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蛋迷思】翻熱蛋破壞蛋白質 營養師:難消化引致腸胃不適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雞蛋營養豐富,對兒童成長有多種益處,但長輩常說「小孩不可吃隔夜蛋。」指其會引致小腸氣,香港營養師學會 (HKNS) 認可營養師李杏榆(Annie)則表示這是誤解,但不論任何煮法,當雞蛋經再加熱時,會破壞其蛋白質,導致更難消化,建議任何食品都應新鮮食用。

翻煎太陽蛋會令其更難消化,亦會使用更多油。(VCG圖片)

隔夜蛋料理易生細菌

Annie指出,食用隔夜蛋最大的問題是營養會流失,或滋生細菌。如果是烚熟,煮熟後建議不要剝殼,避免雞蛋與空氣接觸,可減少滋生細菌的機會。但若果雞蛋沒有徹底烚熟,又或預先混合其他食材,如沙津醬、蕃茄炒蛋,冷藏期間便有可能滋生細菌。她又提醒家長不宜把流心蛋放過夜,因未徹底煮熟會容易滋生沙門氏菌。

翻熱食物更難消化

煎和蒸煮方法所保留的營養價值差不多,但再翻熱時會破壞其蛋白質結構,導致更難消化:「如消化不良,會引起腸胃不適、影響胃口,令小孩在正餐時吃得少,缺乏營養,導致免疫力下降,甚至影響成長。」又或翻煎用上更多油,導致吸收更多脂肪:「其實隔咗夜,任何食物都會『爭少少』,我都經常給女兒煮雞蛋,但都會即煮即食,新鮮食用。」

雞蛋的營養價值:一隻蛋含約6—8克優質蛋白質、胺基酸、少量膽固醇、維他命E及D及其他微量營養。Annie指因人體不能製造優質蛋白質,故必需從食物攝取。根據食物金字塔建議,一名4至6歲的兒童每日應攝取2至3份蛋白質,她建議每天食用一隻雞蛋,配兩份魚、雞或豆類食物,吸收不同種類蛋白質,豐富營養覆蓋範圍。

香港營養師學會 (HKNS) 認可營養師李杏榆。(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