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策・三|美國爭議到「新殖民」之憂 中企何去何從?
2022年9月,《華爾街日報》發佈一篇題為《中國正在購買農場》(China Is Buying the Farm)的評論文章,附文寫道:「中國國企在美國軍事基地周邊已經買下許多公頃土地,北京有什麼打算?」
多間主流美媒之後陸續跟進,引起他們爭相探討的事件,是中資收購北達科他州大福克斯市(Grand Forks)投建的一座玉米廠。這宗商業交易其後更在當地市議會掀起一場關於共產主義、間諜活動的激烈爭論,甚至還引起了全國性關注和辯論......
中國「糧」策專題之三
事件的主角是中資企業阜豐集團,他們打算在大福克斯市投建的一座玉米廠,用來生產牲畜飼料。考慮到這家玉米廠能夠為這個人口不到6萬的小城創造的就業崗位,2021年阜豐宣佈投廠時,該市官員本來還十分欣喜。
隨着後來國會議員們很快發現,中資企業在美國購買的農地遠不止北達科他州這一塊地,他們的態度也迅速起了變化。大福克斯市居民開始擔心建設新廠後當地是否會有足夠的水供應,也有人擔心這座擬建的玉米加工廠是否會對大福克斯空軍基地構成國家安全威脅。
反對項目的當地總承包商Ben Grzadzielewski表示,中國是個令人非常擔心的問題,除了大福克斯市外沒有美國人會支持中國企業。他說:「當涉及到國家安全,我認為經濟就無關緊要了,你必須態度強硬。」
據州議會全國會議的數據顯示,近數十年來,中國人在美國農業用地的持股速度增長非常緩慢,但日益惡劣的政治氣候讓這個話題越來越受關注,至少有11個州正在考慮出台某種形式的新立法,限制外國人持有農田或房地產。包括明尼蘇達州和愛達荷州在內的一些州份已經頒佈了禁止外國擁有農業用地的法令,更多的州則對此類收購施加了更多限制,如奧克拉荷馬州憲法只允許美國公民擁有相關土地。
對於這個問題,佛羅里達州州長德桑蒂斯(Ronald DeSantis)表示:「我們不希望敵意國家持有佛州地產。」;維吉尼亞州州長揚金(Glenn Youngkin)則敦促該州立法者阻止與中國政府有關聯的「危險外國實體」購買農田。
當地部份新法律及擬議中的法律不僅針對中國公民,還廣泛針對所有外國政府、企業和新移民的置業。還有一些法律,例如得州正在草擬的法例,更是格外針對那些被視為特別安全威脅的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朝鮮。
上述事件反映出美國日益關切是否應限制外國買家、尤其是中國買家,購買美國農地或美國農業企業的能力。部份美國人還擔心,富有的外國投資者可能會推高價格,將美國國內的農民擠出該市場,或試圖繞過美國的環境標準。
猶如19世紀針對愛爾蘭等新教徒?
然而,圍繞中資買地和併購這場辯論的言辭已開始讓一些國會議員感到不安,他們擔心這些提案會激起反亞裔情緒。得州民主黨眾議員吳元之(Gene Wu)批評,美國經歷了一波又一波尋找社區和群體作為代罪羔羊的浪潮,近期的事件與過去人們高舉「愛爾蘭人無需申請」(Irish Need Not Apply)標語*的情緒是一樣的。
*註:19世紀的美國,當年的求職廣告中,普遍列明要求申請者為新教徒或美國人,從而有效排除愛爾蘭等天主教國家的新移民。
事實上,中資企業實際上在美國擁有的農地面積不僅只佔美國所有私人持有的農業用地總量的0.03%,遠少於加拿大、荷蘭、英國等國家,且關於國家安全隱患的擔憂也缺乏確實證據支持。
根據美中經濟與安全審議委員會(USCC)的2022年5月的一份報告,中國投資者在美國持有的農地面積從2010年的1.37萬公頃增加至2020年的3.52萬公頃。但這一增長主要是受雙匯集團母公司萬隆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Smithfield Foods,美國最大豬肉產品製造商)影響。報告指出,截止2019年,史密斯菲爾德所屬地產佔中資在美持有農地總量的76%。考慮到中國在美國購買或租賃農地的總量之小,很難說中國正在大舉收購美國農地。
只可惜,美國國會近月依然提出了阻止外國人購買大片農田的法案,來防止間諜活動、保護美國的糧食供應;超過一半的州份考慮採取新的措施來限制或禁止中國人購買美國農田。今年2月,大福克斯市市長宣佈將叫停該玉米廠的開發;國會兩黨參議員近期也就此提出新法案。
深陷「新殖民」之憂......
中資買地和併購於美國引起的這些問題,多少揭示他們的海外糧食發展前路非常艱辛,並值得社會的重視。去年,內地經歷了60年來最嚴重的熱浪,加上持續數月乾旱影響了全國至少17個省的9億人口,受災農地面積估計高達220萬公頃。儘管一度受到「嚴重威脅」、佔全年糧食產量四分之三的秋收最終躲過一劫,但事件仍然給國內農業部門敲響警鐘。
愈發頻發的極端天氣趨勢、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給全球供應鏈造成的混亂,國內外農業生產、供應鏈一連串的不穩定因素下,一向是政策重點的糧食安全問題再一次成為中央政府的優先事項。然而,多年來中國在海外的糧食、食品產業鏈投資屢屢被政治化。在緊張的國際環境下,中國如何進行海外糧食產業佈局?
對於美國這類政治反應,中國政府其實並不陌生。近年,澳洲、歐洲等也有中資購買牧場、農地等情況。隨着一帶一路計劃的落實,在緬甸、柬埔寨、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的農地也有顯著增加,包括在緬甸克欽邦和老撾北部的大量香蕉種植園。其中,中國在莫桑比克、以及非洲許多其他國家大舉租地、買地,進行農業開墾,甚至成為新的殖民者的論調盛行。
直至今天,中資企業在非洲、東南亞等世界各地購買或租賃農地,仍會引起條件反射般的警覺。中國政策諮詢公司Trivium的農業政策專家Even Pay對《香港01》表示:「北京的決策者很清楚,大多數國家對外國公司購買農田相當敏感。經歷過深刻教訓的中國政府,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強烈建議企業不要直接購買和經營農田。」
應說好中資買地到併購的故事
誠然,不論是出於中國政府面對潛在政治敏感性的謹慎,還是在實際買地、租地時遇到的阻礙,都限制了中國直接在海外投資農地。不過,這些情況和對「新殖民」的批評和想法是否真的無法逆轉?
中國農業和農村事務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彭彥軍認為,通過為世界其他地區的農業生產提供全流程解決方案,不僅能帶動中國產品、資金和技術走出去,擴大主糧供給,還有助促進東道國的農業生產升級。
舉例,中地海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布基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建設的小米加工廠,幫助增加了市場對小米的需求,從而帶動農民多種植。負責項目的企業副總經理趙漢青表示:「當地人只有一種吃小米的方法,就是把它碾碎煮成糊狀。我們建了一個工廠,把小米加工成餅乾、甜甜圈等食品。有了加工廠,我們就可以從當地收集小米農民,這反過來又可以促進上游種植。」
據他的介紹,經過約3年的經營,布基納法索的小米產量從每公頃0.65噸增加到0.82噸,意味着小米總產量增加了20萬噸。他表示這就是中資企業可以提供幫助當地的方式。
另一個例子是「小技術、大收穫」項目,這是一個由中國農業大學與坦桑尼亞一間農業大學合作在坦桑尼亞莫羅戈羅地區開展的農業項目,通過提供種植技術,幫助坦當地農民將玉米產量提高了兩倍。據2021年11月的數字,該項目已覆蓋當地1000多名農民和約6667公頃土地,大量未登記農民也在使用新的技術。相關的技術使得當地的玉米生產提高了3倍多。
中國一直是世界糧食安全的維護者和全球減貧的貢獻者,中國將作出更大的『中國貢獻』,幫助更多非洲國家早日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盟2063年議程。
隨着中國幫助非洲建設公路和鐵路等基礎設施,交通運輸的改善已經並將繼續幫助連接農產品供需,這將極大地激勵農民增加糧食產量。
從非洲的例子可見,中資的海外糧食相關的買地、併購不必然引起負面的觀感,相關的發展也有積極正面的一面。假如中資更多將非洲經驗推而廣之,未來或有助緩助外國對中資收購農地、農企,以至中國企業在海外建構糧食供應鏈的抗拒與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