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高敏感」易變抑鬱症?了解自己特質有助治療!
「不好意思,我份人比較敏感。」「你唔好咁敏感啦!」敏感,到底是好還是不好?怎樣界定是敏感、敏銳還是過敏?精神科專科陸靜思醫生指出,其實「高敏感」不一定是壞事,但由於比較敏感,所以出現焦慮、抑鬱的機會較高。
陸靜思醫生解釋,「高敏感人士」(Highly Sensitive Person,英文簡稱HSP)是由心理學家Elaine Aron創造的一個術語,意思是這類人士對外界的刺激反應比其他人大,感知力(即對周圍事物的感受)也比一般人強,情緒亦比較敏感,「但要注意,『高敏感』並不是一個病,也不是一個精神科診斷,只是描述該類人士的性格特質。」
「高敏感」人口有何特別?
過往有研究顯示,大約15至20%的人口屬於「高敏感」,推算香港可能有多達百多萬「高敏感」人口。陸醫生表示,「這類人士對外來的刺激比較敏感,可能和其他人經歷同一件事,但他比較容易覺察到當中出現的轉變,所以高敏絕對不是必然負面的,它可以很正面,例如被形容為心思細密。」陸醫生又指,「但由於對同一件事所看到和想到的都比其他人多,相對來說,情緒自然有較高機會受影響。」
她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和一位高敏感人士是同事,有天你回到公司一聲不出,其他同事可能根本不察覺或不以為意,但高敏感的同事可能就會想,你今天為什麼一句話也不說呢?是否不喜歡我呢?是否「嬲」了我呢?「他思考每件事會比一般人詳細和反覆,這可以是優點,但亦容易被認為是鑽牛角尖。」
除此之外,高敏感人士情緒上的「共感力」較強,很容易感受到身邊的人開心或不開心,但同時亦容易被其他人的情緒所牽動,陸醫生表示,「這其實也可以是好事,例如他的職業是社工甚至精神科醫生,能代入別人的感受是十分重要的。但當這情況重複出現太多,太過容易受其他人所影響,身邊某一個人不開心他的情緒便會跟隨,久而久之自己的情緒也會受困擾。」
高敏感絕不等於抑鬱症!
她強調,高敏感絕不等於抑鬱症,但有研究顯示高敏感人士若在童年曾有不愉快的經歷或創傷,長大後會有較高機會產生抑鬱的情緒,而當它和其他風險因素(例如遺傳因素)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這個人就有較高機會患上抑鬱症。
治療方面,高敏感人士若患上抑鬱症,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都有同等重要的角色。陸醫生解釋,「有部份抑鬱症病人遺傳因素比較強,心理因素較少治療上可能單單服藥已經很有效。但對於高敏感人士,心理治療的角色也是十分重要,包括讓他知道自己有高敏感的特質,和他討論,讓他對自己的性格特質有所覺察和理解,然後引導他用不同的角度看其他人、看事物、思考,調節自己的情緒,當然同時間也需要配合藥物治療。」
現時治療抑鬱症一般會先使用「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原理是避免身體吸掉太多血清素。「一般來說,需要兩至四星期左右才逐漸見效,醫生亦會根據臨床情況,調校藥物的份量。服藥一段時間後若病情穩定,建議最少再持續服藥六至九個月,當然這只是參考,每個病人都未必一樣,醫生會在覆診的時候作臨床判斷,而每一個抑鬱症病人的治療都是個人化的。」陸醫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