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緬北電騙:中國「大勸返」能粉碎電騙天堂?

撰文:藺思含
出版:更新:

2018年一天夜裏,老陳(化名)承包的一家賓館外突然圍滿了便衣警察,沒等賓館的人反應過來,警察就從抓了二、三十個人出來。一輪搜捕過後,當時運營賓館的老陳妹妹看見這些房間裏的床上、地下擺滿了手機和電腦。老陳這才知道,自己的賓館已經成了一個電信詐騙集團的窩點。

(編按:近來屢傳台灣人赴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打工被囚,這些詐騙案引發世界關注,詐騙集團的大本營是在柬埔寨西港,而號稱「東南亞最終站」的緬甸KK園區,是整個東南亞轉賣的終點。KK園區位於緬甸東南部克倫邦(Kayin State)城市妙瓦底(Mia-wadi,又譯作苗瓦迪),緊鄰泰國邊界。)

「整個賓館25個房間,6個房間都是他們的,每間有4、5個人。當時大家都不知道這些人是做什麼的,只知道他們消費的特別好。」四川籍商人老陳在緬北佤邦做了20來年生意,做的有些成績,包下了個賓館交給妹妹運營,當時大多數當地人還不知道電騙是什麼,只知道這夥人來了以後,以往賓館幾乎沒客人點的牛肉等貴價菜,終於有了常客,闊綽的作風引得大家紛紛揣測。賣菜給賓館的阿姨看他們長得白白淨淨,就叫他們「白面書生」。

在這裏,膚色是最主要的隔閡,語言倒在其次。

老陳接受《香港01》採訪時,回憶起他與電騙團夥的這「初次見面」,以後短短幾年間,從中國各地來的「白面書生」越來越多,電騙在緬甸北部迅速發展,甚至極大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使得佤邦及果敢、小勐拉、克欽邦這四個緬北特區和自治邦成為電騙天堂,很快繁榮起來。

由於在緬北從事電騙的中國人大多為偷渡出境,數目難有確切統計。《證券時報》報道指有逾10萬人在緬北從事電騙,但數據來源未明。今年初起,中國政府為打擊電騙,全國各省展開大規模的「勸返活動」,敦促在木姐、勐拉等城市的偷渡人員、電騙「從業員」在限期內回國自首。

許多內地媒體援引一份緬北人員間流傳的統計表顯示,由今年初開始的居緬北電騙人員勸返行動涉及來自全國30個省共14萬餘人。但據老陳說,這份名單無法反映在緬北從事電騙的實際人數,稱當中包含大量正經商人、打工人。

全國大勸返

近年來,中國境內對電騙活動打擊力度逐漸加大,大量原本集中在福建、江西等省份的電騙窩點向東南亞轉移,當中以緬甸最為猖獗。但由於地處境外,中國司法機關難以觸及,各省政府今年初以承諾寬大處理──註銷戶籍或取消國內家屬福利待遇等方法要求相關人士返國;對於聯繫不上的、不願或不能回國的人,一些地方政府或公安局便索性實名發佈懲戒通告,還附上照片「通緝」相關人士。與此同時,緬甸疫情又使「勸返行動」變得無比艱巨。

但老陳對此充滿了疑問。他所看到的各地政府發出的通告中,在當地做正經生意的中國人都在被「通緝」之列。拉礦的、跑運輸的、做生意的,不少他認識的人都「榜上有名」,包括一名在他店裏工作的打工仔。「14歲就來了緬甸,沒什麼文化,人老實,現在在當地娶了老婆,算是緬甸人。別人我不敢說,這個人我是知道的..... 這人手機都不會玩,把他當成詐騙頭目了。」這事讓老陳哭笑不得。

這個原籍四川的小伙後來接到家鄉公安局的電話後馬上就急了。「他沒文化,說話不好聽,向電話裏嚷:『我沒犯法!家在這裏,老婆也在這裏,回去我什麼都沒了!』」

老陳自己也受了不少折磨:每天都接到內地政府打來的4、5通電話、銀行賬戶被凍結,為了向政府證明自己在緬北做的是正當生意,老陳讓老家的親友找了幾趟公安,送經銷合同、營業執照、出入境通行證、報關資料,甚至連倉庫和門市視頻,最後才得以留在緬北。

內地媒體《財新》報道,緬北許多中國人中不乏在國內經商或創業失敗、偷渡到緬北尋求出路的人,由於沒有合法居留證明,「不返鄉申請」往往不獲批。同樣在佤邦的福建餐廳老闆陳中夏一年多前偷渡來緬,此次勸返行動開始後,陳中夏向內地當局提交過營業執照、稅務發票、水電票據等資料,但沒獲批准留下。老陳則表示,包括經合法途徑來緬的生意人在內,大部份人都回去了:「做正當生意的人都被叫回去。真正做電騙的人,動都不動,全都去山區、到離城市遠一點的地方去了。」

緬北電騙產業興起、發展

受訪時,老陳正在賓館接受檢疫隔離,從他房間窗外望去,就能看到一片片電騙集團窩點。這些場所往往實行封閉化管理,門口有人持槍站崗,外人進不去,但當地人大多知道窩點在哪。

過去四年,老陳眼睜睜看着電騙產業以驚人速度在佤邦壯大。其猖獗離不開這一地區特殊的地理、政治環境。

在緬甸與雲南之間漫長的一千多公裏邊境線上,佤邦位於其中下部,與雲南普洱市下轄的自治縣孟連以一河相隔。老陳說,以前偷渡的人給個50塊錢就能過河,後來換成了小皮划艇,「躺在上面竹竿一撐就過去了」。疫情爆發以前,兩邊的人可以「隨便過」。

2016年底起,中國內地由最高司法機關牽頭,加大打擊對電信網絡詐騙活動,電騙團伙開始向境外遷移,當中又以距離近、運作成本更低的中緬邊境為甚。雲南民族大學社會學院講師周鑫在其論文《緬北民族地區跨境詐騙問題及其治理》中表示,梳理2017至2019年間該地區跨境詐騙案例後,發現少數民族武裝控制下的緬北民族地區,成為中國跨境電信詐騙的集中地與重災區。

事實上,佤邦、果敢、克欽邦和勐拉這幾個民族地方武裝控制地區,由於地處山間、丘陵,與緬甸中央地帶相對隔絕,但因與雲貴高原相接,自古便有大量漢人在此地與緬人混居,通行順暢之餘,語言上幾乎也沒有阻隔。如今佤邦55.8萬人口雖仍以佤族為大多數,但老陳告訴我們,當地人不論民族,八九成都會說漢語、用簡體中文,連學校教材用的都是中國的。這些條件使緬北一帶成為電騙集團理想的棲身地。

2018年那次警察圍剿事件發生前,老陳還不知道電信詐騙是什麼,但轉眼間,電騙團伙的人已經從最初的福建人發展到湖南人、江西人,再到後來就全國各地的人都有了。

大量資金和人員的湧入,帶動了緬北地區餐飲、賓館酒店等服務產業的發展。一座座十五層高的建築拔地而起,「以前房子沒人租,現在是租不到房」。老陳店裏請一名緬甸工人的薪水,也從四年前的700、800塊漲到了如今的5000以上。他形容道:「變化的太快了,佤邦這幾個縣,勐波、勐能縣,4年時間全都發展起來了。」

「潛規則」

周鑫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表示,本世紀初,佤邦全面禁種鴉片,發展以橡膠為主的替代農業,惟因橡膠價格持續低迷,經濟轉型之路並不順利。2018年佤邦人均年收入僅1000元人民幣。由於當地經濟轉型不順,緬北各個特區欲與緬甸政府周旋,就得有一些短期內可以暴富的產業支撐,比如博彩業、色情業,電信詐騙也是其一。他認為,從電信詐騙近幾年在緬北的迅速發展看,不排除當地政府與電騙集團之間已經形成某種「潛規則」。

去年5月,老陳店裏的電話號碼也成為電騙目標,響過不停。他上門找電騙公司,卻被持槍保安攔住,老陳犯了愁又去警察局投訴,一進門看見裏面有四五個警察,兩邊各有一個躺着睡,看見老陳進來,又把他趕出去。老陳站在門外把事情說完,幾個警察互看一下就說:「這一次我們不想管,你自己處理。」說完就把老陳轟走了。

按佤邦當地規定,色情業和博彩業都不屬於犯罪,電信詐騙業也曾是如此。但在官方話語中,不存在電信詐騙這一說,老陳曾經接觸過的「當官的」,都把這些公司稱作「現金網」公司。

佤邦司法委去年4月20日曾發佈一則「闢謠」公告,稱中方關於「加大對偷渡及境外賭博追查力度」的說法為謠言,佤邦與雲南省普洱市警方建立了警務合作機制,普洱市警方如開展打擊偷渡、打擊境外賭博活動等,會以官方形式及時通報佤邦。

「中國人教會緬甸人」

《財新》引述一名接近佤邦政府部門的匿名人士指,佤邦當局領導人在2021年6月已決定取締電騙行業,並禁止領導幹部參與這類業務,若有私下合作的一旦查實將撤職查辦。

但今年6月左右,佤邦政府曾發佈一份關於「現金網」調整的通知。通知中聲明,「辦理了相關證照並已完稅的現金網公司允許經營到合同到期」,唯「到期後不再續簽」,且不准再「限制公司內工作人員的人身自由」、「設置保安」。該文件被上傳至社交媒體後很快被刪除,但在佤邦政府宣傳機構工作的小田向《香港01》確認,曾在通知發出後學習該文件。

+3

老陳稱,事實上這些電騙公司仍然在運營,只是站崗的不持槍了,有的則是搬到更遠的山區。在勸返行動結束後,許多在電騙集團打工的中國人離場,但不少掌握騙術、通信錄盜取術等「核心技術人員」及公司首腦還留在當地,把當地人給「教會了」。

「以前200人的公司,150中國人,50緬甸人,現在是反過來了」。老陳說,跟他員工相識、平時會來店裏的緬甸人裏,大概有一百多個在電騙公司上班,當中大部分都是今年被招進電騙公司的。就連他店內的六個工人,今年也全都離職了。電騙公司每月一、兩萬的工資,讓其他開兩千多工資的正經生意沒法跟電騙公司競爭人手,不少做餐飲、足療店、KTV、礦場等都招不到人。老陳一個多月前貼出去的招聘廣告,現在仍無人問津。

對於這次大規模勸返行動的成效,他感到十分納悶:「你把人叫回去了,公司沒倒,還在運行。詐騙受害人還是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