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病有所醫 產業有道 香港可借鑑全民健保經驗?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商討多年,香港終於在今年4月正式推出非全民參與的自願醫保計劃,合共25間保險公司參與其中。政府希望吸引市民購買醫療保險,推動更多市民使用私營醫院醫護服務,從而紓緩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長久以來,香港不斷借鑑外國例子,以期找出最佳方案。早於1997年,已有研究報告指出,當時公營醫療系統已出現「爆煲」情況,建議通過醫療融資解決系統超負荷的問題,並指出強制性全民醫療保險的方向。然而,醫保涉及龐大的社會福利開支,更遑論實施全民醫療保險牽連到的多方財政營運和預算,各界討論方案的進度裹足不前。如今才正式推出計劃。放眼對岸的台灣,早於1995年已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同是華人社會,了解台灣現行的強制性醫保發展狀況,相信有助我們探討全民醫保之於香港的價值。(此乃《台灣健保》系列專題之一)

香港醫療保險的討論已歷逾二十年。(資料圖片/鄭子峰攝)

基本上,台灣醫療系統建基在全民健康保險(簡稱「全民健保」)的運作之上,保險費由投保人、僱主和政府三方承擔。由於全民健保屬政府主導下的強制性醫療保險體系,原則上每個擁公民身份的台灣人都必須參加,每年依據投保人的就業身份和薪金,交付相應保費。

物有所值 民眾滿意度八成半

納入全民健保體系後,市民會有一張全民健保卡,有需要時可攜卡到有全民健康保險標誌的指定醫院、診所、藥局、檢驗機構等醫療服務提供方,若所需服務屬健保給付範圍,即可享有補助。另外,持證者若在海外接受緊急救護服務,回台後也可憑單索回保險費。

台灣的全民健保卡。(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由於全台灣超過93%的醫院診所都屬於全民健保涵蓋的醫療提供方,因此,民眾幾乎可自由選擇就近的特約醫療服務提供方就醫,包括公私營醫院、診所、中醫院、健康院等都可以使用健保卡。全民健保除了涵蓋一般門診服務外,還包括住院、中醫、牙科、分娩康復治療等項目,幾乎包含了所有必要的初中期診療服務。且在全民健保制度下,醫療服務和用品給付不會因病患所交保險費的差異而有所不同,盡可能達致社會醫療福利的平均分配。

台灣人對全民健保大多抱持正面的態度,不少人在得悉香港公立醫院輪候漫長的情況後均感到震驚。根據2017年台灣衞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簡稱「健保署」)委託陽明大學進行的健保民意調查,台灣人對全民健保的滿意度高達85.8%。事實上,全民健保覆蓋的病症範圍大,所有病患,尤其是輕症、慢性疾病、非緊急醫療需求者,只要手持一張全民健保卡,可大大減少到醫院看病的費用。此外,健保補助的藥物名冊及覆蓋的醫療服務範圍大,譬如止痛藥、止血針、營養點滴價格低廉,甚至免費。所以,不少台灣人都認為當地醫院的門診服務「抵食夾大件」,醫生更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對症下藥,不多也不少。

在台灣健保制度覆蓋下,醫療服務的價格相當低廉,甚至連海外人士在當地診療,也會享用到健保的附帶福利。(VCG)

廉價醫療 外來遊客也可享用

全民健保福利幾乎為每一位台灣公民提供了基本健康保障。至於未有納入全民健保系統的少數當地居民,以及居台的海外人士,又能以何等價格享用台灣的醫療服務呢?

根據台灣大學醫院前副院長王明鉅所言,任何一個沒有全民健保的病人,不論是否台灣人,若到醫院或診所使用的醫療服務是全民健保已涵蓋的項目,譬如抽血、吊鹽水、急診、大腸鏡檢查等,醫院最多只能收取健保支付給醫院的兩倍金額。舉例說,擁健保卡的台灣公民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健保給付882*點數。若沒有健保身份的外國人接受同樣檢查,即使沒有補助,醫院也只能向他收取1,764元新台幣(約440港元)。在此情況下,即便是兩倍費用,也比海外市場相同醫療項目的收費便宜,而許多醫院通常只會多收三成至五成金額,免遭衞生局作出太多審核,省卻麻煩。

點數:健保署用作計算向醫院診所支付醫療費用的使用單位。健保署每年會核計醫院診所申請的點數,然後換算成實際的補助金額,通常是點數的八成至九成(早年是1點等於1台幣)。

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看似是一項無可挑剔的社會福利政策。單以政策實施內容來說,香港有什麼值得參考的地方?香港應朝全民醫療保險制度的方向走下去嗎?

減輕負荷 長期照顧也可納保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接受《香港01》訪問時提到,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民醫保是香港政府研究醫療福利保護網的方案之一。不過,由於1995年通過了訂立強積金制度,政府沒太大可能繼續推動全民醫保。「現時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香港已經錯過推行全民醫保的最佳時機。」

台灣的全民健保支付水平按照受保者收入而釐定(見下表),同樣的醫療服務,受保者享受到的補貼是相同的,社會福利的成分很重。反觀香港,政府一直以來的理財原則受自由市場體系局限,保險業也不例外。

(香港01製圖)

「全民醫保在九十年代的醫療改革大辯論中,一直不是政府傾向的討論方向,於是,他們轉而重點研究自願醫保的可行性。一直到了今天才正式落地推行。」鍾劍華指,雖然現時政府推動的自願醫保,目的是希望推動更多有經濟能力的中產人士進入私營醫療體系,紓緩公營醫院的壓力,不過,現在的私家醫院的床位和其他醫療配套並非想像中那麼充足,分擔醫療壓力的作用未必如預期中理想。自願醫保的效用,其實只是杯水車薪。

鍾劍華認為,政府未來應該認真思考像台灣現時同步進行的*「長期照顧保險制度」(簡稱「長照保」)。長照保在台灣屬於全民納保。現時香港整體醫院的床位不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有一部份病人需要長期住院,這類長期病患和非緊急性的初期護理服務,其實可以從公立醫院分流到各個地區性的復康中心,讓這些復康中心協助處理初階段的年老復康及老人照顧服務,從而減輕公立醫院床位不足的壓力。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全民醫保一直不是香港政府傾向的醫療改革方向。(歐嘉樂攝)

長照保:預期服務對象是失去自理能力的人口。最主要目的是減輕該類人士及其家庭的財務負擔及照顧負荷。長照保屬於全民納保,保險費由民眾、僱主及政府三方分擔,約為健保費的四分之一。當受保人日後有長照需要時,可由本人或委託代理人提出申請,經評估核實後,將得到所需長照服務。與健保不同,長照保以實物給付為主(如護理、安全看視、日常照顧及家事服務),現金給付為輔。

由於香港政府的施政延續性不高,加上觀乎現時的政治和社會氣氛,要處理重大的醫療保險改革問題,的確舉步維艱。除了繼續完善現已出台的自願醫保計劃,增加其對公院壓力的分流作用之外,參考台灣的長照保制度,或許是當局未來可研究方向之一。

上文節錄自第166期《香港01》周報(2019年6月10日)《借鏡台灣全民健保 病有所醫 產業有道》。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