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懷孕婦女情緒波動 家人應如何配合避免孕婦患上產前抑鬱?
剛踏入龍年,因中國傳統生肖屬龍可為家族帶來興旺,所以每逢龍年將至,不少為龍B的夫妻會努力「造人」。懷孕女士有什麼要注意、檢查、情緒變化等等,李醫生會跟大家分享。
孕婦注射疫苗確保有足夠抗體保護嬰兒
由2020年開始,衛生署推行孕婦百日咳疫苗接種計劃,建議孕婦在26至34周接種百日咳疫苗。百日咳是高度傳染性的細菌性傳染病,可引起劇烈的咳嗽,而病徵可以持續兩至三個月,嬰幼兒患上百日咳更大機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例如肺炎,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政府為兒童提供的疫苗接種計劃,幼兒 2 個月大就會接種第一劑百日咳疫苗,但剛出世的嬰兒首兩個月卻無疫苗保護,所以建議孕媽接種疫苗,抗體由胎盤傳給嬰兒以作保護。
由於抗體會隨時間下降,所以無論在懷孕前或者上次懷孕期間曾接種疫苗,每次懷孕時應重新接種疫苗,以確保有足夠的抗體傳給嬰兒作保護。而證據顯示百日咳疫苗對孕婦及胎兒是非常安全的
孕婦懷孕時情緒上出現巨變 伴侶及家人應如何配合?
孕婦受到荷爾蒙的影響,再加上懷孕期間的身體變化和不適,令情緒變得波動,容易煩躁不安,再加上重大的角色轉變,對胎兒的成長和分娩過程存在的未知數,都令她們感到焦慮,影響她們的情緒。
如果媽媽出現以下情況:
持續情緒低落
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
容易哭泣
食慾不振
失眠
焦慮,容易煩躁不安
而這些情況持續兩個星期以上,就有機會患上產前抑鬱,應盡快尋求醫生協助。
孕婦應該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有充足的休息,適量的運動,例如散步,有助放鬆心情。而伴侶和家人的支持和陪伴,對孕婦最為重要,多關心孕婦的感受和需要,並一齊出席產前講座,可了解懷孕的變化,分娩的過程,以及產後育兒資訊,以減少焦慮。
相關文章:產後憂鬱的5件事:產婦3種情緒障礙別忽視 1成爸爸患上卻不自知
相關文章:產後抑鬱|因未能哺乳恐抑鬱成病 留意十大症狀每天呼吸法減壓
準備生產時,孕婦要什麼注意?
孕婦應注意作動徵兆,包括陣痛,見紅,穿水。
陣痛:因為子宮收縮而帶來有規律而持續的陣痛,這些痛會越來越頻密,而強度亦會越來越厲害
見紅:當子宮頸開始軟化、變薄以及擴張,便會流出粉紅色或帶有血絲並呈黏性的分泌物
穿水:穿水是包裹胎兒的羊膜破裂,無色無味的羊水從陰道不能自控地流出,可以大量流出,亦可以慢慢滲出。
這三個徵兆並不一定會同時出現,亦無必然次序,如出現作動徵兆,應入醫院檢查。
除了作動徵兆,孕婦亦要每天留意胎動。孕婦一般在18-24周開始感覺到胎動,周數越大,次數越多亦越明顯。在懷孕二十八週後,如果孕婦感覺到胎動的次數減少了,便應在安靜的地方側卧,留意胎動,胎動次數於兩小時內少於10次,便要盡快看醫生作進一步檢查。
BB出生後,產後媽媽有什麼要注意? 如何保養身體盡快恢復?
分娩後,產婦要留意惡露的情況,多按摩子宮可幫助子宮收縮,減低產後出血的風險。在產後初期,惡露量會比較多,而且呈鮮紅色,而慢慢會轉成淡紅色,大概6個星期,惡露便會乾淨。若惡露量明顯增多、帶有惡臭、或出現發燒及下腹痛的情況,則需看醫生檢查及處理,排除子宮內膜發炎。
而無論順產或開刀的產婦都會有傷口,所以要注意個人衛生同清潔,保持乾爽,減少傷口感染的機會。
產婦在分娩時會消耗很大的體力,所以要爭取休息睡覺的時間,伴侶及家人如果可以幫忙分擔家務和照顧嬰兒,產婦便可以有更多時間休息。而產婦亦要有均衡的飲食,攝取充足的營養,並補充足夠水份,尤其是餵母乳的媽媽。如生產過程失血較多,便要多吸收鐵質豐富的食物,如肉類、深綠色的蔬菜、豆類等。當身體逐漸恢復時,可開始做一些簡單的產後運動,例如腰背、腹部肌肉運動可減輕少腰酸背痛,而骨盆底肌肉運動可預防產後小便失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