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打救沉寂競技 「歌牌風潮」走向世界

撰文:特約撰稿人
出版:更新:

本季日本新番動畫中,筆者期待最久的莫過於《花牌情緣》第三季的回歸。這部動畫改編自末次由紀從2007年開始連載的少女漫畫,2011年推出製作精良的動畫,在日本青少年中掀起了「歌牌風潮」。基於這部作品翻拍的真人電影也頗具誠意,由廣瀨鈴和新田真劍佑等人氣青年演員主演,對原作情節和精神的還原度都很高,可以說打破了二次元作品劣質真人化的魔咒。
撰文:劉冉

所謂歌牌,是由日本鎌倉時代的和歌集《小倉百人一首》衍生出的紙牌遊戲。(電影《花牌情緣》劇照)

《花牌情緣》的風靡一時,將年輕人早已不感興趣的歌牌競技(かるた)重新推回了大眾視野。所謂歌牌,是由日本鎌倉時代的和歌集《小倉百人一首》衍生出的紙牌遊戲,一開始只是宮廷娛樂,後來發展為民間競技運動。在競技歌牌中,選手端坐榻榻米之上(正式比賽更需穿着全套和服),聆聽專業詠唱者讀出的和歌上句,然後要在面前擺放的50張紙牌中迅速找出寫有下句的牌。這不僅要求對《百人一首》中的全部作品爛熟於心,同時還要有一流的記憶力、聽力、反應速度和心理素質,可以說難度極大。此外,對大部份人來說,這種玩法也過於枯燥乏味,前期訓練投入時間太長,因此難以引起年輕人的興趣。

近期動畫《花牌情緣》第三季的回歸。(《花牌情緣》劇照)

不過,自《花牌情緣》播出以來,日本中小學生對歌牌的興趣大增;過往幾乎全部是高齡選手的地方競技大會中,出現了愈來愈多年輕人。作品中的主要賽事、在「歌牌聖地」大津市近江神宮舉辦的全國高中生歌牌大會中,參賽學校和人數也顯著增多。《花牌情緣》漫畫發售後的十年間,近江大會的參賽人數竟達到原先的四倍,以至於舉辦方開始發愁場地和器材不夠用!藉此風潮,就連國民動畫《名偵探柯南》2017年劇場版《唐紅的戀歌》中,也出現了歌牌元素。

由於《花牌情緣》動畫在海外也聚集了超高人氣,這種完全基於日本古典文學的運動,竟然開始出現為數不少的外國選手。去年11月,近江神宮首次舉辦了世界歌牌大會,邀請美國、中國、泰國等國家的歌牌選手參加團體戰,出賽者更有可能獲得日本歌牌段位。誰能想到,這項原本沉寂的傳統競技,竟會因為一部漫畫而獲得新生,甚至走向世界呢?

《花牌情緣》不僅關乎歌牌競技本身,也時而深入講述牌面上百人一首詩歌的意涵;動畫中的配角、和服店家的女兒大江奏熱愛古典文學,常常在合適的時刻解說歌牌內容,與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相互呼應,也令觀眾在潛移默化之中記住了許多作品。《百人一首》使用晦澀的古日語,即使是日本人,在沒有導讀的情況下也很難了解其文字深意和創作背景。歌牌競技本身剝離了《百人一首》的內涵,將其轉化為一種結合記憶力與反應速度的體育競技項目,這是一種將古典文化大眾化的嘗試。當歌牌作為競技逐漸式微,《花牌情緣》卻又憑藉對古典文學的精妙理解和化用,借助少女漫畫的軀殼,將歌牌與《百人一首》一併復興,這必然是官方推廣和教育項目所做不到的影響力。

日本漫畫與動畫作品常常以學校社團為背景,在籃球、棒球、足球等大眾運動社團題材都已被深度發掘的情況下,許多作者開始轉向較為冷門的傳統文化題材。近期的動畫作品有《弦音-風舞高中弓道部-》、《火之丸相撲》,以及《一弦定音!》(講的是箏曲社);廣受好評的《3月的獅子》則是少年將棋選手的成長物語。若追溯更早,以圍棋為題材的《棋靈王》影響了一代少年棋手,在漫畫連載期間,日本學習圍棋的青少年人數足足飆升了一百多萬。今年以19歲低齡登頂名人戰的芝野虎丸,已經成為日本歷史上最年輕的圍棋名人,他正是六歲時玩《棋靈王》改編的遊戲,才走上職業圍棋選手的道路。

流行與傳統文化結合得最出彩的題材莫過於落語(一種傳統表演藝術)。著名編劇宮藤官九郎創作的日劇《虎與龍》化用傳統落語段子,講述岡田准一飾演的小混混主角拜師學藝後脫胎換骨;以年末特別篇形式播出的《紅魚》則找來穩如泰山的北野武和人氣超高的二宮和也,講述落語大師立川談志和立川談春師徒的故事。這兩部作品成功地以通俗的方式向普羅觀眾展示了落語的魅力。

漫畫作品中,則有2010年開始連載、2014年動畫化的《昭和元祿落語心中》。這部以昭和五十年代為背景的作品,講述落語行業在社會變遷下的發展興衰,基調更為晦暗沉重,卻也廣受好評。作為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能,落語雖然地位很高,也有像笑福亭鶴瓶這樣的落語大師在演藝圈同樣吃得開的先例,但仍然存在人才青黃不接、觀眾老齡化的問題。不過,《昭和元祿落語心中》播出後,平日許多白髮觀眾的落語劇場開始出現年輕人的身影,特別是作品中的主要場地之一新宿末廣亭,年輕客人更增加了三成。

本季動畫的另一部新作《歌舞伎町夏洛克》,是將福爾摩斯系列中的經典案例改以新宿歌舞伎町為背景重新演繹。雖說福爾摩斯的故事早已改編過無數遍,但本作每一宗案件告破之後,福爾摩斯都會用落語的形式複述案件及其偵破過程,令人耳目一新,也解決了傳統落語段子庫太少的問題。

《歌舞伎町夏洛克》是將福爾摩斯系列中的經典案例改以新宿歌舞伎町為背景重新演繹。(《歌舞伎町夏洛克》劇照)

流行文化作品難以避免迎合大眾口味。不過,這些作品都抱持着認真的態度深入發掘傳統文化,以通俗但不庸俗的方式令它們重新煥發活力,這種良性互動,是日本文化市場最有趣的一面。風靡一時的《花牌情緣》,令年輕人早已不感興趣的歌牌競技,重新回到大眾視野中。

《香港01》周報特約撰稿人劉冉其他文章:

日本逃離社會的百萬「家裏蹲」

社運年代遠去 日本成為不會憤怒的社會?

挖掘社會黑暗面 日系推理文學的潮起潮落

哥斯拉的前世今生 怪獸背後揭日本人恐核陰影

【平成令和】日本皇室的「厭女症」 登基儀式、繼位天皇通通無份

【專欄.東瀛物語】日本離婚文化 從緣切寺到熟年離婚、卒婚

上文刊登於第187期《香港01》周報(2019年11月4日)《流行文化中的日本傳統》,網上標題為編輯重擬。

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香港01》周報於各大書報攤、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