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醫生】「全民健保」安全網之下 台灣醫生的難言之苦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醫務委員會昨天(8日)就着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期方案的投票結果出爐,最終被認為最寬鬆的「鄧惠瓊方案」跑出。前線醫生組織對結果表示不滿,認為方案忽視病人安全,將使部分前線醫生缺乏應有的本地臨床工作經驗,造成漏洞。
本港醫務體系的改革其修遠兮,而放眼對岸的台灣,不論在全民醫療保險或是醫護人手上,都見優於香港,箇中有何學習之處?

放寬海外醫生實習期新方案日前獲得通過。 (資料圖片)

「鄧惠瓊方案」重點:以有限度註冊受聘於醫管局、衞生署及兩間大學醫學院的海外專科醫生,整體工作至少3年,通過執業資格試後便可獲豁免實習,取得正式執照。

一直以來,本地醫生人手短缺的情況是香港醫療系統的癥結所在。頻頻發生的醫療事故、前線醫護人員壓力爆煲,本地醫療危機近在眉睫,放寬海外醫生實習期,冀吸引更多優秀醫生來港,最主要目的就是解決人手荒問題。

爭議不斷,各方論點各有千秋。讀者此時也許可以嘗試了解一下海外個案的醫生人手供應及工作環境現況,或能在另一視角,思考香港未來的醫療制度應往何方前進。

先看看鄰近的台灣。

台灣的醫療系統,基本上是依賴全民健康保險(全民健保)的運作。

台灣的醫療及健保系統聞名全球,是香港醫學各界一直以來的模仿對象。但凡事皆有利弊,台灣行之以久的全民健保制度,引來不少本地的質疑聲音。(楊雅琳攝)

台灣全民健保是什麼一回事?

1995年,台灣政府正式推行由政府主導的強制性醫療保險體系。原則上每個擁有公民身份的台灣人都必須參加。市民會有一張全民健保卡,當有需要時攜帶此卡,就可以自由選擇有全民健康保險徽章的指定醫院、診所、藥局、醫事檢驗機構,享用醫療照顧服務。另外,持證市民若在海外接受緊急救護服務後,回台後也可獲取保險金。而全民健保覆蓋的醫療院,則佔全國超過93%。

由於全民健保覆蓋的病症範圍大,因此持健保卡者到醫院看病的成本大大減少。換句話說,台灣公民有着全民健保的保險網,享用醫療服務時所需負擔的成本,相對較少。

全民健保涵蓋範圍廣泛,而且絕大部分的醫療服務提供場所均包含在內。(楊雅琳攝)

全民健保提供的醫療服務除了公立醫院之外,私立醫院、診所、中醫院、健康院等都可以使用,除了一般門診服務外,還包括住院、中醫、牙科、分娩、康復治療等項目。所有必要的初中期診療服務幾乎都包含在內。

無怪乎,全民健保在這麼多年來,都是政府獲支持度最高的「德政」。

(台灣)你有人力,不等於有質素。沒有人力,就肯定沒有質素。這是醫療的基本原則,後者是香港的情況。
台灣醫改會董事張苙雲

惠及全民的德政 卻打造了「血汗醫院」?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張苙雲教授接受《香港01》訪問,她指出,自1995年開始,全民健保制度去除了病人看病的財務障礙,直言這是「值得大書特書的重大社會政策」。不過衍生出的弊病,有的是由前線人員所承擔。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張苙雲指出,全民健保制度下,犧牲了很多台灣基層醫護人員的工作質素。(毛詠琪攝)

先要理解台灣醫療制度下,當地醫生的薪水是如何計算的。

台灣醫生的薪水基本可當作是「業績」計算。公立醫院醫生收入由固定薪資和業績所組成。前者佔大部份, 後者是佔小部份。而私家醫院醫生的薪水,很多時候更是沒有固定薪資,甚至是百份百依賴業績。業績的意思,就是他一個月做了多少個案,看了多少病人。

在全民健保的支付制度下,中央健保局按醫院診所申報的量和費用付錢,醫生的收入也就和業績掛勾,這是按件計酬制。換言之,醫生做得越多,薪水就越高。但這種「業績競爭」為醫護人員帶來的工作壓力,卻是無比沉重。

「比如說,一位初診病人來到,其實醫生至少需要20分鐘的診治時間去了解病人的狀況。但要知道,醫生看20分鐘跟看3分鐘的薪酬是一樣,而醫生的薪酬是以『量』計算的話,他就會有壓力。」

這壓力雖然部分來自全民健保制度。但更大程度來自醫院,醫院經營利潤的追求,很自然將壓力轉至作為受僱者的醫護人員。醫生很多時候需要在很短時間內,看很多位病人,可能中間連午膳時間都不會有。張苙雲更形容,台灣大部分都是「血汗醫院」,而醫生是「高級計件工」。

健保基金財源:台灣的健保基金的一般保險費由保險對象、僱主和政府共同負擔。另外還有來自煙草稅、公益彩劵分配收入等補充性財源。

鄭安理為正試運營業的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出任院長一職。該癌症中心為郭台銘的基金會出資興建,定位為台灣最頂尖的高科技智慧醫院。(楊雅琳攝)

《香港01》日前也專訪了台大醫院癌醫中心院長鄭安理。他同意全民健保制度對於前線醫護來說,的確「綁手綁腳」,最主要的問題是它創造了很多「無謂的醫療」。

「大家都知道現在很多醫療是不需要……但不做不行啊,不做的話錢都會被別人拿去。」

將醫生的薪酬與「量」綁在一起,這個做法的原意是希望「鼓勵醫生多做一點」,多勞多得。而且當初是想配合全民健保制度下醫療需求上升的情況。張苙雲認為,這政策本身不是一項「魔鬼」,並非想犧牲醫生的工作量,來保證市民「病有所醫」。這是涉及「平衡」的課題──如何取得醫生固定底薪和業績薪酬的平衡,使得醫生不用「跑數」看症?這麼多年來,台灣醫療制度看似完善,但不時發生的醫患糾紛、中小型醫院虧蝕倒閉的情況,正好印證了全民健保制度下的亂象。

台灣醫療制度固然有它的不足之處,但顯然比起香港,已經走前了好幾步。

正如張苙雲所強調,台灣的醫療人手不是不足夠,而是在健保制度下,台灣醫生未能妥善發揮所長,得到足夠時間和資源照顧好每一位病人──這是「有人力,不等於質素」的情況。

台灣早在二十世紀末已實行全民健康保險計劃。它固然有與時代脫節的弊病,但其保障國民擁有享受基本醫療服務的權利,在國際上還是為人稱道的。(楊雅琳攝)

而香港就是連基本要求都未能達到──「沒有人力,就肯定沒有質素」。顯然這並非醫護人員的能力問題,而是整個失衡醫療體系「魔爪」牢牢握緊前線醫護咽喉的制度缺陷所致。

即便放寬了海外醫生實習期限制,政府和醫管局也不能以為,這便可在短期內解決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如何從多源頭補充醫護人手是需要持續跟進,且必須與時並進的醫療改革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