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語】以花為名,談禁忌之戀的舊電影

撰文:陳褘
出版:更新:

情慾,是大多數人避而不談卻又無法忽視的情感,如果是符合「常理」的愛倒還說得容易,不被主流意見所接受,甚或逾越道德觀念的愛恨情慾更是無法張揚。不少以禁忌之戀為題材的電影均以花作名(本名或譯名),將無法直白吐露的情慾關係借花寄語。

電影海報呈現了主角Eddie在夜總會工作的裝扮。電影英文為名稱為《Funeral Parade of Roses》,是因為薔薇與玫瑰同屬薔薇屬植物,但電影實際名稱還是以薔薇花命名。(網上圖片)

《薔薇的葬禮》:同性戀與亂倫
日本,1969年

薔薇花代表美麗、聖潔的愛情,尤其紅色薔薇用以送給初戀、粉色是愛的誓言。可是薔薇用於葬禮中又是什麼意思呢?《薔薇的葬禮》為實驗電影導演松本俊夫的作品,講述主角Eddie自少處於很抑壓的狀態,父親離家出走後本想依賴母親生活,卻因為受不了她另找情人而殺死他們。他後來成為女裝僻同性戀者,在夜總會工作時與媽媽生的情人——俱樂部老闆發生關係,媽媽生因而自殺,並在喪禮上以薔薇陪葬。最後,俱樂部老闆卻發現Eddie是自己的兒子而自殺……各人都有自己對愛情的追求,但兜兜轉轉終究得不到。看似狗血的劇情,其實是日本同性戀文化的啟蒙作品,更帶有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故事的影子,戲中角色也全是由男同性戀變裝者演出,去年亦被倫敦LGBT電影節評為30套歷來最佳LGBT電影之一。

《紅玫瑰與白玫瑰》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從來矜貴
香港,1994年

張愛玲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着實太過經典,不但故事被搬上銀幕,更被填詞人黃偉文寫成《紅玫瑰》、《白玫瑰》兩首歌。紅玫瑰代表熱情的愛,是成熟誘惑的王嬌蕊;白玫瑰代表純潔與謙卑,是乖巧温柔的孟煙鸝,無論她們於㤏振保是紅或白玫瑰,得不到的那個永遠最讓人戚戚然。

《隔牆花》(La Femme d'à côté)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隔牆花》:可望不可及的出軌情人
法國,1981年

中文戲名雖然譯作「隔牆花」,卻只是以花來象徵女性,法語原名為「La Femme d'à côté」,又可譯作「鄰家女」。男主角Bernard及女主角Mathilde本是情人,分手後各組家庭,卻又在陰差陽錯下成為鄰居並重燃愛苗。兩人邊偷情邊為自己對妻子/丈夫不忠而自責,本已決定分開,Mathilde卻再又一次的約會中殺死Bernard並自殺,結束這段不斷求愛卻又受道德束縛的關係。那個人如花一般美麗,無論是出於肉慾還是情感上的需求,他也始終是隔牆的花,不屬於自己。填詞人林若寧曾以此為題寫了歌曲《隔牆花》,道出兩人對愛的態度:花開無聲的事/感激你給我一點漣漪/遺憾也是個傳記。

左邊為1962年版電影海報,心型太陽眼鏡、棒棒糖成為了Lolita的標誌性形象。右邊為1997年版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一樹梨花壓海棠》:蘿莉塔情意結
美國,1962年、1997年

原電影名字為《Lolita》,但香港譯名為《一樹梨花壓海棠》着實為戀童情節增添了幾分詩意。此句出自蘇軾為好友張先生的賦詩——「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白色的梨花象徵一輩子的守候,意指年屆八十的張先生;海棠象徵温和、快樂,在中國傳說中它的由來與父女之情有關,在此意指張先生18歲的少妻。這恰好代表了《Lolita》的劇情——中年男主角Humbert戀上女房東的14歲女兒Lolita,因而娶女房東為妻來接近她,在女房東死後便帶着Lolita遊歷美國並防止她與其他人接觸。「Lolita」一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有不同的解讀,在日本是一種時裝風格,亦可解作可愛的小女孩;在韓國則看重其戀童僻的意味,拍攝Lolita風的攝影師Rotta及女星都曾受過批評。

+3
《少女椿》1992年動畫版本電影海報。(網上圖片)

《少女椿》:對世界的絕望
日本,1992年

來自於異色美學大師丸尾末廣改編的漫畫,題材與畫面相信不是人人能接受,1992年動畫版更因過於暴力被評為18禁。故事講述天真純潔的少女小綠在母親暴死後到「赤貓座馬戲團」工作,卻被團中肢體殘疾的異人們強暴與欺凌,雖然後來出現的侏儒魔術師給予小綠慰藉,卻是另一層地獄的開始。電影中各情節可謂集所有禁忌之戀之大成。「椿」其實是茶花的日本名稱,因為花落時會整樹山茶花同時凋零,被日本人視為武士專心致志追求永恆的靈魂,也暗喻了死亡。女主角雖然叫作小綠,片名卻改為《少女椿》,是否也喻意了少女對荒謬世界的絕望?

談起「花」,也不一定只是浪漫可愛的代表,以其來訴說不被普世所認可的關係亦可更添一份淒美。

更多「花語」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