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運及物流業顧用17萬人 但競爭力正在下降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早前香港碼頭業界組成香港海港聯盟,引來香港航運業競爭力下降的關注,同時也帶來市場壟斷的質疑。近年香港航運業面臨遠至上海、近至深圳的激烈競爭,過往的優勢已經大不如前。

葵涌四大貨櫃碼頭公司,即香港國際貨櫃碼頭、現代貨箱碼頭、中遠─國際貨櫃碼頭(香港),以及亞洲貨櫃碼頭,在1月8日宣布成立香港海港聯盟。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表示,上述四大貨櫃碼頭公司,佔香港集裝箱碼頭業務市佔率超過95%,委員會憂慮業界別無選擇,聯盟可以在客戶和定價方面達成不競爭協議。

香港海港聯盟是否壟斷,現時仍未有定案,但競爭力下降是不爭的事實。

香港2014年仍是世界最強 2017年已跌至第五

據勞氏船級社(Lloyd's)的資料,2004年起香港已從世界最大集裝箱運輸港口,下跌至2017年的全球第五位,業界預期排名還將會進一步下降。

根據上述資料,2017年上海處理了超過4,000萬個標準箱,較香港2,100萬個幾乎多出1倍。

專家認為,香港貨櫃碼頭有進步,但競爭者進步更快,一些十年前有明顯優勢的項目,優勢正在消失。(資料圖片)

來自中國及區內其他碼頭競爭 日趨激烈

現代貨箱碼頭董事總經理Peter Levesque對《CNBC》表示,中國及區內其他碼頭的競爭日趨激烈。

他表示,組成香港海港聯盟是要增強香港貨櫃碼頭的整體競爭力。根據聯盟資料,碼頭及物流業從業員有17.4萬人,佔香港經濟的3.2%。

香港有進步但其他地方更快手 優勢正消失

其實多年來香港航運業發展並非停滯,《CNBC》引述獨立的航運業顧問Jonathan Beard指出,在香港緩慢進步的同時,競爭對手正快速發展。

他指出,10年前香港與深圳相比較有優勢,因為香港擁有更好的設施、服務與航運基建。但他指出這些優勢近年已逐漸消失。

Jonathan Beard表示:「現在貨物經過哪個港口,選擇時更着重價格,因為幾個港口已經可以提供相近的服務質素。競爭力是相對的,香港是有進步,但其他地方的步伐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