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港媽】韓國乜都辣 泡菜BB都食辣?|阿妙
很久以前曾經哈韓。那個年代香港的韓國食肆只有尖沙咀韓國街以及一眾扮「韓國嘢」的港式韓燒,又貴又不地道,於是成日幻想自己有朝一日衝出香港,定居韓國,心想:日日炸雞烤肉就好喇!當然,真正來到之後,完全不是那一回事。
【編按:作者為在韓港媽阿妙】
頭兩年的我還年輕,依然到處吃喝玩樂過著很韓式的生活,約朋友吃飯往往先咖啡,再烤肉,然後啤酒時間、再唱K、宵夜直落通頂,就這樣過了兩三年。韓國飲食像洋酒,擁有一番歷史和文化,小呷宜情,每天飲大量飲,會宿醉、會膩很辛苦。加上之後結婚又有小孩,回歸平淡,現在的我,可以選擇的話,通常不會吃韓國菜。不過港韓的飲食文化真的大不相同,還是有很多有趣的地方值得分享。
韓國並非餐餐烤肉
阿媽成日會問:你成日烤肉,唔會生痱滋咩?幸好我的體質並不易熱氣一類,但另一方面,韓國人天天烤肉炸雞這個觀念也是不正確的。烤肉炸雞等只是在跟朋友吃飯、公司會食才會吃的東西,有什麼人會每天約朋友食飯?一般韓國人的一日三餐,都是白飯、湯和伴菜,伴菜即一小碟的那些,可以是泡菜,也有魚片、魚乾仔、蛋卷等等,如果晚餐的話,可能會多弄一道主菜如炒豬肉,又或在湯內放多點材料做成大醬湯、泡菜湯等當作主菜……所以嚴格來講,「韓式屋企飯」都是少肉多菜,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又油膩又熱氣。
BB都食辣?
不吃辣的阿媽又總覺得,韓國菜什麼也是紅色,都是辣的。的確韓國人喜歡吃辣,詭異之處是,紅色的又未必一定好辣,白色的又未必一定唔辣,完全估唔到。有次跟父母吃韓式魚生,最後必定有個辣魚湯,老闆說不吃辣的話就幫我們做個白魚湯,豈料白魚湯也加入了辣椒同煮,味道有如胡椒豬肚湯。所以其實,對香港人來說的小辣,對韓國人來說其實是不辣,跟香港人「小辣等於好辣」的情況完全相反!但如果你真的一點辣都不能,韓國菜之中也有很多選擇,如一隻雞、菜包肉、豬手、海鮮鍋、煎餅等等。
那麼泡菜呢?泡菜都是紅色的,一定都是辣的吧,怎樣能從小教小朋友食泡菜?
其實也有白泡菜、水泡菜等是沒有加辣椒粉醃製的。而且紅色的辣椒粉其實也有分辣同唔辣。不過一般來說,韓國人不會去特別引導小朋友應該吃辣還是不吃辣,反而會讓他們自己去選擇。基本上小朋友可以吃大人飯開始,即大約一歲到兩歲,父母就會給他們吃平常韓國人可以吃到的東西,包括各種辣的菜式和泡菜(不過當然,大辣的就會避免,怕小朋友會肚痛,小辣也不是餐餐吃,偶爾即可),逐小給他們試吃,久而久之小朋友會以自己的口味去判斷吃還是不吃。
以我女兒為例,現在三歲,小辣菜式以及各式泡菜她也愛吃。而我姑仔的女兒就不一樣了,七歲的她從小對辣味反感,所以連泡菜也不喜歡。我們父母可以做到的,只是盡量提供多些不同的可能性,讓他們自己發掘箇中味道,只在一些比較黑白分明的議題上給予一些指引,例如「要食多d菜呀,要食少油少鹽」等等。
至於另外一個經常有人會問:「咁食法,唔驚小朋友有濕疹嗎?皮膚唔好嗎?熱氣嗎?」
從我懷孕開始到我生完坐月,都不斷有香港人重複這個問題。需知道,在韓式飲食之中,吃牛、鴨、鰻魚等都被視為有營養的飲食,而海帶湯更加是補身又催奶,所以產前產後都宜吃,泡菜更是每餐必備。然而香港人則視牛肉為洪水猛獸,海帶又涼,辣嘢又燥,皆碰不得。但我相信,每個國家的飲食文化、氣候、遺傳以及人種也有關聯,沒有明確的答案,我只知道韓國人並沒有濕疹和皮膚病特別多的傾向。無論如何,我認為均衡飲食即可,能力範圍為內做到就做,其他一切隨緣吧。
《香港01》App,瀏覽更多親子資訊,立即下載: https://hk01.onelink.me/FraY/hk01app