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狂想曲之三】發展智慧型農業?謝天佑:生產不一定要在香港
撰文:林京賢
出版:更新:
《農業狂想曲》
由八十年代大陸蔬菜開始供港,本地「蔬菜自給率」連連下降,在2016年更錄得只有「1.7%」的慘淡數字;「復興香港農業」聽在一般人耳裡,宛如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狂想。然而近年在有心人倡議的復耕風潮下,大推有機種植等新興農法;銳意投入本土農耕發展的青年,也似乎有上升趨勢。無獨有偶地,港府於2016年的《施政報告》宣布落實新農業政策,並於其後的2019年提出『農業園計劃』,旨在培育農業科技及發展現代化耕作為主。莫非本地農業真的欣欣向榮,準備走向復興?
在一個寸金尺土、人事成本高企的現代城市,到底要如何跟大陸農產品競爭?各種新興農法和經營模式,又是否發展本地農業的可行方向?《農業狂想曲》系列,走訪多個本地農場,了解常規耕作到有機耕作,各種農業經營模式;並走訪各個農業部門,包括漁護署和菜統處等,由多方面探討本地農業復耕、復興的前景。
第三集內容:先後探索過「休閒型農業」、「生產型農業」後,這次我們會到南區壽臣山的「高華種子」,與第二代負責人謝天佑,探索香港「智慧型農業」的可能性。「高華種子」成立於上世紀20年代,從早期以生產農產品為主,漸漸成為種子貿易商,到近年更以研發新品種為企業發展目標。對於香港的本地農業,謝天佑認為可以往「智慧型農業」發展,他說:「生產不一定要在香港做。最重要是知識、財富留在香港。」
【農業狂想曲之二】菜統處收購價低、直銷是出路?農夫嘆謀生困難【農業狂想曲之一】早年虧損慘重 有機農場:辦親子活動平衡收支【農業狂想曲】殺蟲劑破壞環境?有機農場主理人:引入「天敵」!【農業狂想曲】怕被蚊叮蟲咬 又唔想用化學嘢?教你整天然防蚊膏【農業狂想曲】菜心點先為之靚?菜社資深賣手:菜葉外形係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