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註冊用戶破億 想鬥贏Twitter還看一個風向標?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Meta旗下新社交平台Threads於7月6日推出,不到一周用戶人數經已破億,打破ChatGPT兩個月破億的紀錄。由於該應用程式的介面、功能均與馬斯克的Twitter非常相似,Twitter已向Threads發律師信,指控對方竊取商業機密,馬斯克更不點名斥「競爭可以,作弊不行(Competition is fine, cheating is not)」。

面對Threads的來勢洶洶,Twitter似乎如臨大敵,惟前者是否真能取代後者,很大程度要視乎華盛頓國會山莊的一眾政客、傳媒人是否真的會「轉場」,惟現時他們更多是有所保留。

對於Threads用戶人數增長之快,連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亦表震驚,形容為「難以置信」。他指目前1億個帳戶大多來自自然需求,「我們甚至還沒做很多宣傳。」Meta產品總監Chris Cox透露,Threads經已吸引一些知名人士進駐,包括唱片騎師DJ Slime、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美國名嘴Oprah等。然而,基於歐盟去年實施的《數碼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目前該社交平台仍未在歐盟市場開通,故潛力沒有完全發揮。

反觀Twitter,網絡數據公司Similarweb指出,Threads推出後兩日內,Twitter流量已較前一周下跌5%,按年則跌11%。據新聞網站Semafor指,在Threads推出後數小時,Twitter律師Alex Spiro向朱克伯格發信,指控Meta「有系統、故意且非法地竊取Twitter的商業秘密,以及其他知識產權。」又指控對方僱用數十名能接觸機密的Twitter前員工,要求立即停止使用相關資料,否則入稟法院,Meta方面經已否認指控。

Threads不到一周用戶人數經已破億,打破ChatGPT兩個月破億的紀錄。(Reuters)

此前,Mastodon、BlueSky等社交平台也曾挑戰Twitter,惟用戶人數不多,遠不是其對手。然而,今次Threads用戶增長速度驚人,加上Twitter自馬斯克入主以來動盪頻生,尤其是本月初他宣佈臨時限制Twitter用戶每日可瀏覽的帖文數量及減少人工智慧公司採集數據後,更引起了新一波「轉會潮」。這難免惹起市場猜測,Twitter地位日後會否不保。

華盛頓是真正的「風向標」?

過往,Twitter成為全球元首級人物、政府機關或重磅企業界人物發布消息或官方宣布的平台,大大鞏固了其地位及必要性,也是民眾接收第一手資訊的重要平台。因此,對於Threads能否取代Twitter這個問題,有分析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指標是,Threads是否會成為華盛頓政治大佬們及新聞工作者未來「茶水間閒聊」的陣地。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人似乎仍然採取觀望的態度,其中民主黨人滿懷期盼(一直活地使用Twitter的左翼在馬斯克入主後的Twitter後出現逃離的情況),而共和黨人則無動於衷;政客都在好奇及觀望,到底Threads能否能組成一個有生命力的網路社區,還是像此前的一些挑戰者如Parler、Gab、TruthSocial一樣曇花一現。

Threads與Twitter的真正「戰場」在華盛頓的國會山莊?(Reuters)

不少共和黨和民主黨人紛紛表示,現時使用Threads只是為了以防萬一,而不是真的認為這個程式會成功。例如,民主黨俄亥俄州眾議員卡普特爾(Marcy Kaptur)的通訊主任卡門斯(Ben Kamens)指出:「我們只是插了一面旗幟,確保如果事情發展到某種程度我們就會出現。」

「我經常問的問題是:記者和國會工作人員會去哪裏?」肯塔基大學(University of Kentucky)公共政策教授拉塞爾(Annelise Russell)一直有研究政治人物如何使用社交媒體,她表示:「我永遠是個悲觀主義者,GooglePlus讓我們看到,一開始佔據優勢並不意味最終會贏得勝利。」她補充,Threads的成功不僅取決於用戶數量,還將取決於用戶品質,並指Twitter的成功秘訣是將新聞人物、新聞爆料者和新聞觀眾都聚集在一起。

目前為止,許多人雖已註冊Threads,但亦沒有放棄Twitter。例如,新聞界方面有《紐約時報》的哈伯曼(Maggie Haberman)、CNN的塔珀(Jake Tapper)等人;部份國會議員也同樣開始在Meta這個新平台上出現,其中一些更已積累了大量的追隨者,如紐約州眾議員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的粉絲數超過110萬,德州眾議員克倫肖(Dan Crenshaw)的粉絲數為7.18萬。不過,他們的差異頗大,前者已成為一名相當活躍的Threader,經常發出帖文,而後者至今還沒有發表過一篇帖文。

拉塞爾認為要知道Threads是否將取代Twitter,可以密切關注政界人士是否首先在Threads上回應突發新聞。(anneliserussell.me)

拉塞爾指出,要知道Threads是否將取代Twitter,可以密切關注政界人士是否首先在Threads上回應突發新聞,以此作為其「崛起」的象徵,同時還可關注國會內記者是否在Threads上發布走廊談話的片段,然後才發Twitter。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民主黨議員卡門斯批評說:「迄今為止,國會山莊許多用戶對Threads最大的不滿是缺乏電腦版本,這讓那些已經在管理三四個其他帳戶的用戶很難管理。」美國知名科技媒體The Verge編輯希斯(Alex Heath)則認為,Threads需要記者的支援,才能成為Twitter真正的競爭對手。

不過,他質疑Meta是否已經準備好這樣做,因為該公司最近在其他平台上移除了新聞。上月底,Meta宣布將在Facebook、Instagram等旗下平台刪除加拿大新聞連結,原因是當地通過《線上新聞法案》(Online News Act),要求互聯網公司為旗下平台轉載新聞付費,以彌補當地媒體業多年來因它們佔有較大網絡廣告市場而造成的損失。該公司早前亦揚言,假如美國通過類似法案,同樣會將新聞內容自旗下平台移除。

國會山莊的傳媒工作者也是另一個重要的指標。(Reuters)

沒有人真正有話要說

事實上,朱克伯格若想要以勝利者的姿態打低馬斯克的Twitter,或許仍然有許多障礙需要克服。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Dan Wang指出:「我認為如今就斷言這種下跌是否會持久,即這些用戶是否會對Threads感到完全滿意還為時尚早。」他補充說,目前還沒有看到Threads上有與Twitter同樣水準的參與度和同類型的內容。

有分析認為,Threads雖然很快便吸引了大批用戶註冊,惟不少人也許留意到這個平台上似乎「沒有人真正有話要說」。直至現時為止,許多人在該平台上只是在發問一些無聊的調查問題。這是一個新社交網路成長過程中的陣痛,尤其是作為為了取代另一個更具爭議性的平台而誕生的同類產品,但這也可能成為Threads在保持用戶參與度方面的一個弱點。

如果Threads最只能吸引娛樂性質較重的明星、網紅使用,而吸引不到政客、企業家、記者、傳媒等落戶,恐怕只會是Twitter功能的Instagram或小紅書,未能養成較認真的政治社會議題討論生態圈,像Twitter上的左翼「圍爐」現象也較難複製。

Instagram行政總裁 Adam Mosseri認為,不應低估馬斯克和Twitter。(Reuters)

「若想要見到病毒式增長(viral growth),這更多的是內容先於用戶的問題。臨界品質(critical mass)的出現,並不是因為人們對軟件感興趣,而是因為他們對內容感興趣。」Wang解釋說。然而,就Threads當前的情況來說,現時用戶更感興趣的是查看該程式與Twitter的不同之處,而不是人們發佈的帖文內容,而內容才是吸引用戶的關鍵。

撇開內容的問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Pinar Yildirim認為,Threads試圖超越Twitter,成為全球用戶獲取快速新聞和更新的首選平台,因此不進入歐盟市場將是一個巨大的問題,「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潛在的挑戰。」目前,Meta暫緩在歐盟推出產品,因為需要確定歐盟《數位市場法案》的潛在影響,該法案可能會對該公司在Instagram和Threads之間共用資料處以罰款。

事實上,Meta內部對這個問題也保持頭腦清醒。Meta高層、Instagram行政總裁 Adam Mosseri 坦言沒有想過讓Threads要取代Twitter,認為對方本身有許多歷史,並形成獨特的網絡,也有非常強健的社區及網絡效應,「低估Twitter和馬斯克,我認為是個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