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式「走水貨」 揹70公斤貨、每轉賺約130蚊

香港與內地之間有「走水貨」問題,遠在非洲的摩洛哥(Morocco)同樣有。在摩洛哥北部接壤西班牙海外屬地梅利利亞(Melilla)的邊境,就有一班摩洛哥女人經常來往兩地「走水貨」,每次由西班牙帶來比自己還要重的貨物,為的是約百多港元的收入。想知道摩洛哥式「走水貨」是如何?請點擊片段。
香港與內地之間有「走水貨」問題,遠在非洲的摩洛哥(Morocco)同樣有。在摩洛哥北部接壤西班牙海外屬地梅利利亞(Melilla)的邊境,就有一班摩洛哥女人經常來往兩地「走水貨」,每次由西班牙帶來比自己還要重的貨物,為的是約百多港元的收入。想知道摩洛哥式「走水貨」是如何?請點擊片段。
【農曆新年送禮/蛇年2025/年貨】還有不足10日便到大年初一(29日),不少市民都準備買年花、辦年貨,不過受市道影響,願意大灑錢財辦年貨的市民似乎佔少數。在荃灣有70多年歷史的「上海陸金記瓜子大王」,以往都有辦年貨的市民在門外大排長龍,今年卻不見人龍,員工表示今年銷情與以往相差很大,除沒有人排龍外,顧客亦買少了年貨,認為經濟不景下亦難免。
另一邊廂,上水近日內地旅客人數有上升趨勢,以往俗稱「水貨街」的新康街等範圍,多了拉着行李篋的內地旅客,他們主要來購買藥物或美妝產品;臨近新年,亦有內地旅客來辦年貨,張小姐就買了10多盒丹麥藍罐曲奇,又指正在煩惱如何帶回去。
記者周三(22日)早上11時左右到荃灣大河道「上海陸金記瓜子大王」視察,與往年不同,陸金記門外沒有大排長龍的景象,不過仍有客人前來光顧,一小時內約有20多人來買瓜子等賀年食品。
陸金記店員陳小姐說,往年這個時候店外早已排起長長的人龍,形容生意差了很多。她認為原因是整體經濟環境不佳,加上部份港人習慣了北上消費,而他們的客人幾乎全是本地客。陳小姐又提到,今年客人普遍買少了貨,以往可能花2,000多元,今年可能只花1,000元至1,200元。
被問到有沒有加價,陳小姐指現時本港經濟欠佳,「大家都咁困難」,所以店內貨品都維持舊價,同時亦為留住老顧客。按記者觀察,陸金記並非完全沒有客人,但只斷斷續續有一、兩個客人上門,他們主要買的是瓜子,間中有客人比較「大手筆」買多一些年貨。
吳先生說光顧了陸金記十多年,雖然整體經濟不景,買年貨時亦不會「縮水」,「一年一次點都要」,又指會留港消費。
記者同日下午轉到上水、俗稱「水貨街」的新康街一帶視察,發現多了內地旅客拉着行李篋在不同美妝店之間遊走,四處張羅購入心儀貨品,記者就見到有內地旅客在橫巷將「戰利品」收進行李篋。街上雖仍有舖位招租,但整體氣氛算得上熱鬧,不少藥房、美妝店亦有售賣金莎朱古力、藍罐曲奇等應節食品。
亦有內地旅客來辦年貨,楊先生從深圳過來,買了一些嘉頓利是糖、兩盒金莎朱古力,以及兩罐奶粉。他指每年也會來港辦年貨,因為有些貨物在香港買比在內地買更划算,而且香港貨令人更有信心。他說內地即使有些貨物較便宜,但沒有信心保證,而「一簽多行」措施恢復後,更是方便了他們來港購物。
內地旅客張小姐在大型超市買了一袋藥油及10多盒丹麥藍罐曲奇,她表示不方便評論經濟環境,又指有些藥在內地買不到,所以來香港買。至於買這麼多盒曲奇是要帶回鄉送給親友,一會兒後又指自已是來買貨,正煩惱如何將該些曲奇帶回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