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大腦發育關鍵期在2至6個月 醫學博士教你如何令寶寶變聰明積極

撰文:嬰兒與母親
出版:更新:

寶寶情緒不穩定?安全感不足?可能都和嬰兒時期的大腦發育有關!2~6個月正是腦部突觸大量增加的時候,因此這個時期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大腦發展方向,家有新生兒的父母千萬不能錯過的重要資訊在此!

大腦隨著成長逐漸發育

嬰兒一出生,腦細胞的數量就與成人幾乎相同,但大腦的發育決定於出生之後,連結細胞之間的「神經迴路」的發展,隨著每個月的成長,腦部的發展也逐漸成熟。當胚胎42天大左右,神經元細胞開始增生;大約8週分化成不同的神經細胞;到了出生之後,嬰兒的腦細胞數量就與成人相同可,6歲左右的孩子的腦容量就約成人約的90%,但並不代表腦部發育已成熟。

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賴明琪解釋,神經元細胞要作用是要與其他神經元做連結。成熟時,一個神經細胞可與一萬個神經元作連結,也就說接下來還需要「突觸形成」(synaptogenesis)及「髓鞘化」(myelination)。賴明琪醫師進一步說明,神經元細胞延伸出2種突起,比較長的是「軸突」,作為傳遞之用,另一種為作為接受資訊之用的「樹突」,而「髓鞘化」可加快軸突的神經衝動的傳遞。

寶寶出生之後,髓鞘化和神經突觸形成仍在進展中,在1~2歲是神經突觸最豐富的階段,之後就會開始建構與修剪,也就是越常使用的部分,其神經網路就越豐富,若是沒有使用的地方,就會進行修剪。直到青春期過後,呈現較穩定狀態,不過,整個人生依其生活經驗及學習都仍有些微的建構與修剪只是幅度較小。

【相關圖輯】寶寶長大後適用 8大能增強記憶的補腦食物(點圖放大瀏覽):

+11

胎兒時期:媽咪平靜的心情,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當懷孕18週時,已有研究顯示當媽咪壓力大,血液中壓力賀爾蒙升高時,透過胎盤相連的嬰兒也會受到影響,因此媽咪能夠儘可能保持平穩情緒是很重要的。曾有一相關實驗,檢測267位孕媽咪的血中皮質醇以及胎兒羊水的皮質醇,發現兩者到了孕期17、18週之後呈現正相關,且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其關聯性更強。

賴明琪醫師指出,皮質醇被稱之為壓力性賀爾蒙,是處於壓力刺激之下才會分泌的,用於應付緊急狀況,像是可以突然跑得很快、對重大事故的記憶深刻,但是長期接觸皮質醇,也就是長期處於高壓,就會顯得疲累、容易憂慮、身體也比較容易生病。不過,上述研究只能證實孕媽咪的情緒狀態對於胎兒是有影響的,但並未更進一步地證明對腦部的發展的影響,及分析究竟多嚴重的壓力、多高的皮質醇或經歷持續多久的壓力才會造成胎兒的傷害。而另有研究顯示,高壓力女性較不易受孕,且容易有早產兒,甚至影響小孩的後的表現。

當懷孕18週時,已有研究顯示當媽咪壓力大,血液中壓力賀爾蒙升高時,透過胎盤相連的嬰兒也會受到影響。(Gettyimages/視覺中國)

0~2個月:腦細胞慢慢地踏出了相連的第一步

嬰兒誕生在世上的過程中,隨著五感的刺激,腦部的神經元(神經細胞)之間的突觸(神經傳達物質)就逐漸建立起來。在這個時期,當嬰兒在對外界傳達「不愉快」時,他的問題能夠被接受並被解決,就是培養積極大腦萌芽的契機。

對於0~2個月的小寶寶沒有辦法真正預測他們的情緒,因為寶寶還不會口語表達,其表現以及大人所能觀察的跡象是十分有限的。不過,很明顯的是笑與哭,通常寶寶在1個月大時,就會有嘴角稍微上揚的表現,但這是否為有意義的笑容無從得知,但可知的是開始有這個本能了。

差不多2~3個月大之際,開始會有社會性的微笑。賴明琪醫師表示,從照顧者與寶寶的互動發現,寶寶除了微笑之外,還會有開心的咕咕聲,代表寶寶是很愉悅的,而這種互動是正向的。這個時期超級重要!!

對於0~2個月的小寶寶沒有辦法真正預測他們的情緒,因為寶寶還不會口語表達,其表現以及大人所能觀察的跡象是十分有限的。(Gettyimages/視覺中國)

2~6個月:發展中決定性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正是腦部突觸大量增加的時候,因此隨著這個時期的養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大腦是傾向於什麼類型,是喜歡人就算不熟悉也會主動互動的積極型大腦,還是不願意主動互動的消極型大腦。希望養成積極型的大腦,當孩子在與你互動時,成人要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對待,就是這個時期必須注意的要點。

過往有些派別可能會認為寶寶哭泣不要馬上抱起來安撫,不過,目前較傾向的作法是給予正向回饋。賴明琪醫師指出,當爸媽對著寶寶笑,寶寶會回報給爸媽一個大大的笑容,爸媽感受到愉悅,實寶也是如此,然而,這樣的正向回饋是有益於大腦發展的。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接受的」!

這樣的方式對待他──面帶微笑、目光交會、握住伸出的手

過往有些派別可能會認為寶寶哭泣不要馬上抱起來安撫,不過,目前較傾向的作法是給予正向回饋。(Gettyimages/視覺中國)

6個月~1歲:到了1歲左右,突觸的增加達到巔峰

大腦的突觸在1~2歲時到達高點!情緒發展也更為地複雜,更要讓孩子大量的感受到「被接受」=「愉快」的情緒。有的孩子已經開始認生,知道媽咪與其他人的不同,「超愛媽咪」=「喜歡人」的表示,也是走向積極型大腦的徵兆。

有些寶寶看到不熟識的人會哭得十分激烈,有些寶寶只是稍微哭一下並不會很害怕,每個寶寶的反應都不同,除了本身氣質的影響之外,也與照顧者給予的暗示有著密切的關係。賴明琪醫師表示,寶寶會觀察爸媽的臉部表情,如果這位陌生人是與媽咪感情很好的阿姨,寶寶可以感覺到媽咪的反應,因此寶寶並不會有太多的不安,但若走在路上突然有一個陌生人伸出手想要摸摸寶寶,寶寶是可以感受到媽咪的防衛心因而起了較大的反應。

1~2歲:整理整頓不需要的突觸進化成為聰明的大腦

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1、2歲是一個改變的時期,度過了突觸高點後,開始過濾留下性能佳的突觸,往更聰明的大腦進化。值得注意的要點是「自我的萌芽」,重視孩子「想要自己嘗試」的情緒,完成後給予正確的讚美,讓孩子感受到達成的自信,從旁輔助大腦的進化。

一般來說,關於聽力及視覺突觸在寶寶3、4個月大就建立了;關於語言的突觸發展則是在8、9個月開始發展高峰;較高功能的智商則要到差不多1歲過後,2歲達到高峰,之後就會神經突觸會依所遭受經驗而修剪。

有些寶寶看到不熟識的人會哭得十分激烈,有些寶寶只是稍微哭一下並不會很害怕,每個寶寶的反應都不同。(Gettyimages/視覺中國)

養成積極型大腦要這樣做

你知道嗎?嬰兒時期的養育方法,決定著腦部會發展成為「積極型的大腦」還是「消極型的大腦」,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而這個重大的發展取決於媽咪與周圍成人對待孩子的方式與態度。

1.肌膚接觸:

透過與孩子的肌膚接觸,傳達媽咪溫暖的情感。

肌膚接觸是本能!有一實驗是將剛出生的小猴子與母猴分離,再提供兩個假猴媽咪,一是鐵絲網製成但有奶水的假猴媽咪,另一是觸感很好的絨毛布但沒有奶水的假猴媽咪。幼猴一開始與母猴隔離時,顯得十分驚恐,想要獲得撫慰,幼猴選擇了抱絨毛假猴媽咪獲得安撫。

不過,幼猴發現絨毛猴媽咪沒有奶可以吸,於是,需要喝奶時,就會找鐵網假猴媽咪,其餘時間則是賴在絨毛假猴媽咪身上。賴明琪醫師指出,原本以為「有奶便是娘」,但其實觸感是非常重要的!

恐懼感與不安全感可以透過肌膚接觸減輕。而要有肌膚與肌膚之間的親近,必然地要與孩子靠近,身體的靠近地接觸更能直接傳遞媽咪的溫暖情感,如果能夠搭配上溫柔的語氣說話,效果會更好。

Point:

與媽咪肌膚接觸消除孩子的不安與恐懼感。

可以全身緊緊黏在一起,增加安全感!

透過與孩子的肌膚接觸,傳達媽咪溫暖的情感。(Gettyimages/視覺中國)

2. 生活作息:

「早上明亮,晚上關燈」,養成積極型大腦絕對不可缺的要素!

被稱為「幸福賀爾蒙」的血清素,透過沐浴在早晨陽光下來產生,如果血清素無法正常分泌,身體對於食慾、呼吸及姿勢的維持等,生活上最基本的運作都會變得遲鈍,更無法好好控制情緒的穩定,對於心理也有不好的影響。

Point:

分泌幸福賀爾蒙「血清素」,陽光是不可缺的條件!

血清素的敵人是壓力。早起,多做身體活動,調整生活習慣,減少壓力累積。

除了血清素之外,多巴胺、催產素及腦內啡都是可以讓人體感覺到開心的賀爾蒙,賴明琪醫師指出,只有親餵媽咪才能夠感受到特殊的愉悅感受,是因為寶寶的吸吮促進了催產素的分泌。而想要促進這些幸福賀爾蒙的產生,穩定情緒、均衡飲食、適度運動、按摩及曬曬陽光都是必要的。

3. 正面語言:

多給孩子聽到正面安定的語言!

不要對孩子說「不行」、「你不會」…等負面的語言,在說這樣的話時,媽咪自己的情緒也會變得負面,而孩子會透過語言去讀取媽咪的情感。將話語改成「正在觀察大家啊」、「還在練習中」等正面的說法。

Point:

不要否定孩子的行動,改用正面的言語來帶領
如果不知道怎麼說時,針對狀況想像孩子的心情,用語言表達出來

多給孩子聽到正面安定的語言!(Gettyimages/視覺中國)

4. 愉快表情:

媽咪要帶著微笑,表現很多的「愉快」!

媽咪的笑容是積極大腦養成的重要條件,笑容象徵著「愉快」的感情。嬰兒在一出生就有模仿、重現眼前人的表情的能力(鏡像神經元),「真舒服」、「真好吃」等帶著笑容對孩子說話,這時媽咪的表情是非常重要的。

Point:

說話與肌膚接觸時,笑容絕對不能少。

當媽咪有時候覺得很辛苦時,也盡量帶著笑容,想像自己是個演員。

媽咪要帶著微笑,表現很多的「愉快」!(Gettyimages/視覺中國)

5. 媽咪的心:

要能夠保持正面的態度,媽咪一定要好好休息睡覺!

當媽咪覺得很累很辛苦時,好好地睡個覺,將振作心情放在優先順位,重要的不是否定負面的情感,而是一個正面的態度。不要要求完美,太累的時候依賴一下周圍的人,媽咪真的睡著了時,寶寶意外地非常的OK喔!

Point:

媽咪的睡眠最重要!累了就不要逞強好好休息

如果在家無處可躲,找人幫忙照顧寶寶30分鐘,一個人去散散步,也能夠有效提高正面樂觀的心情。

賴明琪

現職: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學系、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奇美醫院兒科住院醫師、高雄長庚小兒神經科研究員、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台北大學兼任講師、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本文獲「嬰兒與母親」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