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與公關 有來有往 才是王道|陳仕娜
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茗飯局的高峰期,聽到記者行家們熱議著今年又出現了疑似「假記者」事件,目的是𢭃利是和呃飯食。扮記者闖入午餐會、記者招待會,甚至股東大會的操作時有發生,並不罕見,只是這位「慣犯」似乎頗有點「犯眾憎」的意味,故每年此刻都讓大家口誅筆伐調侃一翻。
公關與記者乃唇齒相依的互利關係,前者力圖廣結善緣,愈廣開言路愈好;後者則希望前者把自己服待得妥妥貼貼,全天候有求必應,又時不時致贈人情小禮,則皆大歡喜。
以往動輒豪花幾十萬甚至幾球鋪張大搞傳媒團拜活動,如今市道艱辛,大部分機構都「縮曬皮」,由中區五星級酒店降格到油尖旺酒樓,從大排幾十圍筵席,減到五、六圍已是上限。正正說明了為什麼不像以前中門大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容許假記者在𥚃頭大吃大喝豪取利是,如今卻要趕盡殺絕。由周年晚宴、新春團拜活動形成的這道風景線,猶如行業景氣的晴雨表。
「假記者」多屬貪小便宜,並沒有大奸大惡的犯罪動機。公關從業員也不要將自己放於道德高地,對人指指點點,公關向下流的手影亦時有出現,例如變身做打手、水軍、刪帖,出匿名post或請槍KOL抹黑競爭對手或仇家,往往心照不宣的運行。
傳媒陣地買少見少、乏善可陳,讓公關業者如坐針氈,每一次舉辦記者會前例必向報館網媒的採訪主任苦求,出席記者人數也僅只小貓三四隻,只能自己友坐進去充撐場面,煞是寂寥。記者會後又陷入下一輪搶版面的苦戰,然而報章版面愈來愈有限,如果當日遇上「稿擠」,翌日有一小格見報已經叫贏,其他就仰賴網上報導和轉載,自家Facebook的出品也滲入自high一翻。
有些「大公關」則圈圍了一群相熟的KOL或傳媒大哥大姐,平日𥚃有吃有喝有玩有樂,KOL們透過社交平台出post交功課,結果整個臉書、Ig、LinkedIn 都被這班人洗版了,原本以為純屬個人的誠意分享,卻淪為植入式的廣告操作,徒添惡感,馬上將這位朋友列為「取消追蹤」。小圈子活動無非是塘水滾塘魚,來來去去同一群受眾,產生不出多大的經濟效益。
長久至今,公關與廣告向來攜手並行,單憑飲茶灌水來套交情,早已不足以取得免費的版面,尤其私人機構而言,若無灑錢下廣告或買獎,貴機構的老細和素材又新聞性欠奉的話,報導難免萎縮為一則簡訊。反正,太陽底下無免費午餐,傳媒不易做,難為了公關,雙方均如履薄冰,飯枱上多一碟少一碗不重要,互利互惠互不揭瘡疤,有來有往,才是真王道。
簡介:由傳媒人到企業傳訊,遊走於媒體、地產、金融及醫療行業,飽覽世事更迭,藉文字透徹人心,嘻哈笑談中,亦望讀者有所得着。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香港01的任何立場,香港01亦無法核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另外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