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希、特齊倡加大財政開支 美債風險全球承擔

撰文:蔡啟明
出版:更新:
面對美國經濟復甦疲弱,兩位總統候選人不約而同提出基建救國措施,惟美國現時債台高築,如何在保持增長的同時維持債務健康,將成為市場的首要關注點。(AP Exchange)

用債台高築形容美國,一點也不為過。自2008年10月雷曼兄弟事件爆發以後,美國政府為拯救瀕臨瓦解的金融體系,多次通過國會放寬債務上限,寄望未來經濟好轉後,政府赤字有所改善。

8年過去,金融市場穩住下來,奧巴馬任期內,美國的赤字雖然由高峰期的1萬億(美元.下同)降至約5,000萬元,但在「債冚債」的操作下,美國國債規模期內擴大近兩倍,由奧巴馬上任前的10.6萬億元,飆升至19.79萬億元,單是公眾持有債務已佔美國GDP的77%,為二戰後以來最高水平。國會預算辦公室更預計,這個比率在未來10年會進一步上升至85%。

希拉里計劃向總部遷往海外的美國企業徵收「離開稅」,增加政府收入。﹙路透社﹚

希拉里誓保收支平衡

面對這個財政「爛攤子」,兩位總統候選人均沒有「勒緊褲頭」的意思,反而主張大開水喉,把着眼點放在刺激經濟一環上,兩人難得「一致地」向基建及教育投資押重注,企圖基建救國。此舉能否令美國經濟重回增長正軌,未有定論,但「錢從何來」的問題始終要解決。想逃出財政懸崖,從來不離加稅、滅赤、減福利三部曲。為此,兩名候選人在闡述政綱時顯然展露了兩套截然不同的理財哲學——希拉里選擇了向富裕階層開刀,特朗普則決定施展他最自豪的「債術」。

希拉里不但計劃向那些將總部遷往海外、享受低稅率的美國企業徵收「離開稅」(Exit Fee),更宣稱在上任後會大力推動針對高收入人士的「巴菲特稅」,要求年薪超過500萬元的富商巨賈多繳4%的稅收。美國稅收政策中心(Tax Policy Center)就認為,雖然希拉里的政策勢必導致勞動力及邊際稅率上升,從而減低高收入家庭的工作、儲蓄及投資積極性,但有關建議料為聯邦政府在未來10年增加1.1萬億元的收入。

相較之下,自言喜歡及了解債務的特朗普卻顯得寬鬆得多。他的智囊兼經濟顧問庫德洛(Lawrence Kudlow)已明言,特朗普最急切解決的是經濟增長問題,財政赤字及國債都不會是他任內最關注的議題之一。難怪特朗普竟先後承諾將不會削減醫療、社福、退伍軍人福利等開支,甚至反過來增加美國國防預算。另一邊廂,又計劃實行規模達到4.4萬億元的減稅措施,變相給最富裕的一群人減稅。據他的如意算盤,即使有關方案會令美國短期內承受赤字預算帶來的風險,但最終美國GDP將會以每年5%至6%的幅度增長,帶來收益將可抵銷之前累積債務。

黃元山:美國不可能削開支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表示,若要「兩害選其輕」,相信希拉里的收支平衡方案將會較為靠譜。不過,他亦強調無論哪一位候選人上場都好,也難以解決美國負債纍纍的情況。

「特朗普既要大展拳腳,又要大幅度減稅討好選民,財赤及債務惡化是必然的事。加上他對自由貿易存有敵意,實在難以想像他的一套會行得通。至於希拉里的加稅措施,雖然可以為其刺激經濟方案帶來資金,但歷史上從來沒有加稅可以不帶來負面影響,至少GDP一定會跌。而且她的方案最多只能令減緩債務升幅,但距離贖債仍相當遙遠。」黃元山稱。

截至今年8月底,美國政府用於醫療、社保、國防、債息償付及退伍軍人福利的開支便高達2.95萬億元,比起總收入的2.91萬億元還要多一點,但這些項目均為權益保障項目(Entitlement Program),削減任何一項開支隨時會帶來嚴重的政治風險。「奧巴馬執政時代是美國近代經濟最壞的時代,因此他在削減公共開支時需要冒上的政治風險較低。反而到了當下,經濟復蘇有點苗頭,總統要在不食言或付出任何政治代價的情況下削減項目,騰空資源推行新的經濟刺激方案,根本是不可能!」黃元山分析道。

自詡對債務瞭若指掌的特朗普多次強調,美國必須冒險擴大財政赤字,藉此加速基建項目上馬。(路透社)

美債風險恐升溫

特朗普的擴張性財政政策與減稅,將令美國財政赤字大幅上升,屆時美國債券的風險溢價上升,長期利率亦恐怕會因此上升。總的來說,特朗普上台不但會令美國債務大幅上揚,恐令利息成本也會大幅飆升。

特朗普曾表示,若然美國真的因此陷入債務違約危機時,他將會帶頭說服債權人,以長債換短債,或折扣還債的方式重組債務。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Benjamin Cohen認為,如斯做法等同承認了美國已陷入債務違約的漩渦中,不但重挫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地位,更會毀掉美國作為全球最安全的金融避風港的信譽,最終帶動融資市場上其他融資渠道的利率走高。

目前,美國政府每年為其債務支付近2.5厘的利息,按現時約20萬億元美國國債規模計算,美國一年便要花約5,000億元作償付之用;每提升1個百分點息率,便要額外加付2,000億元。「如果利率上揚,債務再融資就沒有意義了。唯一能夠有所幫助的,就只有債務重組。」歐洲太平洋資本行政總裁Peter Schiff 警告。

乍看起來,風險山雨欲來,但黃元山相信短期內問題不大,「始終美元仍然是全球交易貨幣,加上美國債息仍處於歷史相對低位,這些條件都讓美國政府能夠以低利率發債,享受低成本融資的好處。」他相信,不論誰人上台都好,美債風險最終仍是由全世界一齊承受,「當然,短期內不會出現債務違約,不等於可一勞永逸。美國正好比一個高血糖、高膽固醇的病人,只是尚未驗出患有心臟病而已。」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嗎?請購買今期《香港01》周報,或點擊此處:成為我們的訂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