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Textile Atlas:工藝故事與資料並存
早前訪問專注於保育亞洲古法紡織技術的Narrative Made創立人Sharon de Lyster時,她已表示打算建立一個相關的網上資料庫,以作宣傳、教育及保育亞洲古法紡織資料之用。上周,資料庫The Textile Atlas終於面世了。何謂民族美學、製作故事等都可以在這網站中找到。
紡織技術已然存在數千年,一針一線均是工匠們心血之作。雖然我們如今多使用機器來代替人手紡織,但有些技術、傳統智慧、故事是機器無法取代的。而且Sharon認為人們愈來愈留意自己所用物品的來源、製作方法,所以更希望The Textile Atlas這個網站可以讓大眾、時裝工業與學術界認識布料來源,也讓瀕臨失傳的紡織手藝留存下去。
Sharon曾說過,她在訪問不同少數民族時以為自己是施予者,但從他們身上學習到的生活態度更為珍貴——「他們傳遞的已超越布料和手藝,是一種對大自然的禮讚。」在The Textile Atlas中,她自然希望與大家分享更多工藝與文化相關的故事。
來自印度遊牧民族的羊毛製品
在印度喜馬拉雅山脈下的藏北高原有一群遊牧民族——布納克,他們製作的一系列工藝品以應付生活需要為主,例如以羊毛和牦牛毛來製作帳篷、地毯、布料等。但在過去20年間因為氣候轉變和城市化,「遊牧民族」已很少製作相關物品,這種生活方式與古老織布工藝正逐漸流失。 (相片及撰文:CATHERINE ALLIÉ)
Wan Mei Du:苗族黑白刺繡大師
來自貴州劍河的Wan Mei Du致力於雙面黑色刺繡工藝。從頭巾或袖口上的刺繡圖案中可窺見她對生活環境的認識,她多是從橡皮樹樹葉、山形與貴州牧地等大自然元素為靈感來設計,顯示工藝與生活環境的聯繫。(相片及撰文:SHARON DE LYSTER)
網站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資源地圖:記錄了世界各地與保育傳統紡織品相關的博物館、研究中心,約200多條資料;工匠地圖:記錄了70多個世界各地使用傳統物料與紡織技術的工匠與設計師;工藝故事:除了資料性資訊,網站亦透過走訪不同地區的原住民工匠來向大眾分享每種工藝品背後的文化歷史;收藏品資料庫:在文字以外,此資料庫以圖片形式展示了不同地方的民族美學,如苗族刺繡、蠟染等,當中資料都是由私人收藏家提供,將來亦會持續更新。
紡織工藝不單是一門手藝,還承載着人文與自然的文化、歷史故事。大眾可能沒有機會親身走進不同社區了解每一種紡織技藝與成品,此網站就可以提供一個機會讓大家隨時瀏覽古法紡織的資料與故事。下次在追求「民族風」服飾時,不妨了解一下這種那種「民族」美學到底來自哪裡,又是以什麼方式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