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史】舊物的故事:英國慈善店源流
【文:故事專欄作者Ting(多年沉醉於蘇格蘭豐美,巧在獨立公投之際南遷英格蘭,幾年後又空降美利堅玉米莊園。朋友戲稱「二手店女王」,索性開始GreenStylist計劃,同時用人類學方法研究食物背後的激情與故事;最樂於看到冰釋前嫌、雞同鴨講、兼容漸進。)】
慈善店,在英國稱為「charity shop」、「thrift shop」、「thrift store」或「hospice shop」,屬於公益性質的社會企業。有朋友說:「若不自己經歷,很難想像英國慈善店的精美。其中不僅是善心,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和理念。」慈善店這個在亞洲相對陌生的概念,究竟是如何運作?如何發展的呢?
龐德街第一間慈善店
一戰的時候,倫敦出現了一種特殊的籌款方式,就是由商舖便宜地賣出市民捐出來的物資。這些小商舖藉此給紅十字會籌募了五萬英鎊。二戰時,這樣的商舖變得更為普及,紅十字會甚至在倫敦的龐德街(Bond Street)設立了第一家正式的慈善店。
在那期間,倫敦不同角落陸續出現了超過200間類似的店舖,其中包括英國最著名的慈善店Oxfam(樂施會)。Oxfam在1948年開設於布羅德街(Broad Street),如今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店,在英國本土甚至已超過700間。
英國的慈善店均由貿易部授權,有些屬於某些慈善機構、有些則是專門的商舖,所售物品大多由市民捐贈(搬家帶不走的,家裡老人去世後的遺物,以及換季時發現的多餘衣物等等),工作人員大多為義工,因此運作成本低廉,也就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出售物品。慈善店收入所得扣除經營成本如租金及水電之外,大多交給所屬慈善機構。另外,有些慈善店如樂施會,更是公平貿易運動的一員,在店內也會銷售發展中國家的手工產品,並將所得回饋當地發展。
一次過滿足幾個願望
有朋友說過︰「單間服裝店售賣的款式總覺得相近,多走幾間又累,而逛慈善店總有驚喜的發現,給人想像的空間,書籍和音樂尤甚。」這也是我的感受,每間慈善店通常都有幾個不同的購物區域,覆蓋服飾、書籍、黑膠唱片及家品等等,去一間可以逛幾樣,非常方便。
起初吸引我的,是慈善店的瓷器。英國人好古,社會又相對安定,因此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董,精美而脆弱的瓷器便是其中之一。許多古董瓷器都是獨一無二的,如皇家阿爾伯特(Royal Albert)已於1971年被另一間瓷器公司皇家道爾頓(Royal Doulton)收購,並於2005年成為華德福韋治活集團(Waterford Wedgwood Group)。道爾頓於1968年率先吞併另一古老瓷器品牌明頓(Minton),該集團現包括華德福水晶(Waterford Crystal),韋治活(Wedgwood)、明頓、阿爾伯特及約翰遜兄弟(Johnson Brothers)等著名瓷器品牌。傳統的運作方式已與帝國一起成為昨日星辰,這也是為什麽在收集皇家阿爾伯特或任何英國名家骨瓷的時候,二手古董更值得選購,因為它們將永遠是獨一無二的絕唱。
時尚衣飾逐季更新
而作為愛美的女生,還喜歡慈善店的衣物。慈善店也和時裝店一樣會換季更新,而且都會招有時尚觸感的人擔任經理(本人也應聘過,可惜沒被選上),櫥窗佈置更是各有特色。初秋時分,看到不少慈善店已經換上了大衣,有傳統灰褐呢子、古董毛皮、彩色呢子及蘇格蘭花呢等等,琳瑯滿目。逛久了,大概知道哪些街區的慈善店會有多一些自己喜歡的品牌,久而久之就會經常去看看。在我所居住的這個中產階級區域,在慈善店經常見到的就有Laura Ashley,Marks & Spencer及Burberry等品牌。像Laura Ashley這樣的老牌英國設計非常值得購買,剪裁看似簡單,其實卻暗藏乾坤,碎花不像Cath Kidston那麼小清新,反而多了些懷舊浪漫風情。而且店內很多捐出來的都是70、80年代的精品,保養得極好,讓人有種不負先烈重望、也要妥善對待它的真誠。
身為帽子控,在慈善店還可以找到不少二手新貨,甚至是已經不多見的老貨,比如網紗頭飾、寬邊呢帽及男士禮帽等等。英國天氣偏冷,帽子除了裝飾之外更有保暖防水的實際作用。忙的時候懶得梳洗,戴頂帽子讓平凡的頹廢都變得與眾不同起來。而最喜歡的,還是在慈善店流連的輕鬆和自在,因為他們並不以盈利為唯一目的,職員不會向人兜售貨品,而在那裡工作的義工都有寬大胸懷和充裕時間,樂得和你聊天,讓人感覺溫馨、悠閒。就是這些小店,每年籌集了二億九千萬資金來行善。逛慈善店,我們不但省了錢,也可能為一隻流浪犬、一個科學研究、一位孤兒,間接提供了哪怕只有一點點的幫助。
買衣服還能做善事,be stylish, be gree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故事,原文連結︰舊物的故事:英國慈善店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