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估值竟非較美股低? 掌握市場脈搏要跳出大眾思維|鄭昆侖

撰文:鄭昆侖
出版:更新:

由於獲取資訊的方式變得方便和容易,今天的零售投資者所獲得的公眾資訊跟專業投資者分別未必太大。然而,人性的本質未必因為資訊掌握度以至科技的變遷而出現結構性的變化。相反,由於不少人懶於思考、又或者十分依賴人氣高的KOL的看法,因此最後大多數人的思考其實都是「趨向大路化」。

換句話說,資訊的傳播速度加快了,但是大眾的思維不但沒有相對上提升,相反更加願意「接受」大路的訊息。

因此,敢於跳出大眾思維的投資者(包括投機者), 往往可以在投資市場內「乘風破浪」。在本文,筆者指出一些聽下去很像很合理的投資者邏輯,但是未必是很乎合「真正的原因」。

道指市盈率原來與恒指分別不大

近期多了人指出美股指數昂貴、港股指數便宜,因此應該沽出或減持美股並且吸納港股。不少人亦因為恒生指數在2021年下跌了不少,而偏向認為恒生指數變得吸引。

那麼,恒生指數是否真正「抵買」過美股?

按24383點計算,恒生指數的市盈率大約是16倍。至於美股,不同的指數所涉及的市盈率估值確實可以相差很大。以道指(DJIA)為例,按最新的指數水平(35911點)去計算,預期2021年的市盈率大約是18.6倍。標普500指數(4663點)的預期市盈率大約是21.1倍。至於集中於科技企業的NASDAQ 100指數(15611點)預期市盈率高達27.6倍。

值得留意的是,大多數近期熱門的基金又或者是散戶投資者的美股愛股,主要都是NASDAQ 100的成份股。例子包括Tesla(美:TSLA)、Apple(AAPL)、Microsoft(MSFT)、Nvidia(NVDA)、AMD(AMD)、Meta(FB)等等。正如可以從NASDAQ 100的市盈率水平可以作出推論,這些人氣很高的美國科技股比較上昂貴。因此,若果市場的資金成本向上,那應這些人氣科技股的波動性可能會上升。

Cathie Wood是方舟投資(Ark Invest)創辦人,近期旗下ETF表現不濟,成為網民眾矢之的。(資料圖片)

本地市場的主流看法是買入美股便是同要買入美國科技股。然而,不是太多人會想到美股其實涉不同的版塊,而且不同版塊的估值(Valuation)亦有差異。只不過,大多數人現時有興趣的股份離不開估值比率偏貴的科技股,甚至是缺乏穩固盈利基礎的「夢想股」。被坊間稱為「契媽」的Cathie Wood便是喜歡夢想股的最佳例子,旗下基金在2021年不單止錄得負回報,還要嚴重跑輸給S&P 500指數。

如果參考以舊經濟為主的DJIA指數,那麼市盈率未必貴得過恒生指數。再者,恒指公司近一兩年不斷納入高市盈率的科技股以及消費股,亦有可能推高指數的市盈率水平。其中,ATMXJ成員之一美團(3690)(220.6港元),自2020年第4季起亦因為大量投資新業務而開始綠得虧損。如果我們展望2022年,則DJIA指數的市盈率有可能降至16-17倍。相反,盈利未必似預期的科技股有可能將恒生指數的市盈率推高至18-20倍不等。

因此,恒生指數是否真正很吸引,這個真的是見仁見智。

英倫銀行已率先在2021年12月加息。(資料圖片)

英美等地加息的真正原因

談到恒生指數近期的跑贏股份,不得不提及匯控(0005)(54.55港元)。儘管匯控有一半的業務位於亞太區(尤其是大中華區),但是不少本地投資者忽略了匯控是英國的四大銀行之一,業務亦涉及澳洲以及加拿大等地。

匯控股價的推動力因素正正是市場對於英美等地的加息趨勢(亦即利率正常化)的預期。加息有利於銀行的利息收入,因此全球不少銀行股自從2020年第4季起很低調地拾級而上。舉匯控為例,2020年9月底的股價當時仍是28港元左右。

坊間不少人認為英美加息只是「吹水」性質,即使是加也不會加得太多。只不過,押注在英美銀行股的投資者看似很認真。不少在美國上市的銀行股的股價不單止已接近2007年的高位水平,甚至是創歷史新高。

至於坊間人仕有可能忽略了的因素,可能包括G7的稅改措施有可能導致央行不再需要為政府的財政赤字而不斷買債(即QE)。再者,今次的通脹是由於資源供應短缺以及歐美需求恢復等因素所推動。因此,不斷印銀而不會推高通脹的時代已過去了。換句話說,貨幣政策收緊亦有可能是新常態。至少,英倫銀行(Bank of England)已率先在2021年12月加息。

【財經專欄】「侖」理講價.鄭昆侖|善恆證券策略師

作者介紹:筆者 Albert 為特許財務分析師﹙CFA﹚,從事投資行業十多年,包括買方研究分析、獨立股評分析等工作。Albert的投資(投機)理念是尋找鮮為人知的宏觀以至行業趨勢,在人群未湧入前買入「優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