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 Fashion:新進設計師談可持續時裝(上)

撰文:Cyris
出版:更新:

月前,一物專訪了非牟利環保團體Redress創辦人Christina Dean,她指若要求消費者徹底停止購物未免太過離地,因此主張大家用更環保的方式去代替,例如選購二手和升級再造衣服。同時,她也希望透過教育新進設計師,減少業界帶來的浪費。

由Redress主辦、自2011年在港首次舉行的「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比賽便旨在啟發新進設計師,透過零廢棄、重新構造和升級再造等技巧,創造符合大眾市場的設計。比賽的規模愈來愈盛大,2017年度的報名人數更為歷屆之冠,參賽者來自日本、美國、中國和以色列等共46個國家。早前大會公布了入圍名單,十位設計師現正密鑼緊鼓製作系列服裝,準備在9月初香港時裝周CENTRESTAGE決一勝負。與此同時,一物訪問了這十位設計師,了解他們對可持續時裝的看法。 

Ayako Yoshida參賽草圖
Ayako Yoshida舊作展現和式運動風格。
Ayako Yoshida

AY – Ayako Yoshida(吉田絢子)

O – object a

O:你何時開始對可持續發展時裝產生興趣?

AY:自我發現日本Shima Seiki針織機與日本和歌山的軟件開始。他們有一個名為WHOLEGARMENT®的系統,可以製作一幅過、不用縫製和浪費物料的立體針織物,簡單的針織物可以在一小時內製成。我看到他們的製作過程時感到很驚喜,因為之前我並沒想過原來製衣會造成那麼多廢料。如今我明白到良好的概念和科技能減少影響。

O:你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你從他身上學會了什麼?

AY:Issey Miyake。他的設計受到「一塊布」的哲學啟發,利用作品去探索身體與服裝之間的空間。我喜歡他這種跟日本文化緊密連繫的想法,其品牌嘗試創新和使用新物料,例如回收的聚脂纖維。他糅合傳統與先進的技術,我能體會到他的精神和創意。

O:你來自什麼城市?這城市對你的設計有何影響?

AY:我來自京都,這城市融合傳統與現代,愈來愈多外地旅客和居民的出現,使這種融合更加蓬勃。例如我的學校位於市中心,那裡至今仍存在著許多文化影響,例如在大街舉行的祇園祭,我們能看到裝飾得很美的花車巡遊。許多京都的經歷都影響著我的設計。

Amanda Borgfors Mészàros參賽草圖
Amanda Borgfors Mészàros舊作呈現流動的線條。
Amanda Borgfors Mészàros

AM – Amanda Borgfors Mészàros

O – object a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趣味在於什麼?

AM設計可持續發展時裝在不同層面為我帶來挑戰,但我喜歡去解決有助改善地球的問題。作為時裝設計師,我感到有很大的責任要去讓世界和客人肩負起共同責任,為紡織及時裝業帶來有效和強大的正面改變。我相信可持續發展方式的思考和行動的相關知識,在不同教育都應該佔重要地位。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難處在於什麼?

AM其中一個最大挑戰,是設計過程較長——最少對我來說。我以往工作得較快和有效率,現在要停下來思考更多,但我感到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我們要去挑戰我們的設計過程和改良思考方法,無論在個人或集體層面上。接觸客人是另一大挑戰,令其他人去擁抱可持續發展的想法是必須的。我相信幾小步能創造更好的業界,但我相信可以改進得更有效率。

O:你來自什麼城市?這城市對你的設計有何影響?

AM我來自隆德,現居斯德哥爾摩,這也是我過去三年的基地。斯德哥爾摩有很強烈和活躍的脈搏,這肯定影響我的設計,那裡有許多不同的個性和氣氛,城市環境很多元化,有不同物料和形狀,營造出新鮮的對比。我的設計是自覺、關切和活躍的——全部都是我會用來形容斯德哥爾摩的詞語。

Candle Ray Torreverde參賽草圖
Candle Ray Torreverde

CT – Candle Ray Torreverde

O – object a

O:你何時開始對可持續發展時裝產生興趣?

CT我大約兩年前第一次聽到可持續發展時裝,但我對此一早已有興趣。我一直有重新組裝二手過氣舊衣的習慣,把它們改成我能穿的時裝,看到其轉化我感到很滿足。我在時裝學校讀書時,只有很少預算,所以我總是嘗試保存和升級改造我在項目上用到的物料。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難處在於什麼?

CT創作可持續發展時裝是很有回報的事情,因為設計師可以透過設計對環境少點傷害的衣服,肩負起環保這項重要責任。重新使用紡織廢料和沒人要的衣料能滿足到我的創意,以此造出美好的設計也蘊含著無限的可能性,令你發現創意不限於可用的物料,而是所有物料。發展出一種環保良知,以及知道自己有份參與環保,是我在設計過程中最感愉快的部分。

O:你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你跟他學會了什麼?

CT:Issey Miyake。他創作出創新而獨特的實用衣服。我從他身上學會想像力與製衣科技發展的重要性。這不只對我作為時裝設計師,也是作為可持續發展設計師有所影響。我學習到,想像力能令你看到設計能超越你肉眼所見的無限可能性。

Claire Dartigues參賽草圖
Claire Dartigues拼湊不同布料製成的作品。
Claire Dartigues

CD – Claire Dartigues

O – object a

O:你何時開始對可持續發展時裝產生興趣?

CD我在Parsons College讀書時首次知道相關資訊,我那時為班上發展了一件零廢棄的設計。開始時我很疑惑,所以做了許多資料搜集,也令我更想去學習更多。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難處在於什麼?

CD最大的難處是要在整個創作和製作過程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想法。此外,也必須要留意我們喜歡的東西與我們需要的東西之間有何分別。

O:你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你跟他學會了什麼?

CD我沒有特別喜歡的設計師。我所有技巧都源自外婆和母親,她們是出色的製衣人,她們教導我如何開始和完成一件衣服,這對設計師來是最複雜的事情。而秘密就在於計劃和選擇。

O:你來自什麼城市?這城市對你的設計有何影響?

CD我來自巴黎,我成長於一個會利用任何廢物再造成衣服的家庭,從小便有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洪威宇參賽草圖
洪威宇以不同質感的衣料為全黑造型營造層次。
洪威宇

HW – Hung Wei-Yu(洪威宇)

O – object a

O:你何時開始對可持續發展時裝產生興趣?

HW:這源於去年與工藝家做了一個傳統工藝創新的設計項目。我們利用木工廠棄置的樹皮,應用在傳統南島民族的納布工藝,並結合當代設計思維,創作出一個兼具環保概念、傳統工藝及新時代設計的系列,算是打開了我對於環保時裝的極大興趣。今次「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時尚系列則源自這幾年我在清理工作室舊衣期間,不禁思考能否透過再設計或其他設計手法,給予它們新生命。而我的朋友剛好也在清理舊的二手和服,於是展開了此系列。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趣味在於什麼?

HW最大的樂趣莫過於帶著枷鎖在跳舞的感覺,因為每一批取得的材料都是不相同的,所以更多時候必須從物料做優先考量,盡可能完全應用其特色。但要維持整個系列的氣味,除了仰賴實作經驗和設計轉化外,更多的是要對每一件不同面貌物件賦予尊重和理解。

O:你認為設計和製作可持續發展時裝的難處在於什麼?

HW這次「衣酷適再生時尚設計」時尚系列最大的挑戰是物料的限制,我使用了許多舊的和服與腰帶等素材,但每一件幾乎都很難再找到相同花色的物件,所以在重製或面料使用上必須更加精算。不過也因此,改變了原本的設計習慣,更多的是先考量手頭上面料的狀況。有時候,限制或挑戰,或許是一個契機,能給予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O:你最喜歡的設計師是誰?你跟他學會了什麼?

HWMartin Margiela。雖然目前Maison Margiela的設計總監已改為John Galliano,但仍保持諸多如舊物改造創新的部分。品牌不僅保持了原先物件的特點,也給予舊設計一個新生命及想像,在設計轉換和對於舊物的珍視方面都教人感到敬佩。

更多Eco-Fashion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