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rrative Made:用衣飾守護亞洲古法紡織

撰文:陳樂兒
出版:更新:

各個國家或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織品技藝,除了編織手法,還有刺繡、天然染色、皺褶等技巧,這些工藝仍然在邊緣化的族群間流傳,並以人手或簡單工具製作而成,絕不比大品牌高級訂製的技藝差。

貴州苗族、北孟加拉、印尼——這三個地區讓你想起了甚麼?少數民族、製衣工廠、還是旅遊勝地?在我面前這個穿着鮮黃民族繡花長裙的女生,則會首先想起手工百褶裙、絞染和人手織褶。她是一名亞洲古法紡織技藝保育人士,同時是土生土長的時裝設計師、買手、時裝走勢分析員。她是曾思朗Sharonr——女裝品牌Narrative Made的創辦人。她與她的品牌同樣是「八足咁多爪」,從生產、原料採購到設計、推廣、銷售,每項都有涉足,而且融入亞洲古法紡織技藝,整個時裝生產過程從頭到尾都參與其中,確保是良心製衣,絕不「甩轆」。

攝影:Steph Yang、部分相片由Confluence 20+提供

Narrative Made的創辦人曾思朗Sharon de Lyster。她笑言自己因為經常穿着民族服飾,再加上五官深遂,故常被問是否其他亞裔人,其實她是土生土長的真‧香港人呀。
衣服不只是一種商品,還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工具。
Narrative Made的創辦人曾思朗

衣飾——古法紡織的傳承工具

「衣服不只是一種商品,還是一種很有力量的工具。」Sharon喜歡創新,而衣服便是展示自己創意的最好渠道,學生時期已常常動手改良不同的衣服。她中學及大學曾在英國、美國留學,亦在北京生活過一段時間,不同地方的文化更是影響了她對時裝及風格的理解。她個人偏愛少數民族文化,不同民族的工藝品就像是一種鮮活的文化載體,不但使用的原材料都是大自然賦予當地的禮物,而且其中承載着民族智慧、生活文化和獨特的技藝,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遺產。

具有理科底子的Sharon,不但具有設計頭腦,也擅於時裝商業運作。修畢時裝設計後,她曾從事時裝分析及新聞相關工作,進行過不同的服裝及行業研究,發現時裝業在設計之上尚有許多工序與商業運作環環相扣,由生產到銷售、由物料到人力資源投入,每項都牽涉到道德生產的問題,讓她開始反思時裝的意義,尤其瀕臨邊緣化的民族手藝與美學。於是,她把設計、商業及新聞工作的經驗連結起來,着手於可持續及良心時裝生產。Sharon走進亞洲不同地區的族群,了解當地的民族工藝,如苗族的百褶裙製法、北孟加拉的天然靛染等,與他們合作生產或加工衣料,並將這些手藝和衣料融入到自己的女裝設計之中,以衣飾來保育邊緣化的古法紡織技藝和民族美學。

貴州苗族百褶裙:全以人手製作,他們單以一個木筒、繩索、枝條、鑿便可以紮織出飄逸的百褶裙。(照片由Confluence 20+提供)
天然染料也是新進品牌多採用的技術,Narrative Made更找來孟加拉民族為其做靛染,不但天然,還能發揮他們的古法手藝。(攝影:Steph Yang)
印尼蠟染:先用蠟點出圖案,染色後再上蠟,並用染缸作浸染,最後將布料加水煮沸來除蠟。(攝影:Steph Yang)
Sharon為了本次展覽而找孟加拉族群製作了一幅手造地圖,上面標示了貴州、印尼及孟加拉的古法紡織品。她希望透過此地圖來告訴觀眾亞洲地區有不同的手工藝及文化,也祈望在「Confluence • 20+」巡迴設計展結束後,可以把這幅地圖電子化,成為亞洲古法紡織的資料庫。(攝影:Steph Yang)
Sharon仔細介紹靛染的工序,圖為靛染需要用到的天然染色粉,由孟加拉族群自行種植。

在保育古法紡織的工作之中,衣飾除了是保留技藝與美學載體之外,還可以作為一種教育工具,將亞洲古法紡織普及化。Narrative Made這個品牌名字正好體現了這個教化工能——敍述衣飾背後的製作故事。一件衣服,我們會留意是哪個品牌、出自哪個設計師之手、設計靈感為何、用上了何種布料,但Sharon希望再走前一步,把布料是如何製作、如何染色、用了什麼工具、工序都向公眾一一說清楚,展示如何以不剝削、不污染的方式去製作服裝,「這一代消費者開始有興趣知道所用、所穿的東西怎樣來和當中的工藝,開始有一個broader mind of connectivity。」憑着這一點,她利用自己的新聞工作經驗來報導品牌在亞洲各地保育古法紡織的工作,又帶着品牌參與展覽,直接展示相關的工作內容。她最近正參與「Confluence • 20+」巡迴設計展(米蘭、香港、首爾、芝加哥),透過展出民族工藝品來敍述整個生產過程,把原本默默沒聞的工匠故事帶到公眾的目光之內。除此之外,Sharon有時需要把布料帶回香港作後期加工,但與本地製工場/工作室交流時也不忘告訴他們布料或織品的製作過程,「跟縫紉姐姐講述這些布料是如何製造時,她們都會很驚訝,『原來要用咁長時間,咁難整,好靚喎!』大家有這樣的交流讓我覺得很值得。」看吧,製衣的每個步驟都能如此人性化。

授之以漁,反而獲得更多

讓邊緣化的族群參與到「可持續時裝生產」之中,總是離不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正式採用某地/某族群的古法紡織技術之前,Sharon會走訪不同地區,進入當地社區去學習、理解當地的傳統手工技藝,例如繡花、染色、紡織與編織,再讓他們參與到服裝生產的過程中。她與同事會教導少數民族如何把一種日常技藝轉化成一種維生工具,和如何提升技術,從而鼓勵他們生產,以及把獨有手藝傳給下一代,好讓參與的族群知道自己在從事什麼,而不是盲目根據指示來製作。少數族群們大多缺乏商業意識,所以Sharon會教授他們一些基本會計及商業知識,以及怎樣回應市場需求,「他們本身做的工藝品精緻得可放在博物館裡作展覽,但未必適合市場需求,於是要教導他們甚麼東西較為迎合市場。」

看似不斷施予的過程,但Sharon說反而自己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金錢、運營方法與工具是重要,但不是生活全部。Sharon憶起在柬埔寨探訪一條可持續發展村的經驗,從耕作到產品生產全都是循環不息的運作,而且都只是使用最基本的工具便足矣。例如他們以自己種植的植物作為天然染料、以在地物料製作織布機來造布品,連繡花、針織等也只是一針一線便足以完成繁瑣的花紋,是一個完整的製造過程。物質不算豐富,但當地民族很滿足於這自給自足的生活,一生一物一事的生活方式,與我們所處的香港截然不同。儘管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種生活,但其中的生活態度非常值得學習——「他們傳遞的已超越布料和手藝,而是一種對大自然的禮讚。」生活是可以如此簡單,不必累贅,是我們營營役役時忘記的事呀。

「Confluence • 20+」巡迴設計展
由香港設計中心及「創意香港」主辦,展出20個來自不同範疇的傑出設計單位,包括劉小康、陳幼堅、又一山人、盧聲前、Sharon de Lyster、鄧曉滔等,向參觀者展示香港設計師匠心獨運的視野。

日期:2017年6月6日 - 2017年6月28日
時間:周一至周日上午10時至下午8時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免費開放)

「慢裳‧慢賞」設計及分享示範
嘉賓:曾思朗 x Denica Riadini Widodo
日期:2017年6月17日(六)

「慢裳‧慢賞」印尼蠟染工作坊
日期:2017年6月17日(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