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街跑團】以跑步化解與兒子衝突 媽媽組跑步團感染身邊人

撰文:陳樂希
出版:更新:

46歲的Shirley一年前開始練跑生涯,更以跑步作為跟子女溝通的橋樑。眼見自己和子女的關係有所改善,她希望身邊已為人父母的朋友也可以利用運動促進親子關係,所以就從體質管理的學員和長子幼稚園的家長開始,召集各方好友一起來個親子街跑團。
攝影:楊程

Shirley一年前開始召集各方好友,帶同子女一起來個親子街跑團,培養共同興趣,增進親子感情。

來參加的爸爸媽媽,經常因溝通不足而跟正值青春期的子女產生摩擦。看到Shirley發起這個活動,他們都十分踴躍,希望藉著這次機會多做運動之餘,又能跟子女增進感情。跑步團幾乎每個星期二晚都會聚在一起,跟教練學習跑步技巧,又會不時一同報名參加比賽。

媽媽Colour漸漸跟跑步「有friend做」,兒子細朱則透過跑步戒毒。

從討厭跑步到跟它「有friend做」

跑步團中,有不少父母沒有跑步的習慣,起初更是討厭跑步。去年1月開始參加練習的Colour,笑謂自己以前跟跑步「無friend做」,從小學到中學跑步都是跑最尾,最討厭就是跑步。但可以與朋友一起跟教練做運動,她決定踏出第一步,先跟丈夫一起跑,之後更邀請小兒子細朱參與。她形容自己跟跑步的關係,從以前「無friend做」發展至「鄰居」,到現在開始「有friend做」。

媽媽作出如此生動的比喻,16歲的兒子細朱也不遑多讓,他以「戒毒」形容自己跟媽媽一起跑步。「以前一回家就打機,不想出街,媽媽說幾句便會心情煩躁,常起衝突。跑步就像戒「毒」(打機毒男的毒),跟媽媽多做運動後,除了心情變得開朗,也願意參加更多活動。」

延伸閱讀:【非常家庭】享受賽道上的親子時光 父母以跑步拉近與孩子距離

兒子Thomas跑步後心情放鬆,讓媽媽Fion更容易走進他的心房中。

兒子對跑步感興趣 把握親子共處時光

同樣育有兒子的Fion表示,男孩子升上中學後更加有自己的一套,能夠跟兒子參加他感興趣的活動十分難得,「他平日很難約,問問題又不理睬,唯獨對運動感興趣,比賽又會提醒我要帶什麼裝備,親子一齊跑步非常好。」15歲的兒子Thomas也承認以前太專注學業,很少空餘時間,現在跟媽媽一齊跑步,除了有更多時間相處自己的身體也變得更健康,精神和心情亦有所改善。

媽媽Alice在學校運動會中跑出成績,令女兒Jasmine刮目相看。

媽媽投其所好 打開女兒心扉

當一般人以為女孩子的情況比男孩子好時,Alice表示女兒Jasmine的反叛行為令她頗為頭痛,「她11歲開始反叛期,不愛跟我溝通,走進她的房間時她會趕我出去,覺得我很煩。」後來Alice看到女兒喜愛運動便嘗試投其所好,開始跑起步來,更在一次女兒的學校運動會家長比賽中得獎,令女兒刮目相看,放下介心。自此之後,Alice和女兒的關係變得更為親密,Jasmine會主動找媽媽一起練習街跑,又跟她一起報名參加比賽。

爸爸Syndney不時也會跟她們一起跑步,本身較常自己跑步的他,認為一家人一起跑步有另一種感覺,「雖然跑步時每人都有自己雙腿,跑自己條路,表面上是很個人的活動,但其實一家人跑步時,心是連繫在一起的,因為跑步途中會留意家人的步伐,互相關心。」

Colour和細朱兩母子在親子跑步後,更容易包容對方的脾氣和情緒。

運動後學會多花時間相處 加深了解

人與人的相處當中,總會有摩擦,但只要願意花時間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什麼問題都能迎刃而解。16歲的細朱十分懂事,他認為家人之間有爭執是少不免的,但最重要是事後願意坦承分享。他們一家最近有個習慣,就是一有衝突便會相約一起去吃甜品,互相「告解」,將情緒和意見表達出來。

跑步團幾乎每個星期二晚都會聚在一起,除了跟教練學習跑步技巧,也能享受親子相處的時光。

幾個跑步家庭不約而同都認為,一家人跑步最開心的時光是運動後的休息時間。因為多了時間相處和溝通,也能夠找到共同話題和興趣。Alice更認為,幾個家庭一起跑,會產生互相鼓勵的「化學反應」,「當你沒有心情跑步時,看到旁邊的家庭正在齊心跑步,會立刻加強了推動力,大家互相支持打氣,令氣氛變得更好。」,可說是一個「一加一大於二」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