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找到樂趣的興趣班│人字拖Missy

撰文:李欣愉
出版:更新:

這幾年,我不知不覺進入了全職「柴可夫司機」的生涯…..

我有兩個孩子,兩個都有不同的課外活動。高峰期,一星期六天都帶著孩子四出頻頻撲撲。放學不是趕去興趣班,就是運動排練,連星期六的活動也安排得密密麻麻。

聽起來跟香港學童的苦況很相似,對嗎?你或許會問:美國的孩子也這麼忙碌嗎?父母都一樣是「虎媽虎爸」?

【編按:作者為人字拖Missy】

我可以老實回答:是的,這裡的孩子都很忙碌,家長當中都隱藏著許多虎媽虎爸,催谷的情況在美國大城市的亞洲族群尤為明顯。 只不過,美國教育制度套在孩子上的框框相對比較闊,社會更加重視多元發展。

此話何解?

在美國的教育遊戲規則裡,孩子要出色,絕對不能只靠學業成績。加上文化風氣使然,在這裡,書呆子是容易被欺負的。因此,只要稍為有點條件的父母,都不會吝惜金錢和時間,讓孩子參與各種興趣班,務求他們多涉獵,發展全面,當中亦總有一些不甘落後𢴇輸的心態使然。

體育運動不在話下:藝術、音樂、戲劇…… 就連近年很熱門的STEM、都成為受歡迎的課外活動。筆者身邊也有不少家長朋友,相互之間津津樂道的話題,離不開分享自己孩子的成就:例如代表冰球隊出外比賽啦、鋼琴公開賽獲獎啦、參加Spelling Bee 入圍啦等等。 以我所見,這裡的孩子和父母,在平衡學業與課外活動方面其實也有不少壓力。當然,另一個原因是課外活動跟獎學金有密切關,但此則另作別話。

我彷彿也看到自己營營役役地四處奔走,自己的孩子被東拉西扯地應付著「成長」的各樣要求,我不禁問自己:為的是什麼?

其實……

我只希望孩子享受學習。
我只希望孩子找到趣味。
我只希望孩子察覺到世界的美妙。
我只希望孩子認識到好朋友。

我應該從這個方向出發,尋找並選擇孩子真正感興趣的「興趣班」,這才不枉父母的金錢和時間,也不枉孩子付出的光陰和努力。

這個過程免不了要尋找、打聽、觀察、體驗。

這個暑假,小兄妹去了一個藝術興趣班,竟有驚喜收穫。

小孩子天性喜近大自然,有戶外活動的興趣班更能引發學習興趣吧!

說到藝術班,我最怕那種「印模式」的藝術課,那種要求孩子畫天空一定要用藍色、蘋果一定要用紅色,然後貼出來的作品張張都差不多;更不屑那些看得出老師(或家長)加上了自己手筆,務求小孩的作品要「見得人」的藝術班。

這個由芝加哥藝術學院舉辦的兒童藝術班把孩子帶進藝術館,教導它們觀賞名家作品,然後返回美術室來個模仿創作。例如:有一節課,老師帶小朋友去看過美術館內的面譜和古代服飾,之後孩子們就透過自己的小手造出面譜和罩衣,模仿出來的結果,卻是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自己特色,而且色彩豐富得讓人心花怒放。

這個美術班更帶孩子走出課室,觀察戶外的花草樹木,探索城市的輪廓,然後回到課室合力創作一幅城市面貌圖;還有多不勝數的有趣玩意。

藝術班結束當天,老師們邀請家長到場參觀,把孩子的作品展覽出來,小朋友們還預備了舞蹈表演,全是自由創作的舞蹈動作,老師教導學生肢體動作也是表達藝術的一種途徑。看見小孩們的藝術作品湊在一起,很有活力澎拜的感覺。

我家小兄妹這段時間每天都高高興興的去上這個暑期班,每天都蹦蹦跳跳地笑著下課。課程完結後,還嚷著要繼續去。尊重孩子的創作自由、教導他們發掘身邊事物的美感,確實會令孩子更有生命力。我的直覺告訴我,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的興趣班。

+1

眼見身邊的家長,願意花金錢讓子女上藝術課的已不是主流;即使有,很多都是抱著「學畫畫能夠鍛鍊手眼協調、專注力……等等」這類實用為主的出發點,有幾個家長純真地希望孩子能享受、找到趣味、發掘身邊事物的美妙?

在這個藝術教育備受冷落的時代,我們是否剝奪了孩子們體會藝術美妙與發揮創意的空間?

人字拖Missy

現居美國的港媽,曾在香港任職教師,移美後於不同語言機構和非牟利組織工作,育有兩名幼齡子女,熱衷觀察、分享、學習。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