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偏食 從家庭聚餐開始 │ 營養師媽媽
小朋友偏食是不少家長的煩惱。從營養師角度看,偏食在幼童至六歲的小朋友是一個十分普遍和正常的現象。 這個年齡的小朋友,對新的食物感到陌生,是特別抗拒嘗試和接觸它們。當他們抗拒嘗試甚至不願吃飯,家長會感不知所措,化身成緊張大師,擔心子女吃得不夠和攝取不夠均衡營養。
以上陳述的,相信不少家長經歷過,而且覺得每餐像在戰場打仗,感到不少壓力。可是,越迫小朋友吃飯,他們只會越抗拒。這不但令小朋友不安和恐懼,亦可令他們聯想吃飯是一件負面的事情,從而影響一起共膳的氣氛。
【編按:作者為新手媽媽兼加拿大註冊營養師雷靄霖Novella】
雖然有不同的方法去改善小朋友的偏食習慣,不過要治標和治本,我建議家長們可嘗試go back to the basics,探討平時家庭聚餐是怎樣的。別看少一餐飯的魔力;其實家庭聚餐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基礎去幫助小朋友跟食物建立良好關係而減低日後偏食的習慣。
以下我有五個建議大家可作參考:
訂出每週一起膳食的時間表
想小朋友跟食物建立良好關係,首先要跟小朋友一起共膳。一起共膳看似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實際上,要跟小朋友吃一餐『安頓』的,真的不是容易。生活忙碌,加上小朋友可能要上興趣班,參加不同課外活動等,一起共膳的次數是少了。就算一起共膳時,也是匆匆忙忙的,因要趕着去辦下一件事項。
不要看少一起共膳的重要性;它不但有助小朋友吸取均衡的營養,亦可助他們保持健康的體重。而且,學齡的兒童跟父母一起吃飯可減少在校內的問題,例如跟師生的衝突。
從小朋友角度看,他們跟父母一起膳食,不是最關心飯桌上的食物,而是最想跟父母聊天,分享當天發生的事情。所以,我建議家長每餐跟子女一起共膳最少二十分鐘或以上,而每星期跟他們最少共膳三次。這三次不一定要全是晚飯,可以是早餐或周末的午餐。小朋友會從重複的模式中領悟到一起共膳的意義,所以我建議家長跟子女訂出哪幾天或哪幾餐一起共膳會比較好。
在緩和的環境吃一頓飯
一起共膳雖重要,但吃飯的氣氛同樣重要。無論是大人或小朋友,食慾會在開心和輕鬆的氣氛下會自然多,而且一家人輕輕鬆鬆吃一頓飯總比在吵吵鬧鬧的環境下比較好。所以,建議家長跟小朋友吃飯時談一些較開心和輕鬆的話題。相反,一些較凝重的話題可留在飯後才商討。
讓小朋友一起作飯
開餐前或後,父母亦可讓子女擔任小幫手,例如擺設餐具,或執拾飯後桌上的碗碟。這可讓小朋友知道一家人一起吃飯的重要性,以及讓他們領悟到份工合作的原理。
放假時,嘗試在家跟小朋友一起作飯或小食,甚至一起去參加一些親子烹飪班。一方面增進大家的感情,另一方面讓小朋友領悟到入廚的樂趣。
跟子女一起買餸
要增進子女的食慾和讓他們期待跟家人一起吃飯,父母可考慮週末一同帶小朋友到街市或超市買餸。一方面讓小朋友休息,另一方面讓他們認知不同種類的食物。這是一個機會讓家長跟小朋友解釋食物是從哪裡來的。
在逛街市或超市時,家長亦可問子女正餐想吃什麼食物,讓他們選擇一款食材作為正餐其中一道菜。 這可令他們擁有點自主權,而且令他們覺得跟父母是可以有商有量的。
做個好榜樣
最後,想小朋友減少偏食的習慣,家長必要以身作則,在小朋友面前不要偏食。 例如,飯桌上的食物,家長可用正面的評語來形容。 如您本身有一些食物不喜歡而在桌上,可用中性的評語來形容食物。 由於大人是小朋友的榜樣和模仿的對象, 一但您拒絕進食某種食物或使用負面的形容詞或詞語去形容不喜歡的食物,小朋友會記住而不會嘗試和進食那種食物, 這可令偏食的問題更嚴重。
後語
以上的建議,您可逐步融入,這可減低您和子女的壓力。要改善小朋友偏食的習慣不是一時三刻的事。讓小朋友跟食物建立良好的關係是一場漫長的旅程,所以我建議爸媽們,請有點耐性,給您自己和子女時間。不過,如偏食的問題沒有改善甚至變得更壞,請諮詢註冊營養師的專業意見去找出潛在的問題。
www.facebook.com/livetonourishrd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