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習成績卻不理想 怎樣助小朋友改善心理狀態?|Natalie Yim
面對困境,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可能會感到情緒低落。幸好這一百多年多來,心理學家一直透過觀察、實驗和研究,找出各項處境與我們的認知和情緒之間的關聯,從「變得更糟」中突破,令我們更自主,心靈更強韌。
連續遇上困境,或因某事情困擾多時,我們可能會開始覺得,即使多用功,也沒法改變現狀,而覺得無助。心理學稱這種因屢戰屢敗而產生的無助感為「習得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它可以出現在生活的各種範疇,不過教育工作者一般談及「習得無助感」時,通常針對小孩的學術表現。
例如,一位學生雖然有溫習,成績卻不理想。如果同樣事情再發生兩、三次,他就會認定用功與好成績無關,是自己笨,或沒才能,索性放棄。這類情況其實很常見,不過在發生之初較難被老師或家長發現。大人可能以為孩子在考試中失手,或者偶爾懶惰沒溫書,等到發現小孩某科目特別差,才知道他們已經累積了很深的「習得無助感」,學習進度也落後了許多。
當然,為什麼雖然學生有溫習,卻得不到理想成績,中間涉及很多原因:沒理解清楚課文,沒聽懂老師的話,精神不佳地應付考試等等。講到成績,家長大可以讓子女補習,催谷他們,但針對小朋友的心理狀態(習得無助感),心理學家表明如果一個人習慣把不好的事情解釋為(1)長久以後都會發生,而非單一事件,(2)生活所有範疇都受影響,而非特定範疇受影響,(3)自己能力不足,而非不夠努力,他就最容易受「習得無助感」打擊而放棄。
改變孩子的思維習慣,其實能夠與傳統的學術補救措施(補課,補充練習,重測等)相輔相成。另外,從易到難,重新一步步讓孩子抓回成功感和自信,也相當重要。多給予小孩鼓勵,亦有助他們打破「習得無助感」,繼而使他們心靈更強韌,更懂得在失敗後堅持下去。
作者簡介:
Natalie Yim 為資深英語教師及《童理心》會董,語言學畢業,掌握語言的微妙,後修讀心理學,了解行為動機,故善於解讀小孩的說話與舉動,相信親子關係是教養的基礎:理解應比責備快,解決問題應比懲罰落力。
相關文章:能積極面對逆境 4個方法助孩子提升自我效能|Natalie Y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