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策・二|從中資品牌出海 看14億人的糧食安危

撰文:羅保熙
出版:更新:

一粒大白兔奶糖,可以令一個辦公室的同事們起哄,紛紛回憶起這一兒時必定吃過的滋味,大家對其新出的雪糕、凍飲等興致勃勃,大有一試的衝動。

近年,內地消費者對大白兔糖等食品和飲料的品牌均越加看重,隨着他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糧食品牌化消費市場已逐漸形成。中國飲食品牌在全球範圍做大做強,不僅消費者從中得益,在全球糧食危機的大環境下,這還關乎到整個國家14億人民的糧食安全問題。

中國「糧」策專題之二

作為中國飲食品牌領頭羊之一的伊利集團,近年積極推動數碼化,從飼養員利用大數據對每頭牛的健康情況做出評估分類,確保奶源品質,到智能工廠裏的生產、抽樣檢查、裝箱等環節均可以密封無菌自動化完成,繼而通過消費者體驗平台,搜集分析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該企業認為,質量是品牌的生命,「有強大的產品力才能鑄就強大的品牌力,數碼化智能化手段保障了企業產品質量的管控和提升。」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主任韓一軍說:「加強糧食品牌建設是推進中國糧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必由之路。」他指,相關的品牌建設有助著力補齊短板、破解瓶頸,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增加優質糧食供給,從更高層次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內地消費者近年對飲食品品牌的關注度越來越高。(Getty)

自2012年十八大以來,中國內地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據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2021年世界品牌500強榜單中,內地有44個品牌入選,居世界第四位﹔近5年中國品牌百度搜索熱度佔品牌總熱度比例從45%提升至75%,是海外品牌的三倍。

雖然內地飲食品牌現時不如華為、小米、微信等科技相關品牌在國際上的名聲,但也在全國的範圍內打響名堂,部份甚至積極海外發展。

乾旱天氣,還有耕地面積、農民人口下跌

中國政府銳意發展飲食品牌背後,與內地糧食供應的危機不無關係。2022年,乾旱的天氣使內地水位跌至數十年一遇的低點。隨着氣溫飆升和乾涸的河床增加,或為全國糧食供應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去年8月,多個政府部門警告說,由於乾旱天氣,供應中國75%糧食的秋收受到衝擊,「乾旱的迅速發展加上高溫和熱害已經對秋季作物生產造成嚴重威脅」。

去年內地乾旱的天氣,大大影響了供應全國75%糧食的秋收。(Getty)

天氣以外,中國14億人口佔全球人口的五分一,惟耕地面積僅為全球的9%。而且,內地近年高速的城市化發展和污染,也使得耕地面積、農民人口逐漸下降,影響全國的糧食供應。據中國自然資源部去年的一份簡報,到 2019 年底,中國有13%的土地適合耕種,比十年前減少了6%。禍不單行的是,繼烏克蘭戰爭導致全球糧食短缺後,去年全球市場亦出現了一系列食品供應衝擊,包括多個國家的收成不佳。

未來,任何與西方世界的衝突也可能威脅到中國進口食品,如美國大豆和澳洲牛肉。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中國頭五大海外食品供應方都是西方國家。

對中國來說,上述情況提醒人們需要分散風險。過去十多年來,中國國有和私營企業一直在全球範圍內大肆採購,在世界各地購買土地、糧倉和食品加工廠。糧食安全成為了國家領導人的首要任務之一。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番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中國人民的食物必須由中國人製造並掌握在中國人手中,每個人都需要為食品安全承擔責任。」

有內地糧食專家表示,中國應盡可能多地從本國公司進口,投資者也應努力在海外食品供應鏈的不同環節尋找立足點。「雖然中國的出生率在下降,但人口眾多,需要進口近四分一的食品,這就是為什麼海外併購已成為改善糧食安全和糧食可持續供應的重要手段。」廣東省食品安全促進會副會長朱丹鵬補充說:「未來海外併購將加速,因為中國需要確保未來的食品安全。」

內地近年的高速城市化發展,也影響到耕地的面積不斷下降。(Getty)

過去多年,中央政府除了「一帶一路」的全球基建倡議外,也有被稱為「糧食絲綢之路」的國際農業項目,中國對新的全球食物鏈的投資包括生產雜交水稻和小麥等農作物的農業技術和生物技術項目。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員張洪洲表示,中國視此為戰略投資:「戰略已經從投資農田或租賃農田,轉向在全球食品供應鏈中建立中國的影響力。」

此外,中國還通過改革農村土地權利和投資節水技術加大了清理國內農田的力度,作為推動自給自足的一部分。內地當局亦投資開發未來食品,例如植物性雞蛋和動物細胞培育的肉類,務求更多元化確保糧食供應。

上述這些發展均需要有能力立足世界的食品及飲料的企業品牌,才有望做得到,因當中涉及需要從資金、人力、各地資源、物流、供應鏈等作全方位的資源配合。

去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曾多番強調糧食安全的重要性。(Getty)

全球糧食安全中國排名升 2035年卻面臨挑戰

2022年9月,由英國Economist Impact發布的覆蓋113個國家的糧食安全指數中,中國排名第25位,較前年的34位有所提高。然而,早在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之前,全球糧食多年來的不安全狀況一直在緩慢增長。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21年約有8.28億人糧食不安全。

中國對糧食安全的擔憂、對進口的嚴重依賴,以及囤積全球糧食供應的做法,加劇了短缺並推高了價格,有機會給其他國家帶來問題。美國農業部估計,到 2023 年,擁有世界20%人口的中國,將擁有全球65%的玉米和53% 的小麥。有專家指出,這些龐大的庫存是推高全球糧食價格的因素之一。

事實上,中國要餵飽14億人不容易,中國糧食部門的成功,不僅對國內糧食安全有利,對全球糧食供應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全球糧食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范勝根表示:「中國必須在很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要求,大量進口的數量對中國不利,對全球市場也不利。」

自200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總體而言已由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且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擴大。(Getty)

進口需求有增無減

更何況,自2000年代中後期開始,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總體而言已由淨出口國轉為淨進口國,且農產品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到2020年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到947.7億美元(約7,438億港元)。過去20年間,中國的食物自給率已從近100%下降到目前約76%,其中食用油的自給率更由81%下降到25%,大豆的自給率亦從60%下降到17%。

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去年初發表的研究報告,中國未來主要的缺口是蛋白質類食物,且這類食物的對外依存度仍不斷擴大。到2035年,中國的食物自給率估計或進一步降到約65%。屆時,畜牧業相關的糧食如玉米、大豆的缺口持續擴大。中國除了雞肉以外所有畜產肉類,都有國內供給短缺的問題,預期未來的進口需求只會有增無減。

上述種種情況多少反映,中國食品產業包含農業、種植業、畜牧業、水產等糧食供給安全的問題將受到重大的考驗,不僅考驗執政當局是否能有效處理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經濟政策、以及國家治理,同時還鞭策中資飲食品牌需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在全球範圍更好的發展,以確保國家的糧食供應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