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大地震】福島核災後8年 核電廠內儼如廢墟 影像首度曝光
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秋季重啟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調查,27日首度公開曾發生氫氣爆炸的3號反應爐內部影像。311大地震造成核災事故近9年後,該處仍有高度核污染殘留;其中,2樓的輻射量測到高達每小時150毫西弗,進入的調查人員最多不能待超過15分鐘。
日媒報道,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發生時,3號反應爐爐心熔毁,引發的氫氣爆炸將屋頂炸飛。最上方5樓的瓦礫清除工作已結束,現正進行用過核燃料池內的燃料取出。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為調查爆炸狀況,12日派遣6人調查小組深入之前尚未觸及更下方的區域,確認內部環境和殘留輻射量。
從福島核電廠內部的曝光影像可見,當時的爆炸威力十分強大(按圖放大瀏覽)↓↓↓
從曝光影像可看到,從1樓進入廠房的調查小組最多只能到達3樓,隨後就因樓梯受爆炸影響損壞,無法繼續朝破壞更嚴重的4樓前進。但從混凝土崩落、鋼筋裸露、支撐天花板的水平橫梁嚴重彎曲、導管和通風管被壓扁落下、滿地都是瓦礫和金屬片等情況來看,可確認當時的爆炸威力十分強大。
調查人員在某處進行偵測到輻射量為有點高的每小時35毫西弗,隨後被告知需要趕快離開。此外,2樓深處部分區域的輻射量則高達每小時150毫西弗(每小時15萬微西弗)。受到輻射污染殘留影響,6人小組的調查最終被限定在15分鐘內結束行動。
這段畫面曝光,有網友驚嘆調查人員是「真勇者」。因為根據維基百科,依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ICRP)的標準,來自非背景輻射的游離輻射,一般人為造成之輻射年劑量規定是不超過1毫西弗(1 mSv/yr),換算就是每小時0.1微西弗(0.1μSv/h),也就是說在2樓時,這些人員承受的輻射劑量是標準的150萬倍。
這是原子力規制委員會5年來第一次重開福核災事故分析檢討會,預定2020年中編寫報告書。
延伸閱讀: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