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票房市場壯大但題材守舊 徐克︰我們仍然保守及模仿性強
由袁和平執導,徐克監製的作品《奇門遁甲》最近上畫,香港票一般,但內地就輕輕鬆鬆便3億落袋。作為自己監製的作品,徐克固然開心,不過這個題材大可以不叫《奇門遁甲》,只是基於市場理由,重用一次。
作為出名創意無限的大導,對於時下中國票房大收旺場,覺得是難得的機會,但作為當事人,就明顯看到創意乏力,一直在原地轉。究其原因,老爺(徐克別名)有兩個見解,其一就是大家近年大力吹捧的大數據。
攝影︰陳順禎
舊方式新創作,可行嗎?
1982年的《奇門遁甲》,用最原始的特技手法製作,想拍怪獸,要著怪獸衫加特技化妝,想要地震效果就要搵個模型來整爛,是最原汁原味的製作。徐克︰「我都好懷念以前那種拍攝手法,當時冇特技,要土法炮製。我都好好奇,今時今日用番舊方法去拍一部戲又得唔得呢?」這個想法一直都在,可惜未有機會實現。「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限制性,但每個年代都有拍電影的智慧在,不同時候發揮不同智慧。」
今次今日,中國電影市場人人望實,金錢數字上,是足以挑戰荷里活,但在創意上,徐克感慨是有點每況愈下。「我們經常聽見人家說別人部《魔戒》、《復仇者聯盟》點好點好,可否有一部中國版呢?但我覺得,同一樣的東西再做又有甚麼意思呢?」
相關文章
「遇上未處理過的題材,就會慌張。」
總括眼前狀況,徐克覺得華語電影市場出現兩大問題。「第一是太相信過去的大數據,不敢說亞洲人一定是這樣,但可能基於工業革命後,科技被西方壓倒,戰爭歷史又對我們或多或少有點自卑和信心問題,有時你跟他們解說新創作時,得到答案是︰『喂,兄弟,你唔好同市場作對,市場不是這樣行的。』」意思是未見過的,沒有前科參考的,統統抱質疑態度。
「就算當馬後炮,敢讓你去拍,去到發行宣傳時,又會錯晒,明明你部電影係文藝片,就宣傳成動作片;明明你部係喜劇,便宣傳成驚慄片,還覺得這個決定是符合市場。」但觀眾入到場發現自己所看的不似預期,又會有甚麼感受呢?「我們的工業仍然是保守,及偏向模仿性強,遇上未處理過的題材,就會慌張。」
對90後的迷思
至於第二個理據,徐克覺得是電影人對90後觀眾有種迷思,覺得所有創作都要迎合90後觀眾才算成功。「而為了製作更適合他們的內容,就找了很多90後的人負責。」不是對年輕人有所歧視,但從客觀因素看,徐克覺得在欠社會經驗和市場經驗下,製作上會出現很多問題,「是個不太健康的現象,一定要解決,否則自以為市場大了,其實只在原地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