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比利時非洲博物館再改造 如何敘述殘暴的殖民史?

撰文:伍振中
出版:更新:

12月8日,比利時的非洲博物館經過5年翻新後重開。館方展出了不少殖民時期得來的非洲文物。不過,重新包裝的非洲博物館,加強了非洲視角的元素,希望褪除殖民色彩,務求更能以客觀的方式,讓文物敘史。

非洲博物館位於比利時特爾菲倫(Tervuren),官方全名是中非皇家博物館(Royal Museum for Central Africa),早在1897年便因作臨時展覽而設立,主要展出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ard II)在其私人封邑剛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即是後來的比屬剛果)搜奪回來的文物。據估計,當時約有三分之一比利時人曾參觀過這個非洲博物館。

比利時1897年「人類動物園」。(RMCA Tervuren)

當年,博物館有一個「人類動物園」(Human Zoo),複製當時剛果部落的村莊生活,有村民慣住的草屋、動物標本,甚至專程從剛果運過來的267名原住民,滿足了當時比利時人對「黑暗大陸」的想像,供歐洲白人作觀賞及教育用途。由於比利時人表現出對探索剛果自由邦的熱情,這讓當時的比利時政府於1908年,決定向皇室接收剛果殖民地,該處改名為比屬剛果,博物館亦因而成為永久機構。

血腥與暴力的歷史記事本

綜觀比利時非洲博物館的歷史,它從成立之初,就已經不能避免地沾上了極濃烈的殖民地色彩。比利時的殖民歷史並不風光,相較他國,尤其劣跡斑斑。向原居民實施強制勞動、剝削基本生活權利,甚至大屠殺等暴行,罄竹難書。在自治邦時期,即1885年至1908年利奧波德二世治下,當時原住民的死亡人數估計超過1000萬。

雖然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ard II)在殖民地的暴行為人所不齒,但也有史評家指他無疑開創了比利時的殖民事業,奠定近代國民身份認同的基礎。(網上圖片)

超過一百年後,全球去殖風潮早已消失殆盡。2013年,中非皇家博物館進行歷史五年的大翻新,上月博物館重開後,官方網站的標誌改為非洲博物館(Africa Museum)。沒有「皇家」一詞,旨在將殖民歷史的記憶本位從比利時皇室,轉移到非洲人民身上,亦希望在記述本國史實之中,減少殖民強權意識的持分。譬如,館方在館內設置大電視和互動展板,播放非洲人民的評論意見,就是意欲增加展覽的非洲元素。

非洲博物館裏面有新設的畫廊,在開幕前夕,還是空的。館方希望這一部分,能讓來自非洲和非洲僑民藝術家創作的當代藝術作品所填滿,最終目的,就是想讓展品說話,道出非洲大陸的前世今生──儘管比利時曾在當地人民留下不能磨滅的瘡疤。

非洲人取回祖國文物不合理嗎?

有人估計,現時有超過8成來自非洲的古文物,不在非洲大陸上,而是散落在以前的宗主國身上。比利時館方表示,自己對「應否將非洲文物送回原屬地」的爭議持開放態度。

比利時皇宮懸掛着黑、黃、紅三條豎條組成的比利時國旗。(路透社)

早在去年11月,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承諾向前殖民地貝寧(Benin)歸還文物,引發相關議題的討論。12月初,比利時非洲博物館重開,並改頭換面,刻意轉換敘史視角,讓議題進一步發酵,國際媒體再次指出:歷史博物館的文物引發觀眾思考的,應否包括其文物取得方式(包括掠奪、低價購買、與當地居民以物易物)的道德價值討論?礙於現時非洲國家的客觀條件,如政局、經濟狀況、罪案率等等,將非洲文物歸還原屬地,是否真的合理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