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權騷擾是什麼? 日本「#KuToo」背後無理職場文化

撰文:梁凱怡
出版:更新:

日本職場長期與「超時工作」、「過勞死」等問題劃上等號。職場問題卻不限於此,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我要準時下班》等也談論到當中種種問題。除了性騷擾、暴力行為、孕婦騷擾之外,職權騷擾可謂是另一受到廣泛關注的問題。日本女星石川優實發起「#KuToo」運動,收集近2萬女性的簽名,向政府提交聯署,反對女性上班時要穿高跟鞋的不明文規定。上司強迫員工穿高跟鞋上班,其實亦或構成職權騷擾。
到底日本職權騷擾的問題有多普遍?日本參議院上周三(5月29日)通過的《女性活躍與管制騷擾法》,對管制職權騷擾又有多大作用?

日本職權騷擾:日劇《我要準時下班》正正描述平成時代至令和時代,新世代對抗無理職場文化的「革命」。女主角東山結衣堅持自己的「理想」,每日準時下班,趕到附近的中餐館,以「歡樂時光」優惠嘆半價啤酒,再來一客小籠包。這種生活,是不少「打工仔」悲微的願望。(Twitter:watashi_teiji)

職權騷擾是什麼?

根據日本參議院最新通過的法案內容,職權騷擾的三個認定條件為:(1)以優越的關係為背景,(2)作出超過業務上需要及適當範圍的言行,(3)損害工作環境。

厚生勞動省2017年進行調查,訪問1萬名企業和機構員工,發現每3人就有1人與職權騷擾有關,比起2002年增長達近10倍。有32.5%受訪者表示是職權騷擾的受害者,另外有36%僱主曾收到員工有關職權騷擾的投訴。在2017財政年度,厚勞省亦接獲7.2萬宗員工相關投訴個案。

暴力、欺凌、工作量過多都會構成職權騷擾,損害員工尊嚴。職權騷擾不但破壞工作環境,對生產力和人力資源發展亦有負面影響,很多受害者會請長假、辭職、衍生情緒問題甚至有自殺傾向

日本職權騷擾:石川優實發起「#KuToo」運動,該字由「#MeToo」、日文的鞋子(kutsu)及痛苦(Kutsuu)所綜合而成,很快便獲得大批網友的支持。(路透社)

送禮也是騷擾?

職權騷擾很多時候也是源於職場上不明文規定,正如女性要穿高跟鞋上班一樣。日本亦不乏同類的例子。每年情人節,很多女員工都紛紛買朱古力來應節,但對象卻不限於心儀男士或另一半。她們甚至要向公司男同事送贈「義理朱古力」,表示感謝對方往日對自己的照顧。

1950年代由商家興起的習俗,卻對現代女性構成無形壓力。今日日本網引述一名受訪員工指,以往一直擔心送禮的事,例如每顆朱古力的價錢多少才合適,又或者應該如何劃下界線決定送贈給誰人。很多人認為「義理朱古力」亦是職權騷擾的一種,部份公司也開始禁止同事之間的送贈,連著名朱古力製造商Godiva亦曾在報章刊出全版廣告,鼓勵女員工不要因為壓力而送贈「義理朱古力」。

日本女子摔跤運動員、四屆奧運金牌得主伊調馨也是職權騷擾的受害者。據指,伊調馨在參與集訓期間,總教練榮和人向伊調說:「你竟敢在我面前摔跤?」言論對伊調造成困擾,之後又無理被剔出2010年廣州亞運國家隊名單。

前厚生省官員豐田真由子亦曾被《週刊新潮》揭發,對辦公室前男秘書施加言語及肢體暴力,不但毆打秘書,還威脅用鐵管打秘書的頭,又詛咒秘書的女兒遭強姦和殺害。

日本職權騷擾:每年情人節,不少女員工按慣例向男同事送贈「義理朱古力」,表示感謝對方往日對自己的照顧。習俗卻對她們構成無形壓力。(視覺中國)

新法不帶懲罰 單靠僱主「義務」成效低

厚生勞動省勞動局接到愈來愈多有關職權騷擾的諮詢,問題趨於嚴重,因此決定通過法律進行管制。根據新法規定,僱主有義務採取完善諮詢機制等防範措施,但並不包含帶有懲罰規則的規定,外界仍質疑法例能否有效確保解決問題。

有勞工組織已呼籲要徹底禁止職權騷擾,要求制定條例,用以重罰違規者,或作為索償基礎。回看2007年,日本對性騷擾作同類不包含帶有懲罰規則的立法,但政府調查發現,只有七成受訪公司有採取措施阻止性騷擾,成效參差。單靠僱主「義務」,杜絕職權騷擾等職場問題仍是遙遠的願望。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