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肺炎】薪資、前途、名譽全無? 內地全科醫生的困窘

撰文:鄭逸雯
出版:更新:

「醫生」這個詞,似乎總能夠在內地民眾心中勾起幾分複雜情感:在醫院走廊等候數小時,才能見到門後面那位永遠忙碌、與病人交談不過五分鐘的「大夫」。人們很少聯想到, 醫院之外還有數十萬更為默默無聞的醫生,在 社區及村鎮的基層醫療機構揮灑汗水,他們正是「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這概念可對應西方社會的普通科醫生、家庭醫生,他們大多與病人建立長期、密切的醫患關係,熟悉家族病史,負責定期安排體檢與接種疫苗等,同時將有需要的患者引介至專科醫生,因此他們往往是人們生病時第一個聯絡的專業人士。在以發達國家為主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這類負責基礎醫療的醫生佔醫生總數比例平均為23%。

圖為英國倫敦一位普通科醫生的診所。(Getty Images)

中國政府在過去十年來推動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其中一項重要任務正是培養全科醫生團隊,讓他們成為社區醫療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的生力軍,希望提高該類機構的專業能力,吸引更多民眾使用社區醫療服務。再者,如今內地大型公立醫院「大小病包辦」,人人也爭搶這些上層醫療資源,若能建立「全科首診」制度,相信能為專科分流病患,也避免浪費專科資源。

當局對全科醫生寄予厚望,惟這班人在從醫路上阻力重重,相比起專科,全科並不受醫學生青睞。2018年,內地約有30.9萬全科醫生,僅佔醫生總數的4.8%。《經濟學人》2017年報道指,內地醫院醫生平均年薪為8萬元人民幣,全科醫生只得5萬元,反映兩者的薪酬及地位差距。

圖為中國陝西省西安市,一位全科醫生為行動不便的患者上門治療。(新華社)

淪為「二等大夫」 全科形如雞肋

在上海工作的黃大志醫生,每周需前往養老院為大約40名長者看診,並家訪數位有需要的患者,還不時會接到病人電話,諮詢高血壓藥物及感冒症狀等。這樣的生活他已經度過約十年,月薪仍是9,000元人民幣。「全科醫生社會地位不夠高……就覺得跟專科醫生比起來還是有差距。」他前年接受美國《紐約時報》訪問時稱。

黃醫生早年曾在醫院做內科醫生,遇到眾多只需簡單善後護理(aftercare)的患者,令他懷疑做專科醫生的價值,因此在一年後參加全科培訓。他的姑姑從前正是一位下鄉的「赤腳醫生」。

內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曾大舉推動「赤腳醫生」進農村的計劃,卻不期然地給民眾留下了「基層醫療機構水平不高」的負面印象,如今一眾全科醫生在工作、社交生活中仍會感受到這種偏見。再加上全科醫生的概念在內地相對新穎,普通民眾對其了解有限,自然難以意識到其重要性。27歲的北京居民余先生便這樣形容此類醫生:「就是什麼都懂一點,國家好像在推廣吧。」

與專科醫生相比,內地全科醫生薪資較低、職業前途不甚明朗,甚至往往得不到公眾尊重。(Getty Images)

除卻社會偏見、較低薪資,基層醫療機構的工作也相對單調重複,在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全科醫生往往還需應付填表等與專業無關的零碎任務。職業發展方面,此類機構往往缺乏清晰的獎勵及考核機制,在住房、養老金等職工福利也不如大醫院完善,難免讓全科醫生擔憂個人前途。

考慮到種種不利因素,大多數醫學生不願選擇這專業,而是普遍希望成為專科醫生、在大型公立醫院工作,內地網絡更流傳這樣一句話:「三甲(醫院)為榮,全科為恥」。目前仍有部份醫學院未開設全科課程,若想成為這類醫生,通常要從醫學類專業本科或專科畢業後,再進行兩至三年全科培訓。

在內地鄉村地區,全科醫生更為短缺,因村鎮衛生室、衛生所更難吸引青年醫生去到基層。圖為廣西省欽州市一位醫生教當地村民如何戴口罩。(新華社)

全科或普通科醫療,看似都是治小病,然而,對於慢性病護理、病症分流、防預重病等方面作用相當明顯。一個健全的基礎醫療環境下,對於國民健康、壽命都有正面影響。

正如香港政府近年推動家庭醫生計劃,每個家庭都有一名常用醫生,對於個人病歷、家族病史、藥物敏感等都有更全面的掌握,在診斷、跟進治療及用藥上亦能更有效和精準,整體提升社會的醫療質素。

專業醫生難為 基礎醫療勢在必行

內地民眾不願去社區醫院、有小病寧願自己吃藥,最簡單原因正是認為基層醫療機構沒有好醫生,而這一觀點又反過來令優秀醫生遠離全科、遠離基礎醫療。惡性循環下,建設全科醫生團隊並不樂觀,未來恐怕還要等待政府通過激勵政策等方式來拆局。

內地醫生承受巨大身心壓力,除卻龐大工作量,還要擔憂「醫鬧」等針對醫護人員的惡性事件。(AFP)

醫學難讀、醫生難做,也許在世界各國皆是如此,而在優質醫療資源供不應求的內地,情況只會更加嚴峻。民眾對於「看病難」的現實,以及醫生「收紅包」情況的怨氣,一定程度上令醫患關係更為緊張,甚至滋生由醫療糾紛導致的暴力,「醫鬧」、「殺醫」事件頻頻進入公眾視野。

內地醫學知識論壇「丁香園」201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八成五受訪醫生表示自己所在醫院發生過患者暴力事件。北京醫院近月至少發生兩宗斬殺醫生事件,一名女醫生在院內當值期間,被一名病患的兒子以接近斬首的形式殘殺。兇徒指責醫生犯下「醫療缺失」,與院方糾紛連日未有平息,因而行兇。

這些悲劇反映城市大型醫院龐大壓力下,醫患關係產生裂痕,要修補也許無法一蹴而就,但相信培養一批深入社區、與民眾關係更緊密的全科醫生,有益於改善中國社會的醫療健康狀況,也改善部分內地醫生予人「冷漠」的負面形象。

上文節錄自第202期《香港01》周報(2020年2月24日)《薪資、前途、名譽全無? 全科醫生窘況待解》。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