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成功爭取同性婚姻非偶然 香港影視灌輸比台灣落後20年

撰文:羅偉強
出版:更新:

台灣日前宣佈兩年內會修法保障同志婚姻,即將成為首個把同志婚姻合法化的國家,對現今講求平權的同志族群來說,實在是天大喜訊。正當大家都為這件事慶賀歡騰時,有否想過香港的平權路其實一直停滯不前呢?

香港愈來愈多聲音支持同志平權,但反同志也不少。(資料圖片)

為何香港不能像台灣一樣,在LGBT議題上走前一步呢?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政權問題,政府在這方面支援、教育不足也許是一大因素。但有時去看一些討論區,或facebook留言,你會發現其實香港很多人仍是不接納同性戀,而論調仍是停留在不喜歡、嘔心、違反自然、人類滅亡,或把同性戀與亂倫、人獸交相提並論的理據上。先不評論所謂的對與錯應該怎樣劃分,其實台灣對同性戀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是建基於影視文化的渲染,而這正正是香港所欠缺的,影視對一個地方的文化影響,可以很深遠。

李安導演的《囍宴》探討了在華人社會,同性戀者面對老一輩保守思想的問題。(《囍宴》截圖)

台灣自90年代開始,便不時會有一些同性戀的影視節目在不同平台播放,讓一般大眾能更輕易地了解同性戀,及他們所面對的難題。如1993年李安導演拍的《囍宴》,講述一對同性戀人為瞞過家人,不惜以假結婚蒙混過關,殊不知洞房花燭夜在酒精的推動下,假結婚的新人竟弄假成真,女方懷了身孕。故事最後以大團圓結局,家人接受了兒子的性傾向作結。題材在當年算是相當大膽,而且以正面、艱難的形象刻劃同性戀者,讓更多大眾理解到同性戀者的難處。

2006年的《盛夏光年》,男主角張孝全演出廣受港台兩地歡迎,亦成功引起更多人對同性戀者的關注。

除了《囍宴》外,台灣在這20多年間其實都有很多有關同性戀的電影,當中有到現今大受歡迎的台灣男神張孝全的出道作《盛夏光年》。《盛夏光年》的故事發生於懵懂的中學時期,年青人對性或自己的性取向仍然不甚了解,面對身份上的壓抑、感情的難以渲洩,種種情緒集中在三位主角張孝全、張睿家及楊淇之中,最後戲中同性戀者情緒一下子爆發,成為電影的高潮。台灣確實有不少以這類學生、青少年身份描繪同性戀的影視作品,後來還有《女朋友。男朋友》、《刺青》、《帶我去遠方》等青春同志電影,亦有不少大學的學生作品,都以探究同性戀為主題在網絡上流傳。這二十年間台灣電影業界對同志的友好,無疑是一種軟性的宣傳,讓更多人理解、接受同性戀者。

 

《孽子》這類同性戀題材,能夠於電視台播出,對於華人社會來說是一種大的衝擊。(《孽子》劇照)

除電影外,電視對一代人的影響可能更深,因為電視所需的成本更低,一家大小都可以安在家中欣賞。而台灣電視劇對同志這個議題多年來都是非常正面,最經典的一定要數改編自白先勇同名小說的《孽子》,電視版頗能表達出白先勇原著的思想與訊息,特別是主角李青與父母之間不能割捨、欲斷難斷的關係。新公園內的故事與人物很能代表那一代的同性戀者,面對不能融入主流社會,彷彿自成一國般獨立的情況。不論在文學界或是電視界,《孽子》都是一部對同性戀者揭示得很深入到位的作品。除了《孽子》外,白先勇的另一作品《孤戀花》亦被台灣電視台拍成劇集,並以女同性戀者的角度切入。2008年的《艾草》亦揭示了同性戀與家人之間的衝突。近年亦有《同樂會》這些以輕鬆小品形式,讓大家了解同性戀日常的點滴 - 他們與異性戀者無甚大差異。基本上,台灣在二十年前開始,整個影視文化便已逐漸灌輸一些有關同志的訊息給大眾,讓一般人對同志有更多的認識,亦讓人們更易於接納他們所理解的東西。

作為首部以女同性戀者為主題的台灣電視劇,《逆女》深具啟發性的意義。

《孽子》以外,2001年更有首部女同志電視劇於台灣播放,《逆女》改編自杜蘭修的同名小說。對比起男同性戀者,當時的大眾對女同性戀者有更多的不解。因為之前的同志影視側重男同志比較多。《逆女》描繪的不只是同志的情感與不安,與白先勇的《孽子》一樣花了不少筆墨描繪家庭元素,以及同性戀身份與傳統家庭之間的對立關係。在台灣,《逆女》與《孽子》分別是女同志與男同志的代表作。而這套作品的意義在於讓台灣人對女同志有更深入的了解。

提起香港同志電影,很多人只能想起《春光乍洩》。

反觀香港,若要提一套最有代表性的同志電影,大家都可能會想起《春光乍洩》,但遺憾的是亦只止於《春光乍洩》,很多人也提不出另一套同志電影。事實上,對比台灣,香港以同志為主題的影視作品的確不多,除《春光乍洩》外,比較有名的就是關錦鵬《愈快樂愈墜落》、雲翔的《安非他命》、《永久居留》,但雲翔的作品,題材拍法非大眾化,關導亦比從前少了關注同志的作品,對普羅觀眾的影響始終有限。因此大部分香港人其實很少機會能在大銀幕上獲得有關同性戀的訊息。

 

雖然影射同志,但《巴不得媽媽》總算有宣揚接納多元性別氣質的訊息。

而電視劇上,礙於香港一台獨大,其實這麼多年來TVB也沒有一套完全以同性戀議題為重心的電視劇,只有部分劇情或角色牽涉同性戀,而且很多時更是以負面的形象出現。譬如《談情說案》中馬國明曾說:「我寧願啃豬扒都好過鴛鴦扒!」及「搞基就會牽涉兇案」這種沒頭沒腦又散播恐同情緒的言論,就正正由收視最高的電視台製作而來。大台又常常把同性戀者置於一個誇張地女性化的位置,如《衝啊!瘦薪兵團》或《巴不得媽媽》中的刁生及蘇基都是這種類型,但他們到最後都會發現是異性戀,在挖苦同志時卻又不堂堂正正以同性戀的身份出現。

即使有何韻詩、黃耀明這些公眾人士爭取同志平權,但這條路於香港仍是舉步維艱。(資料圖片)

香港人就是不時被這種意圖不明的電視劇薰陶下,往往對同性戀者會有種厭惡或不了解,致使同志平權的路上,除了建制人士及宗教人士重重阻攔外,一般大眾在不了解、不查詢的情況下就「盲反」同志平權,更使這條路困難重重。大眾傳媒對公眾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台灣的平權路上有賴各界的合作,才會有今天的成功與進步。香港想走上如台灣般的路,整個文化風氣也需要有所改變,特別是對大眾有最直接影響的媒體。現階段的香港,對同志友好的文化也許還不如20年前的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