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投資還看三大懸念 「特朗普牛市」純屬虛火?

撰文:蔡啟明 吳美茸
出版:更新:

「特朗普牛市」於2016年底出現,教人意外。圍繞特朗普的一言一行都被市場視作新的投資主題,熱錢紛紛湧進風險資產,在「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激發下美股屢創新高。惟不少經濟學家及投資專家均警告,這一波「特朗普牛市」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無論是其財政政策,乃至於美國加息步伐,均有誇大成分。加上近日有外電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放棄6.5%的經濟增長底線,除風險事件外,三大宏觀主題能否成真,勢必主宰2017年的投資動向。

美國3大指數一片好景,但2017年情勢還得取決於中、美等相關的宏觀主題。(路透社)

回想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消息傳出數小時內,全球投資者紛紛將壞消息當成好消息炒,聲稱特朗普與共和黨聯合的強勢政府將會是解決美國經濟困局的救星,並憧憬華府將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一時間金融、基建等相關股份備受追捧,環球股市市值一個月內進帳近2萬億(美元.下同),帶領美股3大指數輪流攻頂,道指更逼近2萬點的歷史關口。美國著名投資雜誌《巴倫周刊》(Barron’s)發表調查指,大部分投行及基金均一致認為美股「未升夠」,平均預測2017年標指再升半成,反映一眾機構投資者對2017年股市感到無比樂觀。

在此之前認為特朗普當選將會引發股市狂瀉、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坦言,現時金融市場操作純粹出於炒賣預期,激發起以行為衝動做決策的「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營造出美國經濟繁榮的憧憬,達利奧不諱言對未來市場動向「睇唔透」。

正因如此,各大投資機構及基金管理公司均不約而同以「特朗普」作為2017年投資展望的開端,配合美國加息及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形成投資主題的「鐵三角」。這些展望能否一一應驗實屬未知之數,但有關說法或許能為投資者帶來一點啟示。

中港政府出招干預 樓市料回歸平穩

懸念一︰「寬財政、略緊貨幣」完美落地?

市場熱炒特朗普預期,背後自然有其道理。道富環球投資管理首席經濟師Chris Probyn在2017年投資展望報告的開場白中,明言多國央行已「耗盡政策彈藥」,若要刺激通脹及經濟增長,只剩下財政刺激措施一途。而高盛亦預期,歐美兩地以財政寬鬆措施取代貨幣寬鬆政策將成為2017年市場焦點,預言有關做法將帶來更好的增長前景、提振企業盈利、甚至大幅提高通脹水平云云。

不過,自大選以來,佔標普500指數近兩成市值的金融及能源板塊已分別上漲了逾14%及7%,市場對板塊估值是否充分反映預期的說法莫衷一是。加拿大財富管理公司Gluskin Sheff首席經濟學家David Rosenberg就坦言:「目前基建對工業產業的推動力(顯然)被過度放大了。」

與之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美盛旗下的QS Investors基金經理Mike LaBella,甚至特朗普的親密戰友伊坎。對於這些資深投資者而言,現時的市場反應不過反映財政政策可能帶來的好處,但對於所有負面影響卻視而不見。譬如,特朗普聲稱「自列根以來最大的」減稅措施,就恐怕得令美國聯邦政府再一步債台高築。

根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估算,自特朗普上任之後10年期間,他的減稅方案將會令美國政府收入大減近9.5萬億元。若特朗普還要同時進行其5,500億元以上的「基建救國」發債計劃,料政府支出將會遽然攀升,隨時觸發財政赤字及債務上限危機!而且,鑑於今年美國政府公共債務規模已達到19.8萬億元,超過其18.1萬億元的法定上限,意味着特朗普在2017年3月起,便得面臨債務上限談判,屆時即使共和黨願意「強撐」,恐怕特朗普一時間亦難以擴大發債規模及赤字預算。

若2017年中國經濟穩定增長,可為區內帶來正面效應。(美聯社)

懸念二︰美國加息步伐是急是緩?

就在美股熱炒的同時,環球債市卻早已受到挫敗,10年期美債孳息率由1.318厘一度飆升至2.6394厘的高位,致令全球債市市值單月蒸發1.7萬億元,2016年曾經風光一時的債市,竟於一夜間打回原形。

當然,債市被拋售與美國可能告別低息時代不無關係。投資者關注的已經不再是美國加息與否,而是加息的速度與幅度為何。特別是在美國聯儲局於12月議息會議後,利率期貨顯示市場認為政策制定者在2017年落實3次加息的機率為46%,是過去1年統計中最高,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正處於強勢。然而,穆迪首席經濟學家約翰.朗斯基(John Lonski)卻對此不以為然。他直言,美國聯儲局一直有誇大加息次數以對抗投機者的「傳統」,2015年末傳出加息4次,但最終於2016年僅落實1次便是例子。而且,更為現實的問題是,貨幣利率上漲將直接令美國的借貸成本增加,這與特朗普想推行赤字預算、擴大國債規模以刺激經濟的目標相悖。

國泰君安發表的投資展望亦有類似觀點,該機構的首席債券分析師徐寒飛認為,現時市場預期加息3次的假設實在過分激進,他重申加息過急將會令外國投資者進一步拋售美債,引發美債利率提升,致令美國政府償還債券利息的成本增加。而且,自特朗普當選以來,歐洲及新興市場的中長債利率均見反彈逾0.5厘;倘若美國加息過急,恐怕會引發另一波全球債市拋售潮,屆時全球實際利率難免會受到牽連,而歐洲及日本亦會因此重陷通縮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較早前對31位來自華爾街的經濟學家進行調查,大部分人均對美聯儲在其季度點陣圖上標出的利率軌迹持懷疑態度,預期美國2017年只會兩次上調美聯儲主要短期利率,最快亦要等2017年6月才會第一次加息。徐寒飛表示,這些意見顯然與目前股市過度亢奮,以及人們對環球經濟及通脹走強的樂觀預期不符,預料2017年初股市將面臨一波回調修復風險。

懸念三︰中國成功規避金融風險?

除了美國息口政策之外,中國市場亦是各大投資機構的追蹤重點。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幾乎所有大行均一致「睇好」中國經濟在2017年跑贏大市,箇中原因不外乎一點——否極泰來。

事實上,中國企業盈利狀況在過去一年已見大幅改善。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按年增長大幅回升,利潤總額約7,746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14.5%,增速比10月份加快4.7%。根據法興銀行資料顯示,中國企業盈利自2016年7月起便已大幅拋離亞洲區各國,截至2016年10月,中國企業盈利按年增長比率更高達55%,正式擺脫自2014年起的頹勢,重回增長軌道。

宏利資產管理亞洲(日本除外)股票投資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洲更預期,中國經濟復蘇的勢頭將帶動資本市場同步走強。「2017年有望成為亞洲股市的轉捩點,尤其是假若中國的穩步經濟復蘇能為鄰近經濟體帶來正面的連鎖效應。」

自2016年10月起,中國監管部門連番祭出多重殺着,接連打擊樓市、險資、影子銀行及產能過剩行業,加上近日外電消息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放棄6.5%經濟增長目標底線,無非為應對潛在的金融風險。摩根士丹利投資管理首席全球策略師Ruchir Sharma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領導層在大好形勢下甘願放慢經濟增長節奏,無非是抑制國內愈見嚴重的資產泡沫風險。

他指出,中國自2015年起已暴露出資金氾濫的「後遺症」,從商品、樓市、股市、P2P網貸、理財產品等均可見非理性炒賣迹象,明言若當局不出手大力干預,只會重複玩着「扑傻瓜」(whack-a-mole)的遊戲——當一個泡沫誕生時才出手戳破,一個復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