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孖沙爭做航太一哥 Starlink千億美元估值無得輸|伽羅華

撰文:伽羅華
出版:更新:

全球兩大財閥正爭做航太一哥,這場以登陸火星為目標的太空競賽由「鋼鐵俠」馬斯克(Elon Musk)掌舵的SpaceX對撼貝索斯(Jeff Bezos)的Blue Origin(藍源),兩人此前從星際旅行、航太運輸及電動車等領域已經鬥個不亦樂乎,本月初更因衛星軌道佔位問題爆口水戰,為的是覬覦每年總值千億美元的寬頻市場,並重新定義跨國通訊的模式。

近年不少公司均涉足航太領域。(資料圖片)

近期世界首富位置基本上由馬斯克與貝索斯輪流坐莊,兩人出身硅谷最頂尖的創新科企,個人資產亦旗鼓相當,各達2,000億美元,無論科技應用、商業運作及創造財富等各有千秋,但在創造人類未來願景方面,貝索斯實難與馬斯克比肩。

今年2月初貝索斯突辭去Amazon行政總裁一職,表面理由是希望投放更多精力時間於其他投資項目。外界則指貝索斯是想更專注與馬斯克在太空經濟產業見箇真章,尤其是力圖縮窄藍源的衛星通訊項目Kuiper與SpaceX的Starlink(星鏈)間的差距。

早前索斯突辭去Amazon行政總裁一職,市場估計他將專注發展太空經濟產業。(資料圖片)

貝索斯淡出Amazon 冀專注與馬斯克對著幹

Starlink近日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申請將其計劃發射的低軌道衛星移至更低位置,隨即遭到藍源、ViaSat等服務商反對,藍源擔心FCC若批准申請,或增加Kuiper衛星與Starlink衛星的踫撞風險,馬斯克與SpaceX在推特直指藍源窒礙市場競爭,斷無理由為數年後才確認發射的衛星先預留軌道,這無異於「生人霸死地」,藍源則反駁,FCC應考慮Starlink是新型設計系統,不能隨便讓其修訂去年提交的方案內容,相信軌道佔位之爭只是兩間公司長期較勁的開端,日後雙方爭拗將沒完沒了。

目前Starlink已發射逾千顆低軌道衛星,並擬在2024年前發射共4,425顆衛星進入軌道,數年內則發射12,000顆衛星。Kuiper則獲FCC批准發射總數3,236顆衛星,其中一半須於2026年發射進入軌道,兩者初期投資規模都超過100億美元。

貝索斯(圖)與馬斯克,將在太空領域方面爭「一哥」。(資料圖片)

Starlink衛星於336至354英里的低軌道上空運行,這樣通訊時延(latency)可低至介乎20與40毫秒間。時延又稱ping time,是指一個訊號單元由發出至收到對方回應的時間,高軌道衛星因位處22,236英里的上空,時延長達500毫秒,以1毫秒即千分之一秒計,500毫秒即半秒,由於長時延難作為實時遙控及連線打機等用途,所以高軌道衛星通訊與地5G服務競爭存在先天的硬傷,但低軌道衛星亦有本身的短板,一是訊號覆蓋範圍有限,二是與地球自轉不同步,需要發射數千、甚至上萬顆衛星才能建立較完整的全球覆蓋。

以往衛星通訊公司受制於高昂的火箭發射成本,導致服務缺乏競爭力,不少公司因此破產收場。最為人熟悉的是1998年底正式開通服務的摩托羅拉Iridium,公司因客戶太少翌年極速申請破產,較近的有去年上半年衛星網絡初創OneWeb和衛星通信商Speedcast進行破產重組,去年5月全球最大衛星服務商IntelSat亦申請破產保護,可見衛星通訊並非易做的生意。

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SpaceX,所研發的Falcon 9火箭每公斤發射成本僅2,720美元,最新的更可能降至數百美元,是目前各國火箭發射成本最低者。(資料圖片)

火箭發射成本低 Starlink封蝕本門

SpaceX能夠在業界殺出一條血路,最主要原因是其可重用的Falcon 9火箭每公斤發射成本僅2,720美元,最新的更可能降至數百美元,是目前各國火箭發射成本最低者,中國的火箭發射成本介乎5,000至8,000美元,印度經過政府補貼的火箭發射成本亦要5,000美元,但SpaceX部分可重用的火箭發射技術愈益成熟,成本愈來愈低,將來或許如馬斯克曾所言,發射成本最終可降至10美元,讓Starlink開的寛頻通訊立於不敗之地。

今年初Starlink挑選逾萬名美、加、英、德及澳昌等地居民提供「Better than nothing」的Beta版服務,經過數周各類天氣情況下進行的測試,初步反應正面,對於原本未能上網或只能使用低速寬頻服務的居民,Starlink的無限數據寛頻服務是一項game changer,能夠徹底改變用戶作業、甚至生活模式,以往城市人希望移居生活成本較低的鄉郊地區,遇到水電供應一般都可以解決,最大難題反而是寛頻上網。

火箭發射成本大減,有助相關行業發展。(資料圖片)

在Starlink服務面世前,美國人較常用的寛頻通訊商有HughesNet或ViaSat等,但在收費或服務質素,都與Starlink差一大截。

以HughesNet高軌道衛星為例,其提供的數據下載速度最高25Mbps,上傳最高3Mbps。收費方面,30Gb數據上限計劃的月費為100美元,上限50Gb的月費為150美元。由於有數據上限,一套兩小時長4K視頻,往往已用爆當月額度。

至於Starlink,數據下載速度初步介乎50Mbps至150Mbps,平均為100Mbps,上網睇Netflix高清、甚至4K視頻(一般20Mbps已可傳送)應該游刃有餘,上傳速度為20Mbps,平均時延30毫秒足夠連線打機之用。大家可能擔心用戶急增,數據速度及服務質素會急降,但這種擔心只是過慮,當市場需求暴增,服務商自然會發射更多低成本的衛星進入軌道,解決供應不足問題。

下載速度100Mbps 睇4K視頻零窒礙

收費方面,Starlink的競爭優勢更為明顯,其每月寛頻費為99美元,可逐月計數,用戶只需支付衛星天線及Wifi轉發器合共499美元,連運費及稅費在內總計近600美元。而登記為HughesNet用戶,需要一次過繳付兩年月費,大型衛星天線才會免費提供,但仍要繳付450美元Wifi調解器,並按月支付15美元租金,若期間停用,餘款不會退回。

根據SpaceX預測,公司希望至2025年能創造360億美元的年收入,其中超過300億美元將來自衛星互聯網收入,其餘為火箭發射收入,但這目標受到部分人的質疑。

SpaceX曾透露,Starlink每顆衛星最多可支援23Gbps下載量,若公司能按計劃趕及2025年發射12,000顆衛星,理論上這個通訊網絡可支援276,000Gbps的下載量,假設每個用戶平均下載速度為100Mbps,意味Starlink的衛星網絡同一時間只能支援全球276萬用戶,若按99美元月費計,年收入僅為32.8億美元,而非SpaceX原本預測逾300億美元。

以聰明絕頂的馬斯克有可能如此粗疏誇大業績嗎?答案當然是「不」。讓我們先假設Starlink要爭取年收入超過300億美元的話,意味它需要吸納超過2,500萬用戶,若以12,000顆低軌道衛星支援所有用戶同一時間都享受100Mbps的下載速度,當然是不可能,但所有用戶同時使用100Mbps的可能性亦非常低,相信SpaceX已經參考傳統寛頻資源的使用模式,作出這樣業務前景的預測亦無可厚非。

+3

SpaceX估值兩年升逾倍 最新達740億美元

事實上,SpaceX過去兩年進行融資的估值變化,已經反映投資市場非常看好Starlink的衛星通訊業務,5次融資共籌集41.7億美元,估值由2019年4月的330億美元,增至2021年2月最新的740億美元,按每兩年增長一倍速度,2025年SpaceX不難達到1,500億美元估值,當中Starlink應該佔千億美元以上。

馬斯克本月初曾透露,一旦可合理預測Starlink的現金流,將予以公開上市,但在實現財務自主前,Starlink必須先跨過財務和技術方面的難關,他並預計Starlink明年將遇到現金流問題。意味Starlink屆時需要自行融資,相信上市集資是其中的選項。

根據Digital2020一項調查報告,全球80億人中,一半可以享受流動通訊的上網服務,但估計有32億人未能上網,相當於10億個家庭。Starlink冀望至2030年能取得10%市佔率,即是為1億個家庭提供衛星寛頻服務。

假設Starlink為了將寬頻服務更大眾化,將月費由目前99美元降至60美元,至2030年能取得1億家庭用戶的話,每年月費收入720億美元(未包括長途通訊),粗略估計經營利潤率為30%,經營溢利則為216億美元,參考蘋果公司最新預測市盈率為36倍,給與Starlink介乎30至50倍市盈率並不為過,這相當於估值6,480億至1.08萬億美元,要留意萬億美元估值是建基於最牛的情境下,若然一些國家如中國及印度禁止未經批准的衛星通訊落地,有關估值可能要打個五折,但千億美元的估值肯定「無得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