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周報】科技進步了 為何工時不減反增?
英國著名經濟學大師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於1930年在《我們後代的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y of Our Grandchildren)一文中預測,2030年,所有經濟問題會得到解決,經濟水平會上升八倍,每個人每周只需工作15小時,即每天工作三小時。現在看來,經濟生產力真的如他美好預言般往上爬,但工時方面恐怕不會成真。
(此為系列報道之三)
在上世紀,有這種觀點的絕不止凱恩斯一人,英國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也提出過類似的說法。羅素認為如果社會可有效運作,人們平均每天只需工作四小時,便足夠生產全球所需資源,未來人類應有更多休憩時間。可是,現實卻恰恰相反,今日的日本屢發生打工仔「過勞死」悲劇、香港人無償加班,就連平均工時最低之一的德國,每周都要工作35小時或以上,遠高於凱恩斯預期。踏入21世紀,社會都在體驗互聯網便利之際,高科技發展本應提升人類福祉,釋放勞動力,提高生產力,但如今工時反而愈來愈長,原因何在?
由一台生菜機說起
部分原因是某些產業中,目前科技尚無法取代人的角色,建築工程便是一例。在德國任職工程師的石賈墨提到,他從事的新鮮食品處理工業不像資訊科技界,即使機械化已實現多年,人工智能的應用還未全面普及。他說,公司本身已有一部處理西生菜的機器,能去除生菜接近根部的芯,並且將生菜切成四份,但是機器的載入過程需要工人檢查芯的位置,再用人手把生菜插入機器,要做到全自動化的難度仍很高,故需四名工人每日連續8小時,困在一間攝氏4度的房間重複同樣動作。
畢竟自動化是未來趨勢,所以石賈墨的工作就是要設計出機器,讓僅餘的人手工序都免去,他說:「我的研究項目是應用工業影像處理技術,利用自己編寫的程式和鏡頭辨認生菜底部的圖案,獲得生菜位置和底部方位資料,再配合機械人正確抓取生菜,放入機器,取代人手載入過程。」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系副教授莊太量表示,人工智能無法完全取代人力,是因為所有高科技到最後都需人手操作和維修保養。「有架飛機都要人去揸,有些事情連科技都未必做到,比如剪頭髮、煮飯、心理輔導以及創作性工作等,所以科技進步不代表人類不用工作。」
人工智能或創新工作崗位
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去年發表一份報告,指科技急速發展下,2030年全球60%的工作崗位中,至少有30%工作可實現自動化,意味着有八億人的工作崗位被機器人取代。不過,報告稱人工智能新技術也會創造目前不存在的新職業,正如過去技術所帶來的改變一樣。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鄭光廷則認為,科技進步與工時長短沒太多的關聯,「由於世界競爭力愈來愈大,在金融、科技以及服務業各方面,競爭令人們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以及質量大幅增長,長工時正是全球競賽的結果。」另外,為了降低成本創造利潤,部分企業會縮減人手,使其他員工分擔了被裁人手的工時,這都解說了工時過長的原因。
系列報道其他文章: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3月26日(星期一)出版的第104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