至會逆轉。」

中共建黨百年之際,熱播劇《覺醒年代》據稱受到各年齡段觀眾尤其是年輕人的熱捧。《覺醒年代》的特殊之處在於通過塑造新文化運動的人物群像,動態呈現當時世界與中國的歷史進程,完整再現了一場思想運動。(微博@覺醒年代官博)

歷史從來是在兩股力量的鬥爭中前進,有時候是進兩步退一步,有時候進一步退兩步。《大明王朝1566》之所以長居神劇榜首,被譽「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關鍵原因在於該劇一方面以海瑞為載體,穩穩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信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是「以人民為中心」,庶民的力量才是推動歷史前進的最根本力量,最終的功過是非也自在「人心」;另一方面則通過清流派與嚴黨之間的鬥爭,來呈明歷史唯物主義,人民是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變革社會制度、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力量,但人民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清流派也好,嚴黨也罷,革新派也好,保守派也罷,也都受到某種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制約,用盧梭的話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中國史學家錢穆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總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傳統政治的積弊,雖是歷史,同時也是現實。外貌變了,實質仍未變。如何能不仔細研究呢?正為我們誤認了以往政治傳統一切該打倒,而且也真的一切被打倒了。同時我們對一切傳統和習慣,也失去了共尊共信心。幾千年的皇帝打倒了,政治變了新花樣。但無論如何,不得不先求國家之統一。要求統一,便要中央集權。但中央威信如何能建立?這就成為辛亥以來政治上一個大問題。我們若拿不出一個為全國人民共尊共信的東西來,這工作自然會感覺到困難。而且建立中央,同時又須顧及地方,這不是更困難了嗎?

透過《大明王朝1566》,歷史沒有呈現出本來的面貌,卻也呈現了更本真的一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